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中進入美麗境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病痛中進入美麗境界

我的母親是位向來覺得自己過得很好的長者。她年過七十,因髖關節磨損行動不便,心臟瓣膜剝離要長期吃藥。然而,我經常問她好不好,她總是說:「我很好啊,身體很好。吃得飽睡得好。」只要去看醫生,她總是很高興,覺得醫生醫術很精湛,很關心她。對於她的「自我感覺良好」起初我不以為意,但後來發現這是很好的自我療癒。

那一日上午十一點母親中風的惡耗傳來,霎那間我腦中一片空白,淨是往壞處想,想著是否她能醒來?想著她未來的行動能力?因為母親一直是個活躍的人,到一處地方沒多久,就會和人打成一片……,想著就著急淚水滿盈。

因為病人及照護者,都要有極大的耐心,我便記錄下母親中風住院歷程,與若有類似情形者互勉,也給讀者未來老後參考。

*母親住院第一日

在手術室外守候一個下午,等到手術成功的消息,總算能鬆一口氣,但當母親被推出手術室,我還是沒忍住難過。醫生說,送來的時間很及時,雖然目前是左半邊不能動,未來有希望恢復到八成以上。然而,母親就推到加護病房。這一日半醒的她,神智恍惚。

「自我療癒憂鬱」乃筆者在工作及生活中耗盡能量,陷入憂鬱,進而在病中自我體悟的過程。憂鬱時的工作及生活中,身邊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物,筆者將其歸納,書寫為人物短篇,以吸取其人格精華。在身心耗損,開始尋求自我的過程中,實證自我療癒的過程分享給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沒有很多老後》 記得我三十多歲時,有一位長官也是長者,她跟我說:「我老後要如何如何……」,當時在年輕人眼中,都覺得五十多歲就是老人了,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算老,她才要如何如何?現在我也到了半百的年紀了,總以為自己還沒老,心想「等老了以後……」。其實,我們沒有太多未知的明天,也許今天我們也要為家
《無憂無慮生活法》   50後,我們經歷的事越來越多,身上的包袱也越發沈重,這是因為我們讓生活在自己身上叠加。 走過少年,進入中年,我們扛著家計重擔,彷彿一切好不好,都是自己的責任,然而人生在世,有諸多因子才能造就成功,並非一味努力就能達成,只想請妳放下重擔,漫步雲端。 *情感簡化 有時想
《慢,足以養性》 我的日子,要一日一日過,這一日日經年累月的慢,就足以讓我修身養性。 早晨,醒來我告訴自己,今天是星期幾?哇!窗外有蟲鳴鳥叫,天氣不知如何?坐起,對自己微微笑,緩緩起身穿衣,很慢的爬下窗床,展開我悠閒的一天。 小時候我是個慢郎中,但因考試壓力、工作節奏、生活步調,讓我把發條上緊
隨著高齢化社會成形,我們都會面臨親人或自身需要護理師或者看護人員的照顧。在適親的過程中,我體驗到,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以及身旁親友與照顧者的關係,都牽動著病人是否能在病痛中,仍感到溫暖。   *無論如何都要善待照顧者 因祖母、父母及公婆我接觸
世上沒有你,是我灌溉了你
網友的馬爾濟斯
《我們沒有很多老後》 記得我三十多歲時,有一位長官也是長者,她跟我說:「我老後要如何如何……」,當時在年輕人眼中,都覺得五十多歲就是老人了,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算老,她才要如何如何?現在我也到了半百的年紀了,總以為自己還沒老,心想「等老了以後……」。其實,我們沒有太多未知的明天,也許今天我們也要為家
《無憂無慮生活法》   50後,我們經歷的事越來越多,身上的包袱也越發沈重,這是因為我們讓生活在自己身上叠加。 走過少年,進入中年,我們扛著家計重擔,彷彿一切好不好,都是自己的責任,然而人生在世,有諸多因子才能造就成功,並非一味努力就能達成,只想請妳放下重擔,漫步雲端。 *情感簡化 有時想
《慢,足以養性》 我的日子,要一日一日過,這一日日經年累月的慢,就足以讓我修身養性。 早晨,醒來我告訴自己,今天是星期幾?哇!窗外有蟲鳴鳥叫,天氣不知如何?坐起,對自己微微笑,緩緩起身穿衣,很慢的爬下窗床,展開我悠閒的一天。 小時候我是個慢郎中,但因考試壓力、工作節奏、生活步調,讓我把發條上緊
隨著高齢化社會成形,我們都會面臨親人或自身需要護理師或者看護人員的照顧。在適親的過程中,我體驗到,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以及身旁親友與照顧者的關係,都牽動著病人是否能在病痛中,仍感到溫暖。   *無論如何都要善待照顧者 因祖母、父母及公婆我接觸
世上沒有你,是我灌溉了你
網友的馬爾濟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68歲女性,冠狀動脈繞道術後,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出院後接受心臟復健兩個月,如期回到術前良好的體能狀況,同時家庭支持度良好,全程陪伴及參與這段歷程。 但是那一天,他說現在仍經常在想到自己的疾病時,就會因爲太過憂鬱而忍不住潸然淚下。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作者在面對母親健康危機時的心路歷程。從準備演講到深入家庭議題,作者探討了自身的情感與成長,並強調在困難中與母親的深厚連結。透過回顧這段經歷,讀者得以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和人際支持的重要性。
