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願所有的恐懼都能煙消雲散


有時候因男性帶來的傷害背後,是滿滿的男女不平等,所以不論如何,請永遠將自己放在第一位,永遠不要懷疑自己。
我知道你很想忘掉有關於這些恐懼的一切,我也知道別人的無法理解讓你陷入自我懷疑中,我也知道你無數次地往自己身上找缺點,好給發生的是一個藉口,我也知道你甚至無法理解為什麼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但你卻不知道受傷要擁抱自己而不是責怪,你不知道問題是出在他們而不是你自己。

在經歷過身邊男性所帶來的恐懼後,我看到了更多更多這類隱形的恐懼充斥著我的生活,大到公車上、路邊來自男性的凝視,小到家人一句不經意的話,都會讓我驚慌失措。
公車是我放學唯一的交通工具,那一天就像往常一樣,我踏上熟悉的公車,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公車像平常一樣,紅燈停綠燈行,這一天,一切都看似走向完美的結束,但這份美好在這一群男生上車之後戛然而止,他們一個接一個上車時,我忽然感受到一陣一陣的目光掃視,目光炙烈到就算低著頭都能感受到,我甚至能隱隱約約聽到他們正在竊竊私語還包含一些笑聲,正當我在想是否是自己太應激時,一位女生下車了,他們就開始討論起那位女生的長相,我瞬間感到反胃,他們連一點尊重都沒給那位女生,也沒有想到車上還有其他女性,就開始大肆評論,讓我不禁想到是否在自己下車後,他們會繼續做相同的事,這讓我覺得非常懼怕,恐懼開始爬滿全身,從此以後,只要跟男性對視,我必定會起雞皮疙瘩。有時候會不解憑什麼男性可以這樣做不尊重女性的行為,卻可以用「屁孩」、「男孩子就是這樣」等理由去輕筆帶過,甚至利用這些理由去輕視行為給女性帶來的傷害,相反的,如果今天做這件事的是女性,就會招致一大堆責罵,從沒家教到一些帶有人身攻擊的污辱字眼,原因沒有別的,就因為做這件事的人是女性。
因為我之前遭受到的種種境遇(前兩篇文章)讓我開始思索事發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在深思良久後,逐漸發現原因在於男女權力的不平等、不同性別有不同的社會期待等,其實這非常常見,常見到存在於整個社會、家中、朋友聊天之間,只不過這樣子的形式早已根深蒂固於社會,我們早已被馴化,屈服於這樣的情勢,就像我爸爸說的「女生不用讀那麼多書,早晚都要嫁出去」,好像女性唯一的路就是嫁人,女性就像不需要自我意識般的物品被人安排;也像綜藝節目裡,主持人拿女星身材開玩笑,從何時開始,女性身材是個笑料或是爆點,甚至是以男性的角度去評判一位女性的身材,這些低級黃色玩笑或被稱為“節目效果”的主要受眾人群是誰,這問題稍微想一下就能知道答案了;也像面試被問及有了工作如何平衡家庭,大多數有家庭的男性會回答「我有老婆」,相反地,大多數女性無法回答這問題,甚至會因為有小孩被勸退,因為社會期待已婚女性該是在家相夫教子,這種例子比比皆是,但卻沒有人出來發聲,甚至台灣MeToo運動揭發那麼嚴重的事,卻還是有大多數人在檢討、質疑受害者,男女權力結構不平等很難改變,但只要我們察覺並反抗,就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傷害。
找出生活中這些不公平的待遇後,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對我了,他們始終將女性視為獵物、物品,他們追求的不是女孩、芳心,而是刺激、權力、支配的快感,在我一次次深挖這些恐懼後,我越來越不畏懼恐懼了,因為我早已看穿他們,我不再是當初的女孩,我變得更加堅強,或許這樣的成長是我給支離破碎的女孩最好的交代,是我給她最堅硬的堡壘,是我給她與自己最好的和解。
這裡的男性是指自大、不尊重女性的男生,我願意相信世上還有彬彬有禮、尊重女性的男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被惡魔在身邊的恐懼所包圍」,最該恐懼的應是無法逃離恐懼的困境,深陷被恐懼窒息去又無法逃離的處境,是令人心生畏懼的。
我們都有著無法訴說之苦,如果世上沒有樹洞,我們可以創造一個。
「被惡魔在身邊的恐懼所包圍」,最該恐懼的應是無法逃離恐懼的困境,深陷被恐懼窒息去又無法逃離的處境,是令人心生畏懼的。
我們都有著無法訴說之苦,如果世上沒有樹洞,我們可以創造一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害怕自己不像男性沒辦法給女性安全感,但又擔心自己就算像男性也比不上真正的男性,但心裡又不認為自己應該、想要成為男性,於是會讓自己顯得自卑不自信,而這種不安會橫在感情裡!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當女性看到其他人的成功時,可能會有羨慕的情緒,但也應該要有團結的心,不要互相傷害。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雖然自認是雙偏同、近無性戀、迴避性依戀人格、付出型人格,個性和想法和喜好比較偏男性,但我心理和生理認同依舊是女孩子。 如果交往的對象是女孩子,我想做盡男方做的事,舉凡開車門、駕駛、拉椅子、讓座、、陪伴逛街、給妳好吃的喜歡的甚至付款等,危險的和會弄得髒兮兮的我來就好,希望對方開心,我都會想去做。
Thumbnail
最近我跟朋友聊天,他認為女生被父權社會蠹惑,對壞男人的崇拜是常態,卻忽略謹守本分的好男人。我告訴他這些壞男人背後的風險和問題,建議他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非執著於那些無賴之徒。最後,我們一同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害怕自己不像男性沒辦法給女性安全感,但又擔心自己就算像男性也比不上真正的男性,但心裡又不認為自己應該、想要成為男性,於是會讓自己顯得自卑不自信,而這種不安會橫在感情裡!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當女性看到其他人的成功時,可能會有羨慕的情緒,但也應該要有團結的心,不要互相傷害。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雖然自認是雙偏同、近無性戀、迴避性依戀人格、付出型人格,個性和想法和喜好比較偏男性,但我心理和生理認同依舊是女孩子。 如果交往的對象是女孩子,我想做盡男方做的事,舉凡開車門、駕駛、拉椅子、讓座、、陪伴逛街、給妳好吃的喜歡的甚至付款等,危險的和會弄得髒兮兮的我來就好,希望對方開心,我都會想去做。
Thumbnail
最近我跟朋友聊天,他認為女生被父權社會蠹惑,對壞男人的崇拜是常態,卻忽略謹守本分的好男人。我告訴他這些壞男人背後的風險和問題,建議他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非執著於那些無賴之徒。最後,我們一同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