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80.清.王衢銘露布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體】縱 29.2 橫 18.6 高 3.5 重 4,672 公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介紹】硯石傳為臺灣宜蘭羅溪石,色灰褐。硯面刻鐘式墨堂及池,外琢雲紋,背琢長方形凹塊。

【背銘】「露布」。「城郭惟志,甲兵在胸;決於閫外,運之掌中,既尊磐石,合銘鼎鐘」。款為「潤堂聯訪大人鈞鑒、小泉王衢」、「小泉氏」印。另銘「蘭坑產硯無人識,于役多年求不得,今春解組有天幸,擕童荷畚親物色,劚泥深見紫雲根,攫得蝸皇一片石,維時海國正用兵,將軍上馬猶殺賊,賤子草檄清且閑,清裝載得一硯還,貢之文房為公壽,大書露布報平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硯成歌以記之,小泉再跋。」下鈐「其○讀」章。

王衢,號小泉。甘肅涇州人,道光十年遊幕新疆,投效軍營,辦理文案出力,改以吏員。道、咸、同間,歷任臺灣府鳳山、彰化巡檢,頭圍縣丞,噶瑪蘭廳通判,臺灣縣、鳳山縣知縣。此硯銘於同治元年(1862年),時正署於噶瑪蘭廳(今宜蘭縣)。

