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6 您遇到周圍朋友需要介紹工作的年紀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其實這個年紀對我來說很菜,但遇到這樣的話題其實還是很尷尬。

提出這個話題的人,常是我們的父執輩,在業界可能有30年的資歷,但他對於自己小孩的期望是以我們為標準,甚至只要可以跟在我們的旁邊作助手也可以。

但我們目前在職場的定位是職責其實很多,但可以決定人事的權力很少;面對這些父執輩期待的眼神,我想起自己的過去。

我在專科時不愛唸書,只在大考時有所表現,因此在學校時,學業成績都在邊緣直,常常讓父親擔心而到學校。這樣的狀況起起伏伏多年,一直到大學的事件才讓我有所體認。只能慶幸自己面對這樣的挫折比較早,早點清醒。如果以現在的年紀,我想自己可以承受的挫折耐受度就很低了。

最近PPT常流行討論一個題目「以前在班上的最後一名現在如何?」,無論他們現在如何,都希望他們已經擺脫以前他人的傳統看法,走出自己的路。

一個以高雄前鎮漁港為母港的美式圍網船相關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