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龜孫子兵法:馬的伐柯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講到柯文哲之前,我們先來上點課。世界銀行的官方資料顯示,2018 年全球到達 GDP 85 萬億美金,美國佔有 1/4,20 萬億美金,是人類史上第一個達到這個規模的國家。世界銀行的公開數據最早可以回溯到 1960 年,當時全球 GDP 有 1.3 萬億美金,美國擁有 5433 億美金,佔全世界的一半。

美國強大的經濟力,是戰後全球秩序的基礎與保證。

但經濟力量只是國力的一項指標,更關鍵的是軍事宰制力量(注意宰制這兩個字)。一直到 1941 年以前,美國的軍事力量都還比不上歐洲強國。主因是美國的孤立主義,導致美國備戰嚴重不足。所幸美國當時出現一批極優秀的國家安全菁英,不僅徹底動員了美國的工業能量,在「戰略轟炸」與「航母」等新式軍事發展上搶得優先,對英蘇的外交準備也著力甚深,才成功扭轉戰局。

從小羅斯福到杜魯門時代,美國針對戰後秩序不停地深思,最終拒絕了孤立主義的方案,擔負起全球秩序管理者的責任。一般人並不知道美國到底做了什麼,美國到底有多強大。事實上直到現在,美國的軍費支出常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美國的軍費比第 2-20 名的總和還多。別忘了,美國的軍費不若中國有大量貪污跟紅包費用,而且美國的科技比其他國家強太多。

(延伸閱讀:[情報] 二次大戰美日航空母艦建造數

軍事力仰仗經濟力,經濟力的決勝關鍵,在於體制的開放程度、創造力,以及自我修正的能力。也就是說,惟有良善的政治發展,才能保證良善、可持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每一個時代的人類,總是質疑政治令人類陷入危機,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們追求更良善的政治、追尋不斷修正進化的民主自由。這是美國的立國精神,也是全球民主社會的共識。蔡英文總統在范琪斐女士的訪談中,就曾對「民主要接受挑戰,變得更好」這件事,有深入淺出的闡述。

為什麼講柯文哲之前,要先講美國與蔡總統呢?除了提醒大家關注蔡總統的出訪,也是為了讓大家對美國的強大有初步認識。柯文哲對台灣最巨大的傷害有二:一是濫用自由,用謊言與煽動言論妨礙民主。二是妄稱高智商,實際上除了葉克膜跟宮鬥術以外,所有領域他都不懂,而且喜於摧殘專業。

柯文哲很常說:尊重專業,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要建立SOP。柯文哲做到了嗎?他有,但都是「小惠」而不見「大義」。柯文哲的崛起,年輕幕僚的包裝功不可沒,他對於幕僚建議相當尊重,但前提是「對柯文哲有利」。後來柯文哲開始想要踰矩碰觸兩岸議題,狼子野心越來越大想當總統,他就放任蔡璧如鬥走了一堆不聽話的幕僚。

結果柯用了誰?他用了一堆新黨好朋友。王炳忠可悲愚蠢的三角形戰略,柯陣營當作寶貝;蔡總統在談國際局勢,柯文哲鬼扯上兵伐謀。當全世界的安全專家、外交人員、經濟分析師各領域都在審慎評估美中變化,柯文哲卻只會說上兵伐謀。伐您師尊。柯文哲總是濫用自由夸夸其談,交錯運用謊言與漂亮話,並且透過包裝,操作台灣人對高智商醫師的錯誤印象,將之轉化為個人崇拜。

柯陣營的投機小聰明,一直認為可以不斷短線操作,直到成為總統。他們認為小聰明可以贏過兩大黨的長時間累積,甚至可以騙過北京與華府。記不記得柯文哲是怎麼說的?台灣是搶匪、中國是警察、美國是銀行。所以在柯文哲的世界觀,現在是銀行開門邀請搶匪來坐坐,還提供超級武器,給搶匪用來防禦警察?

噢,可能對柯文哲來說,全新訂製的美軍現役武器,只不過是「破銅爛鐵」或「很貴的扁鑽」吧。

研讀前面五篇柯學論文的讀者,已經能掌握柯文哲路線的虛實。國民黨初選民調開跑前,李縉穎推出的民調,就是為了新的變局見縫插針。原本對柯文哲來說,韓國瑜落馬,柯可以接收「旺中、妙天、張家農會」的資源,並且讓郭台銘去鞏固反韓菁英藍的票(菁英藍不少是保守理性,遇到韓會考慮投英),柯文哲就能通吃淺藍淺綠與中間選民,屆時以少少資源與微幅差距勝出。

可惜柯文哲這輪算計,已被鋼鐵韓流給徹底沖垮。我們可以一起嘲笑他。

國民黨初選民調各陣營都有監聽人,而且除了正式民調以外,其他單位也會同時運作模擬民調,因此各方勢力在民調第二天,就已經確信韓國瑜將會勝出。我們可以看見郭台銘氣急敗壞上火線開罵,柯文哲也發動龜孫子兵法,他們都開始盤算下一步的劇本該怎麼安排。

先講郭台銘的可能路線:

1. 堅持聲勢,等待換柱?

