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化的女校和女校制服

更新於 2023/06/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女校生是個「既強勢又弱勢」的矛盾體,我們可能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能夠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但我們依然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先說說我對女校的想法,高中時代有同學提出,女校有助於女生建立自信和獨立人格,我完全同意她的說法。在女校裡我們不用思考要展現出什麼樣的特質才會「像個女生」,畢竟你能進到這所學校在生理性別上就是個女生。所以無論你留長髮剪短髮甚至剃光頭、喜歡數學物理或擅長語文史地、體能遠高於平均值還是體適能通通不過關,都可以是「女生的樣子」。簡而言之,在女校裡我們可以擁有多元的追求,這些理想抱負不會被生理性別造成的社會刻板印象束縛。
因此在女校裡,有重物我們會自己搬,因為也沒有「壯丁」可以尋求幫助,然後發現我們也足夠強壯,去負荷那些被認為「不屬於女生」的任務,諸如修理機器、判斷地理位置方向、在理科方面有出色的表現等等。我們能夠意識到,我們也可以擁有以上諸多被視為「男性專長」的能力,而不是在碰到類似問題時直接擺爛然後說:「我是女生,所以我不會」。
但在我的高中時代,女校內外不免還是有諸多歧視甚至是性暴力陰影。校內發生過數學科男老師跟學妹說:「你們學不好數學就乾脆找個好男生嫁了」,然後該名老師在學校網路靠北匿名版被學妹炎上,我只能說活該;我自己也遇過在填大學志願時,有男老師聽到我想要讀歷史系後說:「很好啊那你以後應該去修教程,女生當老師在婚姻市場很有優勢」。(老哥聽完後告訴我:「我覺得勞動力市場的優勢比婚姻市場重要」,同一句話送給各位學妹)
校外更不得了,我在高中剛入學的時候,教官甚至直接在朝會的時候跟我們說,女校三年很難不遇到性騷擾事件。於是在這三年內,我聽過有暴露狂或性騷擾慣犯專挑穿女校制服的學生下手,學姐學妹同屆在網路上互相警告哪個路段又來了一個暴露狂、哪一號公車上有偷拍狂,請大家好好保護自己。我記得有一則留言寫得格外悲慟:「我們的綠色制服在戰爭時代是一種保護生命安全的保護色,為什麼在現在卻變成了吸引犯罪者下手的標的物?」
所以,在高中後如果有人問我,女校生是不是很喜歡在校外穿制服,因為那是一種「榮耀」,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至於女校生被性化物化這個問題,我是到畢業後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在這邊要舉個可能會讓我被出征的例子(但我不在乎),我畢業後學校邀請cheap這個網紅去演講,事後這位講者在臉書上發文,文章內容包含但不限於「女校好香」、「除非家裡有錢不然不要去讀文史哲」等等,後者在本文先不討論。然後我秉持著探索精神翻了一下留言區,以下引用幾則留言:「我也要向cheap看齊,去女校演講給妹子聽,跟香香的女學生合照」、「第一次覺得圖片(合照)會飄出香味,好香啊」、「我願意去幫你提鞋倒水,也要聞聞女校的味道啦」。(我不想轉發原文,想看的朋友再麻煩你們自己去查了)
因為這起事件,我和當時的曖昧對象(簡稱為X先生)大吵一架,吵架內容聚焦於「女校好香」這四個字和後續的留言,帶給我這個女校生的不舒服感。X先生不斷說服我這是「男生對於女校感到好奇」才會有的留言,要我不要太在意,後來直接開始譴責我太過敏感、沒有幽默感,我當時確實有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太容易被冒犯」、「開不起玩笑」,但後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於是兩個人在這個話題上不歡而散(之後因為別的事情徹底決裂)。
後來的某一天,我在某個IG迷因帳號滑到一篇文章「女校制服:會讓人聯想到色色東西的存在」,那個當下我瞬間回憶起高中時代那些因為穿制服而被騷擾的同學們,氣得馬上取消追蹤那個帳號,並且用我最最理性冷靜的語調在文章下留言,告訴那個帳號有多少女生因為穿著女校制服而被傷害。我承認自己原本很想直接在留言區破口大罵,但我實在不想又被其他網友說:「你那麼敏感幹嘛,開不起玩笑嗎?還是你是女權自助餐?」
我不理解為什麼外界對女校、女校制服充滿了許多奇怪的幻想與聯想,我們就是一群學生在一所學校裡學習,然後剛好都是女生而已。為什麽男性進入女校會被視為一種「好羨慕」的「特權」?為什麼女校制服會讓某些人「聯想到色色的東西」?為什麼身為女校生我需要承擔這些奇怪的眼光?
