ALL IN ETF 十年賺一倍?

ALL IN ETF 十年賺一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當一個投資策略變成信仰,已經不是投資而是賭博

前兩日朋友詢問,他持有一間取得成本很便宜,帳面獲利已經高達數百萬的不動產,而且以當地行情計算,如果出租每個月還會給他帶來正向的現金流量,現在因為買了新成屋,手頭現金流不足,想要賣掉舊的房屋,獲利全數投入ETF,因為他認為ETF放十年可以賺一倍,房地產可能賺不到。

筆者對於朋友的決策是持反對的立場,因為他的舊有房屋總價極低,屋齡新,又是市場主流需求格局,附近大型建設、明星廠商即將進駐,可能有數年的大好行情,加上他的投資全以股票為主,因此保留一個房地產金雞母放在身邊,筆者認為是一個比較健康的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不是只有ETF

但朋友想選擇的資產配置是ETF的資產配置,透過不同ETF的組合,打造出兼顧成長與固定現金流入的ETF組合,這樣的想法並沒有不好,一般來說,ETF是很容易入門的投資商品,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又想做資產配置,的確是可以從ETF的配置開始。

然而ETF始終是與股票市場高度連結的產品,有著股票市場的高波動特性,只是透過一籃子的搭配,盡可能地去減少波動及單一股票的風險。而真正富裕階層的資產配置其實更為多元,除了股票,還有實體事業、房地產、貴金屬、藝術品、債券...等,甚至能配置不同國家、不同領域,因此任何市場風險,都很難真正擊倒達富裕階層的頂端。

這位朋友因為房子買得早,能以優惠價格買到一般人望而生嘆的房屋,已經站在資產配置的有利位置,接下來的累積資金就持續投入ETF,長期下來,更容易立於不敗之地。

ETF的投資假設:十年賺一倍

再者他想賣房投入ETF的一個重要假設,就是ETF十年可以賺一倍,這個信念奠基於ETF門派所倡導的長期投資不敗的過往績效。

然而細看整個ETF的成長軌跡,想要十年獲利一倍以上,仍有許多的前提假設,買賣的時間點也需要一定的條件達成,難保真正用錢的時候,會恰逢對的時間點,也沒有人可以保證這個過往績效,能夠在未來持續複製。

因此筆者始終認為,長期的高勝率,當然值得最為投資的標的,但如果因此ALL IN或甚至開槓桿,可能顯示投資者對於ETF的決策轉化成為信仰,逐漸喪失理性,值得警惕。

ETF投資有期限制,仍然必須是長期閒置資金比較適合投入

人生用錢的機會很多,有的是不幸的急難用錢,有的是碰到幸運的投資機會,譬如筆者就遇到兩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次是家族處分房產,讓我能夠用極低價購入,一是旅館開業,而這樣的機會,都仰賴身邊能有一筆閒置資金能運用。

而ETF乍看下可以隨時贖回,有充足流動性,但如果放不住、放不久,就喪失投資ETF策略的重中之重:長期投資,因此若真的要達成想像的勝率,ETF投資的流動性或許反而是最低,必須以十年最為最短投資年期去安排,才能符合ETF的投資精神。

所以,莫以為ETF可以隨時贖回就不留預備金,如果不預留相當的財務緩衝,需用錢時又碰到景氣下行循環,可就真的欲哭無淚了。

資產配置無標準答案,但理性評估,多元配置,財務緩衝,仍是不變金律

朋友的狀況,並非房地產、ETF熟強熟弱的討論而已,而是必須攤開他的財務狀況,了解他的理財目標,知道他面對現實困難等等,全面盤點資源,開源節流並進,才能給出強而有力的建議。

但無論以何種投資方式為主力:

理性評估,而非僅信仰於歷史資料

多元配置,而非偏重單一產品

建立財務緩衝,而非隨意ALL IN

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致富翻身絕非一朝一夕,有以上認識,理財才能安穩而長久。

avatar-img
ANDY不當上班族的沙龍
51會員
81內容數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十多年前就任公務員時財產歸零,與妻子胼手胝足至今,已累積一定金額的資本存量(超過高考公務員的終身所得),並預期仍有數倍於公務員年薪的被動收入數年,原定2025年底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已提前於2024年提前達成,回想漫長10年的理財人生,雖然儲蓄節省不容易,但看著財富累積的成就感,總是比多一道大餐,或多買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平衡與取捨的兩難抉擇
本文探討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公職資歷,於2022年離職後投入實體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其在面對職涯轉換的不安與挑戰,以及如何逐步確立事業方向,並以建設公司經營為核心,展望未來發展。
十多年前就任公務員時財產歸零,與妻子胼手胝足至今,已累積一定金額的資本存量(超過高考公務員的終身所得),並預期仍有數倍於公務員年薪的被動收入數年,原定2025年底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已提前於2024年提前達成,回想漫長10年的理財人生,雖然儲蓄節省不容易,但看著財富累積的成就感,總是比多一道大餐,或多買
團隊經營 vs. 一人創業:平衡與取捨的兩難抉擇
本文探討一位擁有十年以上公職資歷,於2022年離職後投入實體創業的心路歷程,分享其在面對職涯轉換的不安與挑戰,以及如何逐步確立事業方向,並以建設公司經營為核心,展望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