這個方案底線是 11 月以前,但如果過了 9 月都還沒換人,要徵集連署書脫黨獨立參選就會很難。

2. 脫黨獨立,亂中取勝?

這個方案現在就可以做,問題是連初選都打不贏鋼鐵韓粉,怎麼能在四腳督之中取勝?

3. 吞朱聯柯,三足鼎立?

這個方案最有勝算,因此也已經著手進行,但成功機率不高。

郭董推尊朱保郭,但朱立倫不能退,一退政治生命將會完蛋。而柯文哲也不會退,因為柯文哲極端自大,不甘屈居人後。有媒體傳出郭守正接觸柯陣營的風聲,這件事情未被證實,而且大概會不了了之。

但筆者認為,「郭柯再接觸」應該有發生。之前郭柯陣營已經接觸,所以才有李縉穎藍底鑲白旗的謬論。現在郭台銘放話要推出「第三勢力」,雖然郭董說不是要組黨,但顯然就是做球,讓願意結盟的人上門來談條件。有意願上門的人很多,因為立委與媒體各有盤算,但總統層級只可能是柯。

以柯陣營的投機性格來看,當然不會只有一手策略,另一方面柯文哲緊急修復與綠營的關係,就是希望繼續詐騙泛綠選民,諸如:與民進黨沒心結啊、潘孟安招待的午餐很好吃啊、不要一竿子打翻新潮流⋯⋯反反覆覆的柯檳榔話術,相信讀者們對龜孫子兵法都已經很熟,筆者不用詳加敘述。

柯文哲對綠營示好的同時,還放消息說可不可以當行政院長,相當符合他無恥貪婪、目空一切的性格,民進黨當然不甩他。柯已經毀掉綠營的信任,也失去重新取代韓流的最佳機會,註定在戰場上面對兩大黨的夾殺。現在可能讓柯大突破的方案,只剩下輸家摻在一起,做成威權老男人檳榔果凍。可是郭柯兩位大爺脾氣那麼臭,絕對不肯乖乖當小弟的。即使郭柯真的聯手,肯定也會失敗破局。

讀到這裡一定有讀者會問,為什麼筆者的討論都是用「選到底」為前提,郭、柯難道不可能退選嗎?不可能。郭董是個很脾氣很硬直的人,看看這兩天媒體畫面上,郭董的臉寫著「絕對不可能吞下去」,他哪可能退選?另外從娛樂經紀業界聽到消息,郭董「現在」都還在撒錢找廣告演員,這樣像是要退選嗎?

另一邊的柯文哲,也不會退選。只要柯文哲維持聲勢,就能保住新黨與親民黨的資源,甚至是讓日暮楚瑜直接用親民黨搞定提名的問題。然而柯選擇自己連署的機率較大,一旦掛上政黨戰袍,年輕人支持率會繼續下探,白色力量會崩盤。

我們可以預期接下來的局勢會是(準)四腳督。初選結束後,兩大黨的影響就會上升。有媒體報導,吳敦義已經跟韓國瑜談妥「取消總統兼任黨主席」跟「中常委延選」,就看這個消息會不會在月底的國民黨全代會實現。但是民進黨黨機器持續迷航中。卓榮泰不像吳敦義有手腕、輩份、人情可以壓陣,更糟的是羅文嘉持續把一些爭議巨大、戰力問號的青年拉進民進黨。

因此,請台派不要樂觀,戰局走向四腳督很好,但明年還是很危險。

柯文哲從去年跨縣市輔選開始,就已經在佈局陸軍,今年初兩黨混亂中,柯文哲持續全國跑透透,都是為了請託各地樁腳幫忙募集連署書。柯文哲不只持續徵集連署書,甚至現在還有幕僚發文批評,柯市府已經無心市政,開始進入最後一年任期的模式。

八月宣布參選的消息,筆者很久以前就已經聽聞,但因為柯陣營太愛炒短線,所以筆者只是放在心裡。如今兩大黨開始各自歸隊,很快又必須繳出連署書,柯文哲的野心與佈局也必須明朗化。兩大黨很清楚、地方樁腳很清楚、媒體很清楚。只有傻到底的柯粉,才會到處發誓阿北不會選總統。

這些天真善良的政治小白兔,很快就會被柯文哲煮來吃。

希望爐火燒起來之前,有更多小白兔能夠逃出生天。


原文發表於2019年7月13日 原文傳送門

這個專題收錄了所有恕我的重要公開評論,也是為韓流出現以後的台灣政治留下一段側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