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人的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曉得大家聽說過這個故事沒有?

約翰福音六章22-35節

「第二日,站在海那邊的眾人,知道那裡沒有別的船,只有一艘小船,又知道耶穌沒有同祂的門徒上船,乃是門徒自己去的;然而有幾隻小船從提比哩亞來,靠近主祝謝後分餅給人吃的地方。眾人見耶穌和門徒,都不在那裡,就少了船,往迦百農去找耶穌。既找著了,就對祂說,拉比,是幾時到這裡來的?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著神蹟,乃是因著吃餅得飽。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眾人問祂說,我們當行什麼,才算作神的工呢?耶穌回答說,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他們又說,你行什麼神蹟,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你到底作什麼事呢?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如經上所寫的說,「祂從天上賜下糧給他們吃。」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的真糧賜給你們。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他們說,主阿,常將這糧賜給我們。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了,他的身體,祂的肉是可吃的,祂的血是可喝的,祂就是生命的糧,飢餓的人啊!趕快來吃主耶穌這活糧,就是接受祂的話,就得著祂的靈和祂的生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莫妮卡的沙龍
16會員
55內容數
台灣福音書房
莫妮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8
逼迫是一種受苦。然而試煉不僅僅是受苦,更是一種為著要試驗、察驗我們而臨到我們的苦難。我們可以用學校的期末考來說明。作學生的都知道,期末考實在是一種苦難、試煉,但是這種試煉實際上對學生是有幫助的。學校若沒有期末考,那麼學生在課業方面可能會掉以輕心。但是當他們知道期末考將到,就會極其殷勤、聚精會神來讀書
2023/11/28
逼迫是一種受苦。然而試煉不僅僅是受苦,更是一種為著要試驗、察驗我們而臨到我們的苦難。我們可以用學校的期末考來說明。作學生的都知道,期末考實在是一種苦難、試煉,但是這種試煉實際上對學生是有幫助的。學校若沒有期末考,那麼學生在課業方面可能會掉以輕心。但是當他們知道期末考將到,就會極其殷勤、聚精會神來讀書
2023/10/28
經節 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守望 內容 有一位聖徒曾説過幾句很好的話:「一個人愛主的心有多少,第一就看他在床和主中間的揀選。你愛你的床多,還是愛主多?愛床多;就多睡一點;愛主多,就早起一點。」這位聖徒到死,沒有一天是在五點以後起床的,幾十年都是這樣。 為
2023/10/28
經節 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守望 內容 有一位聖徒曾説過幾句很好的話:「一個人愛主的心有多少,第一就看他在床和主中間的揀選。你愛你的床多,還是愛主多?愛床多;就多睡一點;愛主多,就早起一點。」這位聖徒到死,沒有一天是在五點以後起床的,幾十年都是這樣。 為
2023/10/23
得勝者的意義是什麼?為了避免誤解,首先我們要清楚這些人不是一班非凡的、特別好的基督徒。他們不是個人比別人好,所以命定要得更大的榮耀。請記得,得勝者只不過是正常基督徒;而所有其他人在那個時後,都在正常以下。 在已過的永遠裏,神有個計畫,一個祂永不會放棄的設計。得勝者就是看見了那個設計,就靠著神的恩典
2023/10/23
得勝者的意義是什麼?為了避免誤解,首先我們要清楚這些人不是一班非凡的、特別好的基督徒。他們不是個人比別人好,所以命定要得更大的榮耀。請記得,得勝者只不過是正常基督徒;而所有其他人在那個時後,都在正常以下。 在已過的永遠裏,神有個計畫,一個祂永不會放棄的設計。得勝者就是看見了那個設計,就靠著神的恩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馬太福音14章中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並將其與現代基督徒的奉獻觀念相結合。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奉獻過程中的掙扎和成長,強調透過信心和奉獻,不僅能參與神的工作,還能體驗到神的祝福和財務的自由。這段經文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啟示在於,無論所擁有的多或少,願意拿出來的心意可以成就大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馬太福音14章中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並將其與現代基督徒的奉獻觀念相結合。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奉獻過程中的掙扎和成長,強調透過信心和奉獻,不僅能參與神的工作,還能體驗到神的祝福和財務的自由。這段經文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啟示在於,無論所擁有的多或少,願意拿出來的心意可以成就大事。
Thumbnail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約翰福音‬ ‭12‬:‭21‬) 我們願意見耶穌嗎?是因為祂使水變成酒?是因為祂使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明白世界的榮華富貴無法滿足人心?是祂使癱了38年的人起來行走?是祂在曠野餵飽5000人?是祂使瞎眼的得看見?是祂使死人復活?