前兩天我和朋友說,我覺得女校生是個「既強勢又弱勢」的矛盾體,我們可能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能夠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但我們依然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avatar-img
    11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宥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有時候會想,這些男生是不是因為要藉由踐踏別人才能建立自信,而我的某個男同好友也提出類似的想法,他告訴我:「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有其他人比他們更不好,這些人是文組、是同性戀、是私校生、是女性、是原住民」。但我好奇的是,如果你都已經在學業及其他專業上有不錯的表現了,幹嘛還要透過傷害別人建立自信,對
    我向來認為,如果你要拿一個人開玩笑,當對方跟你說出:「我不喜歡你這個玩笑」的時候就應該停下來,道歉然後不再拿這件事出來說嘴,而不是指責對方:「你怎麼這麼沒有幽默感」、「你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香港、澳門,中國唯二特別行政區,隔著63公里相望於珠江口,依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兩地因為地理位置、文化與歷史相近而時常被相提並論,或被合稱為「港澳地區」。 它們擁有著看似相同的背景,外人也不免將兩地混為一談;又或是因為香港太過耀眼,使澳門被大眾忽略。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我們對於港澳地區──尤其是澳門──
    「拖下去各劈十道天雷,罰他們互相保佑對方的信徒三年。」 開漳聖王一聽臉頓時變得跟清水祖師一樣黑:「抗議庭上,為什麼我也要受罰,明明就是泉州人先打過來的。」 「我聽你放屁,要不是你們漳州人搶我們這邊的水,我們也不會──」 「通通給我閉嘴!」又是一道雷劈下,反正既然地板都已經劈壞要重鋪了就破罐子破摔。
    我有時候會想,這些男生是不是因為要藉由踐踏別人才能建立自信,而我的某個男同好友也提出類似的想法,他告訴我:「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有其他人比他們更不好,這些人是文組、是同性戀、是私校生、是女性、是原住民」。但我好奇的是,如果你都已經在學業及其他專業上有不錯的表現了,幹嘛還要透過傷害別人建立自信,對
    我向來認為,如果你要拿一個人開玩笑,當對方跟你說出:「我不喜歡你這個玩笑」的時候就應該停下來,道歉然後不再拿這件事出來說嘴,而不是指責對方:「你怎麼這麼沒有幽默感」、「你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香港、澳門,中國唯二特別行政區,隔著63公里相望於珠江口,依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兩地因為地理位置、文化與歷史相近而時常被相提並論,或被合稱為「港澳地區」。 它們擁有著看似相同的背景,外人也不免將兩地混為一談;又或是因為香港太過耀眼,使澳門被大眾忽略。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我們對於港澳地區──尤其是澳門──
    「拖下去各劈十道天雷,罰他們互相保佑對方的信徒三年。」 開漳聖王一聽臉頓時變得跟清水祖師一樣黑:「抗議庭上,為什麼我也要受罰,明明就是泉州人先打過來的。」 「我聽你放屁,要不是你們漳州人搶我們這邊的水,我們也不會──」 「通通給我閉嘴!」又是一道雷劈下,反正既然地板都已經劈壞要重鋪了就破罐子破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你感受到不被了解,甚至是誤解的時候,是否想要急著解釋或化解彼此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或是自己與他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似乎難如登天,只能任憑抑鬱難伸的情緒在內心蔓延。 《心靈家書的療癒力量》這本書便是作者意識到許多人受困於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與家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身為社政立法的老師,從第一堂課強調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到最後一堂課,卻看到教育部拍了一部滿滿歧視婚後男人興趣的影片,真是令人灰心。
    Thumbnail