母親最近病了。 正確來說,算是家族遺傳的心臟疾病,這禮拜到仁愛圓環附近的醫學中心,做心導管和電燒處理。 手術順利完成,再過一兩天觀察應該就可出院,探病完回家的路上,放鬆的心情一下湧上來,然後癱靠在捷運的玻璃車門上。 “真他媽累...” 忍不住說出口,卻沒有太多抱怨的意思,而是感嘆,這幾年來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最近媽媽進入所謂的安寧善終 對於我這個半輩子都在照顧重症病患的我來說 衝擊之大的⋯⋯ 原來我們可以選擇那麼平靜的方式啊🤗🤗 看著媽媽ㄧ點點的完美退場 卻不時的為我跟姐姐展現笑容 覺得我的母親真的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感恩姐姐與我的臨終理念是ㄧ致的 我們也開始了許久未有的聊天 我覺得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年紀大了有一個好處,見多識廣,雖然不見得智慧增長,但起碼遇事不至於不知所措。 姑姑住院了,我們一直想要去探訪她,但因為狀況並不明朗,姑姑也並不總是想要被探訪,所以我們只能和表妹一直保持連絡,等到適合的時機再去探視。 到了原訂要去探訪的前一天,表妹突然傳來訊息,說姑姑昨晚「失去意識,後來有回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慈祥奶奶在神經復健中心的勇敢和決心。她的故事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堅強。文章中充滿了對她的敬意和祝福。
Thumbnail
「姊,媽在家昏倒了,你能抽空回家一趟嗎?」 佩珊一接到電話,馬上請假衝回新竹老家,到家後看到母親坐在沙發上,雖然臉色有些蒼白,但看起來已無大礙,才鬆了一口氣,連忙問起怎麼一回事? 原來,佩珊的父親幾年前檢查出癌症,雖然發現得還算早,經手術後已切除病灶,但因年紀大了,住個院回來元氣大傷。
Thumbnail
「那是一位66歲的女士,因為末期心臟衰竭而喘得很厲害,經常需要住院治療。」鄭羽廷醫師指出,「由於年紀較大無法接受心臟移植,所以在詳細討論後,決定安裝持久性心室輔助器。」 接受手術後,患者順利出院,心臟衰竭的症狀大幅改善,體力與活動力也明顯提升,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68歲女性,冠狀動脈繞道術後,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出院後接受心臟復健兩個月,如期回到術前良好的體能狀況,同時家庭支持度良好,全程陪伴及參與這段歷程。 但是那一天,他說現在仍經常在想到自己的疾病時,就會因爲太過憂鬱而忍不住潸然淚下。
Thumbnail
本文紀錄了作者在面對母親健康危機時的心路歷程。從準備演講到深入家庭議題,作者探討了自身的情感與成長,並強調在困難中與母親的深厚連結。透過回顧這段經歷,讀者得以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和人際支持的重要性。
母親最近病了。 正確來說,算是家族遺傳的心臟疾病,這禮拜到仁愛圓環附近的醫學中心,做心導管和電燒處理。 手術順利完成,再過一兩天觀察應該就可出院,探病完回家的路上,放鬆的心情一下湧上來,然後癱靠在捷運的玻璃車門上。 “真他媽累...” 忍不住說出口,卻沒有太多抱怨的意思,而是感嘆,這幾年來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最近媽媽進入所謂的安寧善終 對於我這個半輩子都在照顧重症病患的我來說 衝擊之大的⋯⋯ 原來我們可以選擇那麼平靜的方式啊🤗🤗 看著媽媽ㄧ點點的完美退場 卻不時的為我跟姐姐展現笑容 覺得我的母親真的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感恩姐姐與我的臨終理念是ㄧ致的 我們也開始了許久未有的聊天 我覺得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年紀大了有一個好處,見多識廣,雖然不見得智慧增長,但起碼遇事不至於不知所措。 姑姑住院了,我們一直想要去探訪她,但因為狀況並不明朗,姑姑也並不總是想要被探訪,所以我們只能和表妹一直保持連絡,等到適合的時機再去探視。 到了原訂要去探訪的前一天,表妹突然傳來訊息,說姑姑昨晚「失去意識,後來有回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慈祥奶奶在神經復健中心的勇敢和決心。她的故事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堅強。文章中充滿了對她的敬意和祝福。
Thumbnail
「姊,媽在家昏倒了,你能抽空回家一趟嗎?」 佩珊一接到電話,馬上請假衝回新竹老家,到家後看到母親坐在沙發上,雖然臉色有些蒼白,但看起來已無大礙,才鬆了一口氣,連忙問起怎麼一回事? 原來,佩珊的父親幾年前檢查出癌症,雖然發現得還算早,經手術後已切除病灶,但因年紀大了,住個院回來元氣大傷。
Thumbnail
「那是一位66歲的女士,因為末期心臟衰竭而喘得很厲害,經常需要住院治療。」鄭羽廷醫師指出,「由於年紀較大無法接受心臟移植,所以在詳細討論後,決定安裝持久性心室輔助器。」 接受手術後,患者順利出院,心臟衰竭的症狀大幅改善,體力與活動力也明顯提升,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