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星真實大小比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太陽系是四十六億年前伴隨著太陽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陽星雲由於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漸凝聚,漸漸形成了一個由多個天體按一定規律排列組成的天體系統。太陽系的成員包括一顆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顆衛星、約一百萬顆小行星、無數的彗星和星際物質等。太陽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根據恒星演化理論,太陽與其他大多數恒星一樣,是從一團星際氣體雲中誕成的。這團氣體雲存在於約四十六億年前,位於銀河系的盤狀結構中,離中心約25億億公里。其體積約為現在太陽的500萬倍,主要成份是氫分子。這就是“太陽星雲”。經歷四十多萬年的收縮凝聚,星雲中心誕生了一顆恒星,它就是太陽。在太陽形成以後不久,殘存在太陽周圍的一些氣體和塵埃,形成了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和諸多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他太陽系天體,包括的地球和月亮。
太陽系九大行星與太陽的位置排列圖。從左到右分別是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九大行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我們最熟悉的地球,其實大小只排名第五大呢~
土星跟木星真的給他很大顆~~想想光一個地球就可以孕育那麼多生命,感覺挺神奇的呢~~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光一個太陽系就有那麼多星球 ,宇宙中不知有多少太陽系、銀河系呀~~
人類感覺真的很渺小呢~~
我喜歡宇宙的奧秘,更愛他的浩翰無窮~
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是否有生物呢? 是否有所謂的外星人
我倒是相信的,不過令人好奇的是他們是過怎麼樣的生活呢~~

raw-image
raw-image
 


美天文学家发现最大行星
直徑是地球的近20倍 2007-08-10 01:10
  據新華社華盛頓8月8日電 美國天文學家在遙遠的“大力神”星系觀察到一顆行星,它是迄今人類發現的最大行星。
  這顆名為TrES-4的行星是美國洛厄爾天文臺的喬治·曼杜舍夫等人於2006年春天首次發現的。這顆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直徑是地球的近20倍,其組成成分主要是氫,表面溫度達到1260攝氏度。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用位於夏威夷的凱克大型望遠鏡證實了曼杜舍夫的這一發現。   曼杜舍夫在新聞公報中說:“TrES-4是已知的最大行星,它的直徑比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還要大70%,但品質卻小得多,因此密度非常小,每平方釐米僅0.2克,與巴爾薩木(一種輕質木材)相當。
raw-image


