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地球的一天曾經只有5小時,還不夠睡個懶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天24小時,地球人都知道。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天曾經只有5小時(還不夠睡場大覺)。那時,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就像掛在天空中的一個巨大的銀色球體。這一切,都要從一連串的星球暴力碰撞說起。

根據學術界目前的觀點,和許多星系一樣,在太陽系中,地球和它的鄰居都是從一連串碰撞中存活下來的。每顆行星都有它自己的碰撞史,由此形成了獨特的化學構成元素和軌道運行特性。例如,水星很可能和另一個星體發生過一次碰撞,星體的大小約為水星的1/5,水星表面的大部分岩層被剝離,只剩下一個看似巨大無比的內核。火星軸的劇烈晃動(在幾百萬年的時間裡,從0°傾斜到60°)也是由碰撞引起的,金星的反常逆向自轉也是一樣。甚至外行星——土星木星這樣的氣體巨星以及天王星海王星這樣的冰體巨星也有展現暴力跡象的歷史。這場「彈珠戲」引起了行星的劇烈晃動和旋轉,地球的軸也因碰撞發生了傾斜,與其他行星不同的是,地球的傾斜度既適宜又穩定。

raw-image



很久以前,地球有個孿生兄弟-科學家為它取名為「忒伊亞」。據估計,忒伊亞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一半(大小和火星差不多),幾百萬年來,兩顆行星似乎沿著同一軌道繞太陽公轉。然而,兩顆大行星之間的距離太近,這意味著一場碰撞不可避免。於是,大約在44億年前,它們的軌道相交了,這就是行星之間的廝殺:忒伊亞被毀滅了,它的大部分碎片都被地球吞沒。餘下的粉狀殘骸在太空中盤旋,與地球表面剝離的碎片混合在一起,形成雲狀物,由碎石構成的雲狀物最終凝結,形成了今天的月球

月球的誕生,或許是地球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事件。形成月球的碰撞並不是地球所要經歷的最後一次大碰撞,但似乎可以肯定,這將是地球與行星的最後一次碰撞。目前,地球基本上已完全成形。

忒伊亞的大量碎片使地球迅速膨脹,地核體積增加了20%左右,整個地球的重力足以吸引厚厚的大氣層。太陽系的大部分岩石行星至今仍然無法吸引大氣層,只有地球獲得了這項權利。

raw-image

還有其他一些顯著影響。在形成初期,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就像掛在天空中的一個巨大的銀色球體。它的引力牽引使地球的自轉速度更快,使得當時地球的一天只有5小時。這樣一來,地軸的斜度比以前穩定了,因為自轉軸頂端迴旋次數的增加可以防止行星過度傾斜。如果不是因為月球,太陽系巨大行星的牽引力將會使地球的黃道傾角在0~80°範圍內發生變化,偶爾會使地球傾斜到一定程度,足以使兩極地區比熱帶地區更溫暖。要是發生這樣的氣候劇變,地球就不適合人類居住了,就像它的兩個兄弟──火星和金星。月球已成為地球的氣候調節器。

如果沒有月球的穩定影響及潮汐引力,生命可能都不會駐足地球。儘管如此,這些造就生命的作用力正在減退,因為我們的鄰居星球正在逐漸向遠處飄移。數十億年來,月球距離地球越來越遠,目前仍以每年約3.8公分的速度向後退。這就意味著,地球早期飄忽不定的傾斜現象將會慢慢重現,只是需要足夠漫長的時間,長到已經超越一般人的想像。

不知道到那個時候,一天會多長?地球人過得怎麼樣?


【參考文獻】

[1]P.丹尼爾斯& H.施奈德.重新發現太陽系:國家地理終極探索指南[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22:176.

[2]吳偉仁,龔自正,唐玉華等.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應變策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2,24(02):140-151.

[3]月球:充滿未解之謎的地球衛星[J].中國科技獎勵,2016(09):76.

