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18.明.呂留良銘耕石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體】縱 16.1 公分 橫17.0 公分 高 3.0 公分 重 1,258 公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介紹】端石,色青紫。沿天然石形起邊稜。

【背銘】「張子謂余:吾輩今日雖倒溝壑,有三種食,得之則生,決喫不得。請問其目:朱門上客、綠林中人、及善知識;變相雖殊,不義則一。矯飾高名,苟且凡百,充類至盡,禽獸其實。我聞𢥠然,背漿流濕。屈指目前,幾人未必。。何以免此?其惟力穡;曰余不能,寧耕片石。餓死事小,無忘硯側。圜表兄惜此銘為人持去,出佳石屬重書之。恥齋」。印「留良」。

【側銘】「耕片石田,喫墨亦飽,何必重言餓死事小。丙辰仲夏,石友屬銘。老缶」。印「俊」。

呂留良(1629-1683),又名光綸,字東莊、莊生、用晦,號晚村,南陽村翁。浙江嘉興石門人,明亡後,著書講學,望重一時。有晚村文集、天蓋樓詩。然禁書事起,其版皆銷燬。

此硯為沈汝瑾(石友,小傳見九二)收藏,吳昌碩(小缶,小傳見九三)銘刻。收入〔沈氏研林〕中。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19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藍寶石泉|揭開神秘淡藍色秘境,陽明湧泉首度開放參觀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無法出國度假,在國內旅遊的我們,是否也發現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台灣之美呢?!大部分的台北景點都征服過後煩惱沒地方去嗎?別擔心,接下來這處隱藏版陽明山景點,絕對會是入到你的旅遊名單,那就是擁有「亞洲第一湧泉」以及「藍寶石泉」美名的「陽明湧泉」!過去1年僅開放3小時,這次
Thumbnail
avatar
好好玩
2023-02-08
籃球是加拿大人的發明說到籃球不管是誰都會直接脫口說「美國NBA」,本文標題卻是「『加拿大人的』發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avatar
佩格澀思
2023-02-02
襤褸畢路-合歡越嶺道/中橫公路[9-10月專題]在台灣的登山史中有條橫越百年的重要路線。他起源於日軍對原住民的鎮壓,轉變成為登山步道,又進化成為橫越東西的重要道路。究竟,在說的是哪條道路呢?
Thumbnail
avatar
島嶼索隱_Hidstory
2022-10-12
【前山報第十二期】天青無雲‧蘭陽掠影──側寫陳定南紀念園區莫使大地赤裸,勿讓綠野生瘡。──陳定南 我希望台灣不要只有一位陳定南。──資深文史工作者黃瑞疆
Thumbnail
avatar
林語堂故居
2022-05-12
【前山報第六期】士林庄頭信仰創生 植蘭亭媽祖的新時代每年農曆三月輪續,全台都在迎媽祖,各縣市庄頭的媽祖繞境皆有其在地特色,不管是返回祖廟「刈香」謁祖,又或是境內巡庄平安繞境,皆顯示在地居民對信仰的虔誠,也透露出在地社群的聯繫。
Thumbnail
avatar
林語堂故居
2022-05-06
【藍幕陪襯花物語】夜襲天元宮【藍幕陪襯花物語】夜襲天元宮 📷 藍幕😍陪襯🌸花物語🌎 💪熱血🥰狂拍💥來夜襲 📷 藍幕😍陪襯🌸花物語🌎 💪熱血🥰狂拍💥來夜襲 📷 藍幕😍陪襯🌸花物語🌎 💪熱血🥰狂拍💥來夜襲 我的臉書。攝影交流 詩文分享
Thumbnail
avatar
貝厚係社團攝長
2022-03-05
蘭陽博物館 三貂角燈塔 暖東峽谷 2021/12/07 蘭陽博物館 三貂角燈塔 暖東峽谷
Thumbnail
avatar
聰頭夫妻趴趴go
2022-01-04
藍皮 畢旅2020年末 跟隨Oliver搭乘剩下沒幾趟藍皮火車 超漫遊的南迴路線 數不完的隧洞口、聞不盡的柴油味、 看不清的山林間、目不遠的波光粼 週間時刻,車上仍擠滿人潮 重現當年普快特車的盛景 沿途中,瞥見 斑駁脫落的藍皮靜靜待在那 雖不免有點感傷 但也期待新生的藍皮再現 最後還是要跟藍皮說
Thumbnail
avatar
Brown TC
2020-12-18
藍河與獅妞的故事—小孩的動畫初體驗孩子是在讀體制外小學一年級的不不,不不的媽媽是我在大學的時候因為去學校外上社區營造的課程而認識的。她是一位母親,也是一位創作者,她的作品和我即將要去給孩子上課的地方(工作坊)都很有故事,是一位很特別的女生。 今天的課程分為以下這些部分: 一、故事撰寫 二、黏土製作 三、拍攝 四、剪輯
Thumbnail
avatar
Lolo
2020-09-29
蘭嶼行:成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路對於蘭嶼文化資產及生態旅遊的感觸
Thumbnail
avatar
京築居
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