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化的女校和女校制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女校生是個「既強勢又弱勢」的矛盾體,我們可能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能夠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但我們依然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先說說我對女校的想法,高中時代有同學提出,女校有助於女生建立自信和獨立人格,我完全同意她的說法。在女校裡我們不用思考要展現出什麼樣的特質才會「像個女生」,畢竟你能進到這所學校在生理性別上就是個女生。所以無論你留長髮剪短髮甚至剃光頭、喜歡數學物理或擅長語文史地、體能遠高於平均值還是體適能通通不過關,都可以是「女生的樣子」。簡而言之,在女校裡我們可以擁有多元的追求,這些理想抱負不會被生理性別造成的社會刻板印象束縛。
因此在女校裡,有重物我們會自己搬,因為也沒有「壯丁」可以尋求幫助,然後發現我們也足夠強壯,去負荷那些被認為「不屬於女生」的任務,諸如修理機器、判斷地理位置方向、在理科方面有出色的表現等等。我們能夠意識到,我們也可以擁有以上諸多被視為「男性專長」的能力,而不是在碰到類似問題時直接擺爛然後說:「我是女生,所以我不會」。
但在我的高中時代,女校內外不免還是有諸多歧視甚至是性暴力陰影。校內發生過數學科男老師跟學妹說:「你們學不好數學就乾脆找個好男生嫁了」,然後該名老師在學校網路靠北匿名版被學妹炎上,我只能說活該;我自己也遇過在填大學志願時,有男老師聽到我想要讀歷史系後說:「很好啊那你以後應該去修教程,女生當老師在婚姻市場很有優勢」。(老哥聽完後告訴我:「我覺得勞動力市場的優勢比婚姻市場重要」,同一句話送給各位學妹)
校外更不得了,我在高中剛入學的時候,教官甚至直接在朝會的時候跟我們說,女校三年很難不遇到性騷擾事件。於是在這三年內,我聽過有暴露狂或性騷擾慣犯專挑穿女校制服的學生下手,學姐學妹同屆在網路上互相警告哪個路段又來了一個暴露狂、哪一號公車上有偷拍狂,請大家好好保護自己。我記得有一則留言寫得格外悲慟:「我們的綠色制服在戰爭時代是一種保護生命安全的保護色,為什麼在現在卻變成了吸引犯罪者下手的標的物?」
所以,在高中後如果有人問我,女校生是不是很喜歡在校外穿制服,因為那是一種「榮耀」,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至於女校生被性化物化這個問題,我是到畢業後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在這邊要舉個可能會讓我被出征的例子(但我不在乎),我畢業後學校邀請cheap這個網紅去演講,事後這位講者在臉書上發文,文章內容包含但不限於「女校好香」、「除非家裡有錢不然不要去讀文史哲」等等,後者在本文先不討論。然後我秉持著探索精神翻了一下留言區,以下引用幾則留言:「我也要向cheap看齊,去女校演講給妹子聽,跟香香的女學生合照」、「第一次覺得圖片(合照)會飄出香味,好香啊」、「我願意去幫你提鞋倒水,也要聞聞女校的味道啦」。(我不想轉發原文,想看的朋友再麻煩你們自己去查了)
因為這起事件,我和當時的曖昧對象(簡稱為X先生)大吵一架,吵架內容聚焦於「女校好香」這四個字和後續的留言,帶給我這個女校生的不舒服感。X先生不斷說服我這是「男生對於女校感到好奇」才會有的留言,要我不要太在意,後來直接開始譴責我太過敏感、沒有幽默感,我當時確實有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太容易被冒犯」、「開不起玩笑」,但後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於是兩個人在這個話題上不歡而散(之後因為別的事情徹底決裂)。
後來的某一天,我在某個IG迷因帳號滑到一篇文章「女校制服:會讓人聯想到色色東西的存在」,那個當下我瞬間回憶起高中時代那些因為穿制服而被騷擾的同學們,氣得馬上取消追蹤那個帳號,並且用我最最理性冷靜的語調在文章下留言,告訴那個帳號有多少女生因為穿著女校制服而被傷害。我承認自己原本很想直接在留言區破口大罵,但我實在不想又被其他網友說:「你那麼敏感幹嘛,開不起玩笑嗎?還是你是女權自助餐?」
我不理解為什麼外界對女校、女校制服充滿了許多奇怪的幻想與聯想,我們就是一群學生在一所學校裡學習,然後剛好都是女生而已。為什麽男性進入女校會被視為一種「好羨慕」的「特權」?為什麼女校制服會讓某些人「聯想到色色的東西」?為什麼身為女校生我需要承擔這些奇怪的眼光?