[4] https://www. sohu. com/a/631236520_100146324


avatar-img
10會員
55內容數
世界各地隱藏著許多夢幻景致值得我們去探索,更是身心靈的一場洗滌之旅,遊走在山林瀑布、童話般的冰川、彩虹、銀河、失落的秘境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房旅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透過實驗驗證多重宇宙的存在。除非我們處於宇宙的邊緣,能夠看到另一個宇宙正在向一個方向擴張,然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安德烈‧林德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
一項可能引發爭議的新研究顯示,宇宙的膨脹可能是一種幻想。這種對宇宙的重新思考還暗示,暗能量和暗物質之謎有望被解開。科學家認為,暗能量和暗物質佔宇宙能量和物質總量的約95%,但這兩者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近日報道,過去一個月裡,出現了關於宇宙中一些最奇怪恆星的有趣新聞——甚至是那些在我看來根本不應該算是恆星的天體,如「暗星」。
為確保在執行任務時處於最佳健康狀態,太空人需要經過大量訓練和嚴格篩檢,而這樣的人在太空中更容易生病,這或許有些諷刺。研究人員正在努力了解太空人為何生病以及會生什麼病,以盡量降低當下和今後太空探索的風險。
上世紀末,漁民在瓊海域偶然間發現了一座海底村莊。這些只存在於傳說中的遺跡,居然是真的!
木星南極的照片,比薩斜塔內部,站在極光下的樣子,攀登珠穆朗瑪峰:昆布冰川前的隊列,自由女神像的背面,看起來很假,但事實就是這樣
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透過實驗驗證多重宇宙的存在。除非我們處於宇宙的邊緣,能夠看到另一個宇宙正在向一個方向擴張,然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安德烈‧林德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
一項可能引發爭議的新研究顯示,宇宙的膨脹可能是一種幻想。這種對宇宙的重新思考還暗示,暗能量和暗物質之謎有望被解開。科學家認為,暗能量和暗物質佔宇宙能量和物質總量的約95%,但這兩者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近日報道,過去一個月裡,出現了關於宇宙中一些最奇怪恆星的有趣新聞——甚至是那些在我看來根本不應該算是恆星的天體,如「暗星」。
為確保在執行任務時處於最佳健康狀態,太空人需要經過大量訓練和嚴格篩檢,而這樣的人在太空中更容易生病,這或許有些諷刺。研究人員正在努力了解太空人為何生病以及會生什麼病,以盡量降低當下和今後太空探索的風險。
上世紀末,漁民在瓊海域偶然間發現了一座海底村莊。這些只存在於傳說中的遺跡,居然是真的!
木星南極的照片,比薩斜塔內部,站在極光下的樣子,攀登珠穆朗瑪峰:昆布冰川前的隊列,自由女神像的背面,看起來很假,但事實就是這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孟硯老師回饋:雖然這篇感覺原文是個很簡短的科普新聞,我自己從你的分析報告中,就有好多想提問的問題,例如:為什麼相對來說離地球近,但是比較晚才發現呢?這個命名稱為躲貓貓,是有什麼緣由嗎?這個星系是太陽系的規模,核心是一顆恆星的「行星系統」,還是是像銀河系,是充滿了很多顆的恆星呢?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Thumbnail
珍惜這個時刻。從這個時刻起步,我們不僅見證有歸於無,我們還將學會無中生有。
Thumbnail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 據說,當它再次接近我們的太陽系時,它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的開始,對人類來說更有靈性。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的想法,在許多文化和信仰體系中都很流行。它通常被稱為“流浪行星”或“尼比魯”。
Thumbnail
就像無數個床邊故事的開頭, 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是個無法用數字估量的年代, 無法用任何觀測方法看到的遠方。 當宇宙因爆炸而成形時, 第一批所產生的古老星系中, 有一顆神秘的星球, 被其他宇宙人泛稱為亞利安星球。
