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阿彌陀佛聖誕誦淨土五經|參加慶祝阿彌陀佛聖誕九日祈願大法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慶祝阿彌陀佛聖誕,線上誦淨土五經

觀音山於12月23日~12月31日舉辦「第一屆 佛王誓約九日祈願大法會」,12月31日法會圓滿日,恭請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主法總迴向。法會禮請臺灣薩迦寺僧團修持金剛乘阿彌陀佛本尊殊勝密法的同時,十方善信法友線上同步恭誦淨土五經,在顯、密佛法加持下,建立雙重功德迴向除障與超渡對象,功德無量。

raw-image

何謂淨土?

淨土是指清淨國土、莊嚴剎土,是清淨功德所莊嚴的處所。

西方淨土思想是依據佛陀在耆闍崛山所說《無量壽經》、王舍城所說《觀無量壽佛經》、祇樹給孤獨園所說《阿彌陀經》等三經而來,因此,以上三經稱為淨土三經,皆由偉大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

淨土五經含哪些經典?

淨土五經為:《佛說阿彌陀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成就莊嚴淨土;《佛說阿彌陀經》勸進眾生持誦彼佛名號,求生莊嚴淨土;《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陀示現西方極樂淨土,廣說觀想念佛的十六觀行、往生淨土當修淨業三福。

raw-image

阿彌陀佛聖誕之由來

史書記載,永明延壽禪師應為阿彌陀佛之化身。有一則名聞遐邇的故事,永明延壽禪師在未出家前,曾做掌管國政稅務的出納,祂經常將國庫的錢拿來放生,後來有人告發,大師全無抵賴,和盤托出,被判處死刑。臨刑前大師全然無懼,從容地說:「以我一人之命,來換千千萬萬條生命真是太值得了!」監斬官覺察其非等閒之輩,於是稟奏皇帝,之後皇帝召見大師,成全了祂出家的心願。大師超於常人的行持,正是佛菩薩的慈悲示現。

在禪師成為國師之後,一次,皇帝舉辦無遮大會,敬邀十方眾僧前來應供,皇帝在會後詢問禪師:「今日有無聖人前來應供?」禪師回答:「那一位長耳和尚就是定光古佛。」皇上趕忙派人以大禮恭請長耳和尚接受供養。沒想到長耳和尚不願赴會,只長嘆了一句:「彌陀饒舌阿!」就坐化了。當然,永明延壽大師也隨之圓寂。

這是阿彌陀佛示現作永明延壽大師的一段公案,後世便把大師的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定為阿彌陀佛的吉祥聖誕日。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由來

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圓滿四十八大悲宏誓願,成就莊嚴西方極樂世界,廣設善巧方便接引四生六道有情眾生,為遍虛空法界最殊勝且最易得生之淨土,具足要件必定能往生無疑。

在往昔無量劫以前,世自在王佛住世期間,當時的國王被人民尊稱為:世饒王。世饒王崇信佛法,禮敬出家人,時常恭請世自在王佛陞座說法,爾後,因緣成熟之際,為追求無上解脫道,捨棄王位,割髮出家,法號「法藏」。

法藏比丘高才勇哲,慈悲與智慧兼具。一日,法藏比丘請示世自在王佛:「我想成為一位功德智慧具足、慈悲與諸佛無二的佛,救度眾生脫離生死輪迴苦海;同時希望將來能夠創造一處最莊嚴美好、超越諸佛剎土的淨土,願十方眾生都能投生我國,此處不聞苦聲,但受諸樂。可否請您為我宣說,諸佛乃是如何修行而能成就淨土?」

raw-image

世自在王佛為法藏比丘的發心感到歡喜,於是為法藏比丘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的境界,包括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等等;同時以不可思議自在的神力,將所說的諸佛剎土,一一展現在法藏比丘的面前。法藏比丘看了這種種勝妙淨土,更加堅定自己的願力。之後,法藏比丘依照所發下的四十八大願,經過無量劫,廣植積累菩薩無量德行,終於證悟佛果,名號為「阿彌陀佛」,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佛國淨土就稱為「極樂世界」,超勝獨妙,勝過一切佛國淨土。

《佛說無量壽經》云:

「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法藏比丘成為阿彌陀佛,至今已經有十劫之久,祂的佛國淨土就在距離娑婆世界十萬億國土之外的西方。這是所有修學佛法的人心之所向。釋迦牟尼佛曾開示:「阿彌陀佛仍在極樂世界說法,接引著無數眾生,前往西方清淨國土。」


  • 慶讚佛中之王 阿彌陀佛聖誕──觀音山 第一屆 佛王誓約九日祈願大法會12月23日~31日
    ✦ 我要參加 ▸ https://www.fazang.org/amitabha
  • 12月17日 恭請慈悲上師 龍德嚴淨仁波切主法《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阿彌陀佛本尊灌頂》



文章擷取自 觀音山 吉祥洲 及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5會員
97內容數
農曆七月,為什麼民間稱為鬼月,而佛教稱為佛門教孝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