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法說心得

台積法說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台積電法說 :


QoQ -6.2%

YoY -13.7%

Q2產能利用率下滑,目前消費電子還是很慘 ,

年度財測 會下修到-10% ,這要算是已知還是未知 , 我認為算是已知的事啊..... ,市場怎麽想我不知道,但我也沒持有台積電。


毛利率長期可維持在53 ,超級成長股要一直盯著“成長” 這一塊,有時還是蠻麻煩的......




avatar-img
Jacob(雅各)投資的沙龍
4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其實現階段把多數個股打開,評估一下,至少多數個股都已超漲,目前還在低位階的個股一定有但是不多,當然我是有鎖定好股票,如果沒有買,那到時指數也行..... 依照目前台股的籌碼 我預計會有比較大的修正,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規避風險,控制部位,勿忘去年... 當然如果您子彈無限,不用理我沒關係。 大跌時低
A:本月看到的狀況: 1.通訊產品訂單穩定增加,跟目前美國基建要使用在地的網通設備,新聞符合, 而我們提過的智易本身歐美客戶占比8成,目前公司自己說目前客戶並沒有砍單,所以今年沒意外eps可再創高...... 2.gpu 訂單是很固定的量,當然相關概念股的股價還是繼續拉升 😅 ,後續可以觀察 。
網紅用指數etf拼高股息etf,用回測的方式拼報酬率,只想證明自己可賺更多,其實大可不用,以長週期來看 可能如此,但用短週期來看0050買在山頂可還沒解套.... 還有一個重點是回測跟你實際的買點還是有落差,因為最好是有那麼容易啦。。。 例如你可以去比較0050與0056的差異,確實0050報酬還
小弟目前現金比重較少,去年堅定的買,每月從沒間斷,花了一年的時間領悟到新的東西: 巴菲特老師 的玩法我可以解讀成: 只對有興趣的個股在估值低的時候出手,平常沒事就買公司的庫藏股,剩下時間就是領股息跟持有現金 ,等散戶犯錯,他才有便宜價可買。 那跟買股票領股息,等大跌分批進場有何不同,無聊時間就增加自
投資就是人棄我取,別人不要的東西我們幫忙回收,等別人想要贖回來的時候不要客氣,要多少給多少,讓我們一起發揮大愛精神。 調節後也有分定期定額,跟不定期不定額: 定期定額是固定一筆資金買入喜歡的股票,有時調節後也是很麻煩的,因為要找出績優股,再投入回去呦。 不定期不定額是每年都會有大跌的時候,那都是分批
美元指數轉強,台幣貶值。 台幣的觀察點是31元,個人認為如果貶破31 勢必才會有像樣的回檔,否則若在30-31內 ,都算還好 再來談談景氣複甦,目前從各方面來看,比較像是我曾經說過的U型複甦,輕度衰退,目前看法不變。 目前多數公司的狀況大概都在Q2是營運最低點的可能性稍大,但這個U型複甦是否會再延一
其實現階段把多數個股打開,評估一下,至少多數個股都已超漲,目前還在低位階的個股一定有但是不多,當然我是有鎖定好股票,如果沒有買,那到時指數也行..... 依照目前台股的籌碼 我預計會有比較大的修正,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規避風險,控制部位,勿忘去年... 當然如果您子彈無限,不用理我沒關係。 大跌時低
A:本月看到的狀況: 1.通訊產品訂單穩定增加,跟目前美國基建要使用在地的網通設備,新聞符合, 而我們提過的智易本身歐美客戶占比8成,目前公司自己說目前客戶並沒有砍單,所以今年沒意外eps可再創高...... 2.gpu 訂單是很固定的量,當然相關概念股的股價還是繼續拉升 😅 ,後續可以觀察 。
網紅用指數etf拼高股息etf,用回測的方式拼報酬率,只想證明自己可賺更多,其實大可不用,以長週期來看 可能如此,但用短週期來看0050買在山頂可還沒解套.... 還有一個重點是回測跟你實際的買點還是有落差,因為最好是有那麼容易啦。。。 例如你可以去比較0050與0056的差異,確實0050報酬還
小弟目前現金比重較少,去年堅定的買,每月從沒間斷,花了一年的時間領悟到新的東西: 巴菲特老師 的玩法我可以解讀成: 只對有興趣的個股在估值低的時候出手,平常沒事就買公司的庫藏股,剩下時間就是領股息跟持有現金 ,等散戶犯錯,他才有便宜價可買。 那跟買股票領股息,等大跌分批進場有何不同,無聊時間就增加自
投資就是人棄我取,別人不要的東西我們幫忙回收,等別人想要贖回來的時候不要客氣,要多少給多少,讓我們一起發揮大愛精神。 調節後也有分定期定額,跟不定期不定額: 定期定額是固定一筆資金買入喜歡的股票,有時調節後也是很麻煩的,因為要找出績優股,再投入回去呦。 不定期不定額是每年都會有大跌的時候,那都是分批
美元指數轉強,台幣貶值。 台幣的觀察點是31元,個人認為如果貶破31 勢必才會有像樣的回檔,否則若在30-31內 ,都算還好 再來談談景氣複甦,目前從各方面來看,比較像是我曾經說過的U型複甦,輕度衰退,目前看法不變。 目前多數公司的狀況大概都在Q2是營運最低點的可能性稍大,但這個U型複甦是否會再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