前兩天我和朋友說,我覺得女校生是個「既強勢又弱勢」的矛盾體,我們可能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能夠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但我們依然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avatar-img
12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宥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有時候會想,這些男生是不是因為要藉由踐踏別人才能建立自信,而我的某個男同好友也提出類似的想法,他告訴我:「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有其他人比他們更不好,這些人是文組、是同性戀、是私校生、是女性、是原住民」。但我好奇的是,如果你都已經在學業及其他專業上有不錯的表現了,幹嘛還要透過傷害別人建立自信,對
我向來認為,如果你要拿一個人開玩笑,當對方跟你說出:「我不喜歡你這個玩笑」的時候就應該停下來,道歉然後不再拿這件事出來說嘴,而不是指責對方:「你怎麼這麼沒有幽默感」、「你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香港、澳門,中國唯二特別行政區,隔著63公里相望於珠江口,依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兩地因為地理位置、文化與歷史相近而時常被相提並論,或被合稱為「港澳地區」。 它們擁有著看似相同的背景,外人也不免將兩地混為一談;又或是因為香港太過耀眼,使澳門被大眾忽略。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我們對於港澳地區──尤其是澳門──
「拖下去各劈十道天雷,罰他們互相保佑對方的信徒三年。」 開漳聖王一聽臉頓時變得跟清水祖師一樣黑:「抗議庭上,為什麼我也要受罰,明明就是泉州人先打過來的。」 「我聽你放屁,要不是你們漳州人搶我們這邊的水,我們也不會──」 「通通給我閉嘴!」又是一道雷劈下,反正既然地板都已經劈壞要重鋪了就破罐子破摔。
我有時候會想,這些男生是不是因為要藉由踐踏別人才能建立自信,而我的某個男同好友也提出類似的想法,他告訴我:「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有其他人比他們更不好,這些人是文組、是同性戀、是私校生、是女性、是原住民」。但我好奇的是,如果你都已經在學業及其他專業上有不錯的表現了,幹嘛還要透過傷害別人建立自信,對
我向來認為,如果你要拿一個人開玩笑,當對方跟你說出:「我不喜歡你這個玩笑」的時候就應該停下來,道歉然後不再拿這件事出來說嘴,而不是指責對方:「你怎麼這麼沒有幽默感」、「你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香港、澳門,中國唯二特別行政區,隔著63公里相望於珠江口,依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兩地因為地理位置、文化與歷史相近而時常被相提並論,或被合稱為「港澳地區」。 它們擁有著看似相同的背景,外人也不免將兩地混為一談;又或是因為香港太過耀眼,使澳門被大眾忽略。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我們對於港澳地區──尤其是澳門──
「拖下去各劈十道天雷,罰他們互相保佑對方的信徒三年。」 開漳聖王一聽臉頓時變得跟清水祖師一樣黑:「抗議庭上,為什麼我也要受罰,明明就是泉州人先打過來的。」 「我聽你放屁,要不是你們漳州人搶我們這邊的水,我們也不會──」 「通通給我閉嘴!」又是一道雷劈下,反正既然地板都已經劈壞要重鋪了就破罐子破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標題的選字與標點永遠都會跑掉是怎樣!) 今天突然想起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
去年底國中生遭到割頸殺害事件,讓我想到如果至今施行男女分班和成績能力分班,這類校園事件會不會減少,我知道許多校園問題沒那麼容易解決,優等生間也是有成績競爭問題。 我大概小六開始身體發育,那時候班上一個男生都會笑我“沒奶”,我不會反擊只能聽聽當沒事,上了國中後也是因為外型不優,也不知道怎麼和男生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平凡的高二男生在學校遇到開心、難過的事,卻因為像女生的長相,陷入自我探索及認同的危機,而在一件事件之後,自我深處的秘密已無法承受。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現在班上的性別比極高,剛開學的我還挺快樂的。 為什麼挺快樂的? 國中時,常常會聽到一眾女生對著韓團的男偶像尖叫,並且蒐集其照片。 當時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其行為,而且很厭煩那些叫聲,認為其打擾到自己。 所以當時就有想法,如果今天男女比為男多女少,是不是就解決了? 而且就是不是不用一直瞻前顧後了? 當班長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標題的選字與標點永遠都會跑掉是怎樣!) 今天突然想起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
去年底國中生遭到割頸殺害事件,讓我想到如果至今施行男女分班和成績能力分班,這類校園事件會不會減少,我知道許多校園問題沒那麼容易解決,優等生間也是有成績競爭問題。 我大概小六開始身體發育,那時候班上一個男生都會笑我“沒奶”,我不會反擊只能聽聽當沒事,上了國中後也是因為外型不優,也不知道怎麼和男生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平凡的高二男生在學校遇到開心、難過的事,卻因為像女生的長相,陷入自我探索及認同的危機,而在一件事件之後,自我深處的秘密已無法承受。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現在班上的性別比極高,剛開學的我還挺快樂的。 為什麼挺快樂的? 國中時,常常會聽到一眾女生對著韓團的男偶像尖叫,並且蒐集其照片。 當時的我完全不能理解其行為,而且很厭煩那些叫聲,認為其打擾到自己。 所以當時就有想法,如果今天男女比為男多女少,是不是就解決了? 而且就是不是不用一直瞻前顧後了? 當班長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