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91.清.魏錫曾藏洮河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體】縱 17.5 橫 16.2 高 3.1 重 1,439 公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介紹】洮河石,色蒼綠。就天然形琢,邊緣及硯背滿雕水波紋。

無銘識。

【硯盒蓋內外均刻銘】「金石緣」。「稼孫道長素嗜金石,金器共有數十種,西洞石亦有數十方。此陶盒研得於洵陽陶氏焦雲館舊址,以此研為最佳,供之小石山房中,真所謂金石壽世之居耶。癸未清明前一日,為稼孫道長兄屬題。建安鄧天錦識」。「洮河綠石研,乃稼孫先生所藏,及天錦所考,經研刀法一律,當為同時所琢。洮河綠石宋時已至寶重,石質細膩,在端谿之上,明曹氏格古要論詳考之。丁酉冬月,蟄廬跋」。「此綠硯仁和魏稼孫先生所藏,逾數年鄧天錦先生余以書畫易得之。庚戌歲暮,趙玨補記」。「綠玉宋洮河硯。己卯八月得此硯,滿身作水波紋,小石山房題魏稼孫收藏,今從無意得見,豈偶然哉。與吉金樂石中又結一重因緣也。辛丑看牛節。叔貞題記,伯敔刻。」

許崙,字伯敔(一作伯峿),號珊厓,福建同安人。性倜儻不羈,善指頭畫、仙佛、花卉、翎毛,具饒古致。

魏錫曾,字稼孫,號非見齋。仁和人,幼好篆刻,嗜金石拓本,收藏甚豐。光緒中卒。著《績語堂碑錄》、《稼孫集》。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avatar-img
19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石頭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雙硯共置一木盒中。硯色青黑。均兩面磨治而周側留斧鑿痕。
硯色綠,通體黃、紅線斑及冰裂紋。形長方,硯面陽文「同」字為稜,界出墨池與受墨處。
端石,蒼褐色。狀如竹節橫剖,緣有稜及圈點,內刻斜墨堂與凹池。
歙石,色青,中有青黑色橫斜細波瀾紋。長方形,背寬平。
硯色紫黑,具青花、火捺,如絲如斑,並有黃斑於兩側。形制長方,面起訴邊緣,墨堂及墨池相連,作斜面,上涿陽文井字,池上刻臥牛。
山東登州鴕基島石,色青黑,索索有芒,具紅斑紋。形長方,無文飾。
雙硯共置一木盒中。硯色青黑。均兩面磨治而周側留斧鑿痕。
硯色綠,通體黃、紅線斑及冰裂紋。形長方,硯面陽文「同」字為稜,界出墨池與受墨處。
端石,蒼褐色。狀如竹節橫剖,緣有稜及圈點,內刻斜墨堂與凹池。
歙石,色青,中有青黑色橫斜細波瀾紋。長方形,背寬平。
硯色紫黑,具青花、火捺,如絲如斑,並有黃斑於兩側。形制長方,面起訴邊緣,墨堂及墨池相連,作斜面,上涿陽文井字,池上刻臥牛。
山東登州鴕基島石,色青黑,索索有芒,具紅斑紋。形長方,無文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豐享山川遊名勝 歷遍環宇千奇景 一筆書畫天地物 晚霞客來話不停 學庸96.05.24/13:23 作品號03-0419-03
Thumbnail
【美湛龍祥・雲瓷輝煌-張美雲法華鎏金個展】 以「美湛龍祥・雲瓷輝煌」為名,藝術家張美雲於光點藝術中心,舉辦法華彩陶瓷藝術個展。 在瓷器上以立粉技術勾勒輪廓的彩繪技術,古代明代時稱作「法華」。 法華彩的特色在於立體感與華麗感,呈現優雅的美感。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漢綠釉代表中國古代上釉燒製的基本能力,探討其出土地點和工藝特徵,並闡述土沁和水蝕對釉層的影響。
Thumbnail
*西晉,字巨源,與嵇康同為竹林七賢;嵇康與之絕交,遺託孤,巨源撫育° 高節難仰書讀古 淚面洗心清穢腑 何事堪求辱忍重 雲淡風輕冰心壺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描繪了王維在輞川閒居時所看到的秋景,以及他閒居生活中的安逸與樂趣。一幅秋日山水的畫面:山色蒼翠,秋水潺潺,動靜結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張白硯來到重慶衛,向門房守衛衛兵說明來意。  不久,便見到了駱進口中的姜百戶,姜雲集。  張白硯一見到姜雲集,便道:「師兄,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姜雲集道:「見到你甚好,師父近況如何?」  「師父還是老樣子。」張白硯笑笑的說。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豐享山川遊名勝 歷遍環宇千奇景 一筆書畫天地物 晚霞客來話不停 學庸96.05.24/13:23 作品號03-0419-03
Thumbnail
【美湛龍祥・雲瓷輝煌-張美雲法華鎏金個展】 以「美湛龍祥・雲瓷輝煌」為名,藝術家張美雲於光點藝術中心,舉辦法華彩陶瓷藝術個展。 在瓷器上以立粉技術勾勒輪廓的彩繪技術,古代明代時稱作「法華」。 法華彩的特色在於立體感與華麗感,呈現優雅的美感。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漢綠釉代表中國古代上釉燒製的基本能力,探討其出土地點和工藝特徵,並闡述土沁和水蝕對釉層的影響。
Thumbnail
*西晉,字巨源,與嵇康同為竹林七賢;嵇康與之絕交,遺託孤,巨源撫育° 高節難仰書讀古 淚面洗心清穢腑 何事堪求辱忍重 雲淡風輕冰心壺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描繪了王維在輞川閒居時所看到的秋景,以及他閒居生活中的安逸與樂趣。一幅秋日山水的畫面:山色蒼翠,秋水潺潺,動靜結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張白硯來到重慶衛,向門房守衛衛兵說明來意。  不久,便見到了駱進口中的姜百戶,姜雲集。  張白硯一見到姜雲集,便道:「師兄,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姜雲集道:「見到你甚好,師父近況如何?」  「師父還是老樣子。」張白硯笑笑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