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80.清.王衢銘露布硯

【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80.清.王衢銘露布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體】縱 29.2 橫 18.6 高 3.5 重 4,672 公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介紹】硯石傳為臺灣宜蘭羅溪石,色灰褐。硯面刻鐘式墨堂及池,外琢雲紋,背琢長方形凹塊。

【背銘】「露布」。「城郭惟志,甲兵在胸;決於閫外,運之掌中,既尊磐石,合銘鼎鐘」。款為「潤堂聯訪大人鈞鑒、小泉王衢」、「小泉氏」印。另銘「蘭坑產硯無人識,于役多年求不得,今春解組有天幸,擕童荷畚親物色,劚泥深見紫雲根,攫得蝸皇一片石,維時海國正用兵,將軍上馬猶殺賊,賤子草檄清且閑,清裝載得一硯還,貢之文房為公壽,大書露布報平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硯成歌以記之,小泉再跋。」下鈐「其○讀」章。

王衢,號小泉。甘肅涇州人,道光十年遊幕新疆,投效軍營,辦理文案出力,改以吏員。道、咸、同間,歷任臺灣府鳳山、彰化巡檢,頭圍縣丞,噶瑪蘭廳通判,臺灣縣、鳳山縣知縣。此硯銘於同治元年(1862年),時正署於噶瑪蘭廳(今宜蘭縣)。

潤堂,(胡栗小傳見八四)之字,但亦為道光間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玉庚之號。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avatar-img
石頭夢的沙龍
21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石頭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端石,具魚腦、火捺之美。以天然蟲蛀為池,硯端淺雕梅幹臨池。無銘識。
端石,色棕黑,質佳,製工精雅,作小兔蹲伏狀,兔眼處恰為一重暈石眼。
端石,具魚腦、火捺之美。以天然蟲蛀為池,硯端淺雕梅幹臨池。無銘識。
端石,色棕黑,質佳,製工精雅,作小兔蹲伏狀,兔眼處恰為一重暈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