潤堂,(胡栗小傳見八四)之字,但亦為道光間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玉庚之號。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avatar-img
19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石頭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澄泥材,黃色地,棕赭色斑點。龜殼狀,面平坦無池,背凹凸不平。
端石,色黃褐。係就天然子石略加磐磨,鑿池靈芝形。
端石,屬清初盧坑材,色蒼。遍體青花。形長方。
端石,色青紫。具青花、火捺紋,質色均佳。形長方。
端石,色青黑。形長方,周匝素邊。琢磨圓滑。
澄泥材,黃色地,棕赭色斑點。龜殼狀,面平坦無池,背凹凸不平。
端石,色黃褐。係就天然子石略加磐磨,鑿池靈芝形。
端石,屬清初盧坑材,色蒼。遍體青花。形長方。
端石,色青紫。具青花、火捺紋,質色均佳。形長方。
端石,色青黑。形長方,周匝素邊。琢磨圓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琉璃閣舞樂狩獵紋奩之『獸』、『繩索』、『搏拊』實為鐘架及樂鐘考 一、手繪奩圖者失真太甚 郭寶鈞(1893~1971)在《山彪鎮與琉璃閣》(科學出版社,1959)提到解放前琉璃閣出土舞樂狩獵紋奩,由銅碎片拼合而成之手繪圖上(如下方附圖)[1],顯示出刻畫有一橫索繫掛兩個囊形器,以為
Thumbnail
第六十一回: 羅烈看到「貍貓草上飛」陶榮與「妙手東方朔」陶潤前來賀壽,連忙介紹寨中諸人與二陶認識,其中就有韓寶和吳志廣⋯⋯
誰知閒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   前言 歐陽修有一組<采桑子>是描寫安徽穎州的西湖,(大陸好像有不少地方都有所謂的"西湖",上次去福州玩了幾天,那兒也有一個西湖,而且,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西湖,湖面清幽,微風徐徐,尤其所放的音樂是古箏,清清柔柔的、隱隱約約的伴隨著在遊客身旁……),他在中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8:45由龍泉寺登山口起步,走木棧道後切入菜剉路陡坡山徑,來到傅家溝,再往盤榕休息。 老師在木棧道旁發現極為小株的黃唇脂柱蘭,小錦蘭,通常經過的人不太可能會發現,有幸老師特地向我們介紹。 黃唇脂柱蘭 台灣原生蘭花,蘭科,線柱蘭屬,是最近幾年前發現的蘭花,記錄不完整。生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下,喜好多
Thumbnail
早凉出邑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暑濁難爲酒,秋清易得詩si。 出門殘月在,騎馬曉風吹tshui。 山厂藤蘿構,荒園枳棘籬li5。(註解:厂為廠的簡寫) 新條聞快活,歸路不妨遲ti5。 有的版本寫:山「石」藤蘿構。 社團有一貼文,探討這個詞:【牆階】(tshiunn5-kue
Thumbnail
按照既定的行程表,文逸他們來到了台灣地理中心碑。埔里這個地方是台灣的地理中心,而這個中心碑就在埔里近郊的虎子山上。 「山清水秀碑?好文雅的名字。這最適合我了,誰來幫我拍張照…… 」盧得寶的話還沒說完,就自顧地擺起拍照的姿勢來了。
Thumbnail
補一下初二雲林遊記,離開武德宮後,決定隨意走走,看了google發現土庫有老街便往土庫前進。 在前往土庫的路上,發現有間源順芝麻觀光工廠,便來瞧瞧。
Thumbnail
位於四川新都的中國著名古剎寶光寺於 九月二十九日為雲高大法王上師的弟子王篤川居士舉行毗荼大典,火化後拾得225顆堅固子。王篤川居士夫婦都是大學教授,他們在退休以後,得以拜雲高大師為師學習佛法,虔誠精進。在雲高大師離開成都以後,王教授夫婦主動要求留守壇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琉璃閣舞樂狩獵紋奩之『獸』、『繩索』、『搏拊』實為鐘架及樂鐘考 一、手繪奩圖者失真太甚 郭寶鈞(1893~1971)在《山彪鎮與琉璃閣》(科學出版社,1959)提到解放前琉璃閣出土舞樂狩獵紋奩,由銅碎片拼合而成之手繪圖上(如下方附圖)[1],顯示出刻畫有一橫索繫掛兩個囊形器,以為
Thumbnail
第六十一回: 羅烈看到「貍貓草上飛」陶榮與「妙手東方朔」陶潤前來賀壽,連忙介紹寨中諸人與二陶認識,其中就有韓寶和吳志廣⋯⋯
誰知閒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   前言 歐陽修有一組<采桑子>是描寫安徽穎州的西湖,(大陸好像有不少地方都有所謂的"西湖",上次去福州玩了幾天,那兒也有一個西湖,而且,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西湖,湖面清幽,微風徐徐,尤其所放的音樂是古箏,清清柔柔的、隱隱約約的伴隨著在遊客身旁……),他在中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8:45由龍泉寺登山口起步,走木棧道後切入菜剉路陡坡山徑,來到傅家溝,再往盤榕休息。 老師在木棧道旁發現極為小株的黃唇脂柱蘭,小錦蘭,通常經過的人不太可能會發現,有幸老師特地向我們介紹。 黃唇脂柱蘭 台灣原生蘭花,蘭科,線柱蘭屬,是最近幾年前發現的蘭花,記錄不完整。生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下,喜好多
Thumbnail
早凉出邑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暑濁難爲酒,秋清易得詩si。 出門殘月在,騎馬曉風吹tshui。 山厂藤蘿構,荒園枳棘籬li5。(註解:厂為廠的簡寫) 新條聞快活,歸路不妨遲ti5。 有的版本寫:山「石」藤蘿構。 社團有一貼文,探討這個詞:【牆階】(tshiunn5-kue
Thumbnail
按照既定的行程表,文逸他們來到了台灣地理中心碑。埔里這個地方是台灣的地理中心,而這個中心碑就在埔里近郊的虎子山上。 「山清水秀碑?好文雅的名字。這最適合我了,誰來幫我拍張照…… 」盧得寶的話還沒說完,就自顧地擺起拍照的姿勢來了。
Thumbnail
補一下初二雲林遊記,離開武德宮後,決定隨意走走,看了google發現土庫有老街便往土庫前進。 在前往土庫的路上,發現有間源順芝麻觀光工廠,便來瞧瞧。
Thumbnail
位於四川新都的中國著名古剎寶光寺於 九月二十九日為雲高大法王上師的弟子王篤川居士舉行毗荼大典,火化後拾得225顆堅固子。王篤川居士夫婦都是大學教授,他們在退休以後,得以拜雲高大師為師學習佛法,虔誠精進。在雲高大師離開成都以後,王教授夫婦主動要求留守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