Thumbnail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約翰福音‬ ‭12‬:‭21‬) 我們願意見耶穌嗎?是因為祂使水變成酒?是因為祂使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明白世界的榮華富貴無法滿足人心?是祂使癱了38年的人起來行走?是祂在曠野餵飽5000人?是祂使瞎眼的得看見?是祂使死人復活?
Thumbnail
在聖經中,有一個故事講述有一個人被鬼附的,故事紀錄在馬可福音5章1-20節,請讀以下內容 『他們(指耶穌跟門徒)來到海的對岸,格拉森人的地方。』可五1 『耶穌一下船,立即有一個污靈附著的人,從墳塋裏出來迎著祂。』可五2 『那人經常以墳塋為住處;再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鐵鍊也不能;』可五3 『
Thumbnail
在聖經中,有一個故事講述有一個人被鬼附的,故事紀錄在馬可福音5章1-20節,請讀以下內容 『他們(指耶穌跟門徒)來到海的對岸,格拉森人的地方。』可五1 『耶穌一下船,立即有一個污靈附著的人,從墳塋裏出來迎著祂。』可五2 『那人經常以墳塋為住處;再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鐵鍊也不能;』可五3 『
Thumbnail
前一陣子查經小組正好討論到約翰福音第七章,而有個橋段一直讓我覺得怪怪的,因為第七章開頭是耶穌的兄弟要耶穌往南方猶太地去宣教,但耶穌在第6節直接回答時間還沒到,給予拒絕。 可是到了第10節卻紀錄耶穌跑去耶路撒冷了,還註明是偷偷去的,因為祂知道法利賽人打算殺祂,但上耶路撒冷過節是猶太男性的義務,所以祂
Thumbnail
前一陣子查經小組正好討論到約翰福音第七章,而有個橋段一直讓我覺得怪怪的,因為第七章開頭是耶穌的兄弟要耶穌往南方猶太地去宣教,但耶穌在第6節直接回答時間還沒到,給予拒絕。 可是到了第10節卻紀錄耶穌跑去耶路撒冷了,還註明是偷偷去的,因為祂知道法利賽人打算殺祂,但上耶路撒冷過節是猶太男性的義務,所以祂
Thumbnail
我們蒙召成為基督徒,在傳福音的過程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保羅自從赴大馬色路上遇到耶穌,定意要接下傳福音給外邦人的使命,此後就持續遭遇重重挫折和艱難。保羅為了完成神賦予的使命,就算面臨生死存亡關頭,都沒有動搖意志。
Thumbnail
我們蒙召成為基督徒,在傳福音的過程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保羅自從赴大馬色路上遇到耶穌,定意要接下傳福音給外邦人的使命,此後就持續遭遇重重挫折和艱難。保羅為了完成神賦予的使命,就算面臨生死存亡關頭,都沒有動搖意志。
Thumbnail
平安,歡迎閱讀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會提到的內容是關於在聖經路加福音裡的一個小故事,故事有兩位主角叫做西門,耶穌, 故事開始 西門是一位漁夫,工作是補魚,他剛忙完一整晚的補魚工作,結果一條魚也沒有,他覺得運氣很背,身體也很累了,打算整理整理就回家睡覺,晚上再來試試 就在這個時候,西門看到耶穌從遠遠
Thumbnail
平安,歡迎閱讀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會提到的內容是關於在聖經路加福音裡的一個小故事,故事有兩位主角叫做西門,耶穌, 故事開始 西門是一位漁夫,工作是補魚,他剛忙完一整晚的補魚工作,結果一條魚也沒有,他覺得運氣很背,身體也很累了,打算整理整理就回家睡覺,晚上再來試試 就在這個時候,西門看到耶穌從遠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