圖為TrES-4行星的電腦模擬圖,右側是該行星的母恒星。
  一個國際性的天文學觀測組日前發現了迄今宇宙體積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直徑足足有地球的20倍,但密度卻低得驚人,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令科學家十分費解。   
 距離地球上千光年  
  據美國媒體報導,這個新發現的行星被科學家命名為“TrES-4”,在距離地球約1435光年外的太空圍繞一顆恒星轉動。它的直徑估計是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1.7倍,表面溫度高達1327攝氏度,是一顆主要由氫氣組成的巨大球體。  
  美國亞利桑那州羅威爾天文臺的科學家喬治•曼德舍夫參與了這次行星的觀測並領導撰寫了研究報告。  
  他表示:“TrES-4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太陽系外行星。”事實上,它的體積已經大到很難用現有的超高溫巨行星的科學模型來解釋。  
  參與觀測的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研究生多諾萬表示:“這些巨行星的體積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奇。如果我們能解釋它們如何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演化成這種體積,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瞭解太陽系的行星及其形成過程。”  
  科學家同時還發現,“TrES-4”的密度極低,只有0.2克每立方釐米,如同一種輕質木材,與岩石構造、密度高達5.52克每立方釐米的地球相比相去甚遠。正是因為其密度低,這顆行星對其外部大氣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因此一些大氣可能逃逸了出去,形成了彗星狀的拖尾。  
  曼德舍夫表示:“這顆星球上可能找不到一塊堅硬的表面。你大概會陷進去。”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天文學家鮑斯對這顆行星的低密度感到很驚異,他說科學家目前還無法瞭解為什麼這些所謂的“鬆軟星球”竟能如此鬆軟。  
  百萬年後可能被吞噬  
  不僅如此,“TrES-4”所圍繞轉動的母恒星GSC02620-00648也很不尋常,因為它的年齡與太陽相當,而進化過程卻比太陽快。  
  曼德舍夫解釋說:“由於它的品質比太陽大,因此進化速度要比太陽快。它已經成為天文學家們所謂的‘亞巨星’,或者說它是一顆已經耗盡核中所有氫燃料的恒星,即將成為一顆紅巨星。”一旦成為紅巨星,它將不斷膨脹並吞噬掉圍繞它運行的行星。  
  “TrES-4”與母恒星相距僅700公里,每三天半就能繞其一周。一旦GSC02620-00648在大約100萬年內演化為一顆紅巨星,“TrES-4”也將被消耗殆盡。  
  對太陽來說,這一毀滅性事件在未來的500到700萬年都不太可能發生,因此對地球來說也是安全的。  
  “巡天計畫”成果不少  
  天文學家利用“跨大西洋系外行星搜尋網”(TrES)的一組望遠鏡進行系外行星搜尋,發現了這顆遙遠的星球。該觀測網包括設在羅威爾天文臺、加州理工學院和西班牙的加那利島上的三部小型望遠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蓉兒的沙龍
1會員
93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冥王星日】 冥王星(Pluto),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Dwarf planets)。 1930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克萊爾·威廉·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
Thumbnail
【冥王星日】 冥王星(Pluto),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Dwarf planets)。 1930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克萊爾·威廉·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
Thumbnail
一天24小時,地球人都知道。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天曾經只有5小時(還不夠睡場大覺)。那時,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就像掛在天空中的一個巨大的銀色球體。這一切,都要從一連串的星球暴力碰撞說起。
Thumbnail
一天24小時,地球人都知道。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天曾經只有5小時(還不夠睡場大覺)。那時,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就像掛在天空中的一個巨大的銀色球體。這一切,都要從一連串的星球暴力碰撞說起。
Thumbnail
雖然火星探測如火如荼,馬斯克也心心念念要移民火星,但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才是地球真正的姊妹行星。
Thumbnail
雖然火星探測如火如荼,馬斯克也心心念念要移民火星,但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才是地球真正的姊妹行星。
Thumbnail
以整個地球來說,你小道看不見。    以整個太陽系來說地球在這裡。 在銀河系中,太陽系在這。 銀河系與周圍星系在這,只是超星系團的一部份。 超星系團只是宇宙大規模購照的一小部分。 我們甚至不知道宇宙有多大,地球在宇宙中小到看不見。
Thumbnail
以整個地球來說,你小道看不見。    以整個太陽系來說地球在這裡。 在銀河系中,太陽系在這。 銀河系與周圍星系在這,只是超星系團的一部份。 超星系團只是宇宙大規模購照的一小部分。 我們甚至不知道宇宙有多大,地球在宇宙中小到看不見。
Thumbnail
從人類出現以來,白天的世界是太陽主宰,入夜後則是星星與月亮的天下,相對於有限的人類生命,這些天體似乎是永恆的,在很多文化中也被神格化,認為天體是神靈的化身,直到近代天文學與物理學的發展才逐漸揭開它們的真面目,現在我們來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先從分子雲談起 藉由吸積累積質量
Thumbnail
從人類出現以來,白天的世界是太陽主宰,入夜後則是星星與月亮的天下,相對於有限的人類生命,這些天體似乎是永恆的,在很多文化中也被神格化,認為天體是神靈的化身,直到近代天文學與物理學的發展才逐漸揭開它們的真面目,現在我們來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先從分子雲談起 藉由吸積累積質量
Thumbnail
今天焦點─悲情冥王星  2006年  負責天文學命名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在東歐國家捷克(Czech)首都布拉格(Prague)召開會議,決議將號稱是太陽系內人類唯一未探測過的行星冥王星(Pluto),逐出太陽系9大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等同於在太陽系第8大行星海王星(Neptunus)以
Thumbnail
今天焦點─悲情冥王星  2006年  負責天文學命名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在東歐國家捷克(Czech)首都布拉格(Prague)召開會議,決議將號稱是太陽系內人類唯一未探測過的行星冥王星(Pluto),逐出太陽系9大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等同於在太陽系第8大行星海王星(Neptunus)以
Thumbnail
攝影鏡頭首先以日本國立天文台為起始點,用十的冪次方為單位、慢慢提升鏡頭距離地面的高度,最後將取鏡範圍放大到整個地球與宇宙,並在途中介紹被納入鏡頭下的天文知識與星球。
Thumbnail
攝影鏡頭首先以日本國立天文台為起始點,用十的冪次方為單位、慢慢提升鏡頭距離地面的高度,最後將取鏡範圍放大到整個地球與宇宙,並在途中介紹被納入鏡頭下的天文知識與星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