    已經邁入三字頭的我和手足一起討論家人未來的長照需求時,雖然已經能盤點政府長照2.0的資源、設想工作能彈性配合的程度(今年的年假還有幾天可以請,專案的進度應該來得急吧),都還是會對時間、金錢的分配感到焦慮。當家人需要的時間壓縮到自己的時間,工作、生活難免被影響,對於在成長過程中,擔起照顧者責任的青少年
    Thumbnail
    燒烤肉類是一種廣受歡迎的烹飪方式,它能讓肉質變得香嫩多汁。然而,你知道這種美味的背後涉及到一個有趣的化學過程嗎?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索肉類燒烤時蛋白質的變性過程、化學機構以及相關的製作方式和口感變化。
    Thumbnail
    面對即將到來的變化與不確定性,先培養《心適力(Switchcraft)》,做好準備就抹免驚! ◆《心適力:變動不安的年代,最重要的生存素養》讀後心得
    Thumbnail
    有追蹤 Danielson 在方格子的 "美國留學夢" 和 "Danielson的跨國遠距彩虹戀愛故事" 兩個專題文章,或是有追蹤我在 FB 粉專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 Danielson 很久以前曾經有過兩年 "全部時間傳教士" 的身份 (那已經是 26 年前的事情了,時間真的也太快了),很多朋友知道
    Thumbnail
    大家好,這裡是喃喃。第一次的方格子發文就決定獻給它了,這部在日本動畫中放眼十年也顯得獨一無二的《奇巧計程車》。預計會分成無雷版與有雷版,以及各角色之間的對照,不確定會寫多長寫多久,總之先種旗子。
    Thumbnail
    《當女孩成為貨幣:一位社會學家的全球超富階級社交圈臥底報告,揭開以性別、財富與階級不平等打造的派對勞動產業赤裸真相》此紀實田野紀錄與明代話本小說的情節呈現了可悲卻整齊的對照:女性在中國古代困囿於性別化的價值經濟之中,身體被以金錢交易,也被迫做著高度情緒勞動的工作,在現代的西方世界也仍舊如此。
    Thumbnail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你感受到不被了解,甚至是誤解的時候,是否想要急著解釋或化解彼此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或是自己與他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似乎難如登天,只能任憑抑鬱難伸的情緒在內心蔓延。 《心靈家書的療癒力量》這本書便是作者意識到許多人受困於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與家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身為社政立法的老師,從第一堂課強調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到最後一堂課,卻看到教育部拍了一部滿滿歧視婚後男人興趣的影片,真是令人灰心。
    Thumbnail
    已經邁入三字頭的我和手足一起討論家人未來的長照需求時,雖然已經能盤點政府長照2.0的資源、設想工作能彈性配合的程度(今年的年假還有幾天可以請,專案的進度應該來得急吧),都還是會對時間、金錢的分配感到焦慮。當家人需要的時間壓縮到自己的時間,工作、生活難免被影響,對於在成長過程中,擔起照顧者責任的青少年
    Thumbnail
    燒烤肉類是一種廣受歡迎的烹飪方式,它能讓肉質變得香嫩多汁。然而,你知道這種美味的背後涉及到一個有趣的化學過程嗎?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索肉類燒烤時蛋白質的變性過程、化學機構以及相關的製作方式和口感變化。
    Thumbnail
    面對即將到來的變化與不確定性,先培養《心適力(Switchcraft)》,做好準備就抹免驚! ◆《心適力:變動不安的年代,最重要的生存素養》讀後心得
    Thumbnail
    有追蹤 Danielson 在方格子的 "美國留學夢" 和 "Danielson的跨國遠距彩虹戀愛故事" 兩個專題文章,或是有追蹤我在 FB 粉專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 Danielson 很久以前曾經有過兩年 "全部時間傳教士" 的身份 (那已經是 26 年前的事情了,時間真的也太快了),很多朋友知道
    Thumbnail
    大家好,這裡是喃喃。第一次的方格子發文就決定獻給它了,這部在日本動畫中放眼十年也顯得獨一無二的《奇巧計程車》。預計會分成無雷版與有雷版,以及各角色之間的對照,不確定會寫多長寫多久,總之先種旗子。
    Thumbnail
    《當女孩成為貨幣:一位社會學家的全球超富階級社交圈臥底報告,揭開以性別、財富與階級不平等打造的派對勞動產業赤裸真相》此紀實田野紀錄與明代話本小說的情節呈現了可悲卻整齊的對照:女性在中國古代困囿於性別化的價值經濟之中,身體被以金錢交易,也被迫做著高度情緒勞動的工作,在現代的西方世界也仍舊如此。
    Thumbnail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