三王星是上百年公轉循環的外行星,300年前的人根本無從發現運用,21世紀後冥王星反倒被天文界被移除行星之名,變成矮行星。但是在占星上,因為人類科技進步之誇張,三王星的特徵反而越來越明顯,連冥王星的威力也被更多印證。這邊就來討論三王星彼此之間的相位關係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樣的三體特徵。
Thumbnail
說到木星,應該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小時候在課外讀物上也都常常看到木星的介紹,那麼木星和我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自然方面: 不知道大家平常會不會仰望星空?在城市中由於光害的關係,我們能夠看到的星星很有限,不過有一些亮度(視星等)比叫亮的星星還是很容易看見的,其中就包括木星,
Thumbnail
三天前,從星空觀察的朋友那得知: (2024年)2月22日的日出前,在東南方的低空,可以觀察到「火星合金星」的天文現象。也就是說,從地球上的角度來看,這是火星與金星最接近的時刻,兩星的距離比一個手指的寬度(大約1度)還窄。 此時的金星,亮度為-3.9,呈現耀眼的黃白色,是清晨最亮
Thumbnail
每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星星好像是鑲嵌在同一個碗蓋,蓋在地面上。這是因為星星都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人類雙眼的視覺立體感在此無用武之地。那麼,天文學家又是如何測量星星的距離呢?這一期的天文展品導覽來帶大家看看古早時代的天文學家用的尺是什麼。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孟硯老師回饋:雖然這篇感覺原文是個很簡短的科普新聞,我自己從你的分析報告中,就有好多想提問的問題,例如:為什麼相對來說離地球近,但是比較晚才發現呢?這個命名稱為躲貓貓,是有什麼緣由嗎?這個星系是太陽系的規模,核心是一顆恆星的「行星系統」,還是是像銀河系,是充滿了很多顆的恆星呢?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Thumbnail
珍惜這個時刻。從這個時刻起步,我們不僅見證有歸於無,我們還將學會無中生有。
Thumbnail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 據說,當它再次接近我們的太陽系時,它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的開始,對人類來說更有靈性。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的想法,在許多文化和信仰體系中都很流行。它通常被稱為“流浪行星”或“尼比魯”。
Thumbnail
就像無數個床邊故事的開頭, 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是個無法用數字估量的年代, 無法用任何觀測方法看到的遠方。 當宇宙因爆炸而成形時, 第一批所產生的古老星系中, 有一顆神秘的星球, 被其他宇宙人泛稱為亞利安星球。
三王星是上百年公轉循環的外行星,300年前的人根本無從發現運用,21世紀後冥王星反倒被天文界被移除行星之名,變成矮行星。但是在占星上,因為人類科技進步之誇張,三王星的特徵反而越來越明顯,連冥王星的威力也被更多印證。這邊就來討論三王星彼此之間的相位關係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樣的三體特徵。
Thumbnail
說到木星,應該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小時候在課外讀物上也都常常看到木星的介紹,那麼木星和我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自然方面: 不知道大家平常會不會仰望星空?在城市中由於光害的關係,我們能夠看到的星星很有限,不過有一些亮度(視星等)比叫亮的星星還是很容易看見的,其中就包括木星,
Thumbnail
三天前,從星空觀察的朋友那得知: (2024年)2月22日的日出前,在東南方的低空,可以觀察到「火星合金星」的天文現象。也就是說,從地球上的角度來看,這是火星與金星最接近的時刻,兩星的距離比一個手指的寬度(大約1度)還窄。 此時的金星,亮度為-3.9,呈現耀眼的黃白色,是清晨最亮
Thumbnail
每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星星好像是鑲嵌在同一個碗蓋,蓋在地面上。這是因為星星都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人類雙眼的視覺立體感在此無用武之地。那麼,天文學家又是如何測量星星的距離呢?這一期的天文展品導覽來帶大家看看古早時代的天文學家用的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