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共生〕-【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說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連結自然、回到土地生活,你將找到生命的答案!
raw-image

人類正面臨關鍵的抉擇點,無情的極端災難正提醒我們該轉變… 回到土地,自給自足生活,自耕食、自造屋,不再被很貴的房子綁架,成為屋奴,不用再為糊一口飯終日被壓榨身心及時間的工作綁架,也不再被無意義的消費潮流牽著鼻子走,庸庸碌碌地活著,試試另一種生活方式吧~

大自然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不必活在人造匱乏裡失去自由,找回永續生活的能力,拿回生命及生活的自主權,找回身而為人的價值及驕傲! 我們是地球的孩子,與萬物共享這個美麗的家園——我們唯一的家園!

【地球花園計畫】為探索人類永續未來的根本解,並創造可複製的模式讓地球花園自給自足家園遍地開花,規劃〔聚落共生〕模式:【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將回到土地自給自足集村生活及未來永續住居生活的樣貌展現出來,引發人們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思考如何在生活與生態之間找到和諧共生的方法。

這是否是人類永續未來的解方之一呢? 只有實際去做了才知道!不做,永遠也不知道答案。

那麼,就從我們開始,開闢這條路吧!攜手合作創造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地球共好生活吧!

■關於集村生活目的及效益

1.反璞歸真的自然生活

大自然是豐盛的,回到土地自耕食、自造屋、過生活,可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及浪費,以及對金錢的依賴,身心靈也會受到大自然的照顧和滋養,活出「天地人合」的自然生命狀態。 

2.韌性抗災的生活能力

集村生態生活可提供社群自給自足的安全糧食、自主能源、水資源循環等等生活之基本需要,共耕共工照顧土地、分享豐盛照顧更多人,創造互助合作之群體,提升韌性抗災能力以因應未來風險挑戰。 

3.合作共好的新遊戲

創新 生活/生態生產/經濟 模式,以社群共同創收及「內循環供需經濟」取代競爭掠奪型態的「市場經濟」模式,建構社群互助共好的生活支持系統,讓生命自由、健康,使群體活出幸福美好的生活,成為可複製及擴散的示範模式(燈塔)。

■【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規劃與執行

回到土地的生活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當前需要先透過一些成功的示範區以及發展出支持系統,讓大家可以在社群力量的協作中勇敢地去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因此,將以【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選定『地球花園-方舟基地』做為〔聚落共生〕經濟模式、永續住居模組和永續人才培育基地之示範基地,以及『地球花園-聚落基地』作為集村共生模式示範基地。

raw-image


(一)〔地球花園-方舟基地〕

《生活聚落實驗基地》+《永續生活住居展區》展現回到土地自給自足集村生活及未來永續住居的生活模式樣貌,目標是成為接引大眾進入永續生活的入口站,並發展課程、觀光導覽及接案工程等建立生態村經濟模式,為後續【地球花園計畫】籌措經費,此基地亦為〔地球花園學校〕/〔防災永續教育基地〕永續人才培育基地聚落培力工作站,培訓永續家園專業人才,以及讓想回土地共生的人們可以在此體驗與學習相關知識技能,做為自給自足家園聚落/集村生活的預備練習基地。

■建設規劃:

raw-image

「建設期」以〔地球花園行動〕帶動專業者及志願者共工共學協力場地建設,開辦自力造屋、自耕自食及永續生活設計及應用相關課程,提升參與者永續生活實作技能,並將實作過程及成果以影音、操作手冊等方式紀錄編著成教材,透過〔地球花園合作平台〕共享知識、資源及人力,將有助於讓各基地快速進入自給自足家園聚落,能幫助及照顧更多人。

「營運期」初期先鋒團隊進駐生活成為村民共同經營,呈現永續住居生活型態示範,以課程活動/觀光導覽/友善產品/住宿體驗等引領大眾入門永續生活及環境保護,思考未來生活及永續發展——永續未來的轉機是越多人有意識參與改變,同時建立可複製之生態村經濟模式。

(1)〔團隊生活空間〕

以方舟基地空間劃微型聚落示範,初期為團隊進駐夥伴之居住生活區,未來成為培訓人員暫住體驗聚落生活的空間及社群學習集村生活模式的體驗基地。

★〔小屋森活〕模組:自建居住空間及永續生活系統3~4組,每組100~150坪。

★〔車屋森活〕模組:改造2個車屋成為自給自足循環生活場域單元示範。


(2)〔聚落集會所〕

■『集會所』:聚落的公用空間,提供集會交流、課程活動、物品交流、訪客住宿、共煮共食、共工共學和共享共樂...等功能使用。

■『生態教室』:推廣各種永續及身心靈健康課程活動,教導民眾永續生活實作能力及身心平衡安頓。

■『自然廚房』:販售/教學友善環境的健康料理,推廣在地產消及低碳飲食理念及烹煮方法,也可結合周邊居民一起共煮共食,發展社群關係連結。

■『生活小舖』:陳列販售各種友善環境的食品及生活用品,主要以生態聚落或光點及小農自種自製的產品為主,強調社群合作經濟之產品。

■『學員住宿』:提供換工或課程活動學員通鋪住宿。

■『青年培力工作站』:與在地政府合作推動青年返鄉創新鄉村計畫。


(3)〔小屋森活〕

以手作自然家屋結合自給自足循環生活場域的單元示範,以自然素材、永續工法來搭建,並配備永續生活系統設計,如綠屋頂、雨水收集系統、飲食花園、中水回收處理、生態廁所、黑水處理系統及生態池...等,示範一種永續循環、與自然平衡共生的住居生活方式。

raw-image

協力造屋,是地球花園計畫很重要的項目,以社群協力的方式互助完成低成本的人房子,不僅能重拾人類原本應有的蓋房子的能力,同時在過程中更是凝聚人們一起互助共好,創造更多可能性及美好!

(4)〔多元生態生產系統〕

營造出生物多樣性、豐富多元的水陸棲地耕種系統,包含生態池、食物森林、飲食花園及動物系統,示範以生態友善、低度維管的方式來生產聚落所需要的糧食以及自然材料,能依據四季更迭而生長出不同的面貌,同時也作為社群共耕練習的生產區域。



raw-image

園區展現〔車屋森活〕〔小屋森活〕兩種永續住居模組示範,不論住宅是用哪一種形式,重點是要發展出如何永續生活以及社群共生的模式,經由這些示範,同時可清楚地描繪一個未來生態村生活的樣貌——人類未來的生活,借此激發大眾的創造力及想像,鼓勵人們勇敢追尋回到土地的生活,如此才可以一起走進下一個階段,邁向自給自足的家園聚落。

raw-image
raw-image


(二)〔地球花園-聚落基地〕

由志同道合的人們一起集村共生的模式,共同發展在地 生態與生產、生活與生計、友善環境供需經濟,小而美、安居樂業的現代桃花源。

隨著發展,集村聚落在食、衣、住、水資源及能源、醫療及教育等方面應盡可能自給自足,除了增加因應災難的韌性之外,同時也要成為燈塔示範引導大眾及週圍的居民跟上這個模式。

raw-image


■發展模式

藉由地球花園計畫吸引移居之新村民(地球花園團隊)落地生活,與新港在地原村民一起進行地方再造,落實生態/生產/生活/生命四生發展活化鄉村,從恢復生態環境及自給自足能力到創造在地產業及合作供需經濟,使農村再造轉型成為生態生活村,以農/食/住/活/產/學等六面向為年輕人回鄉準備好發展環境及就業條件,為銀髮族創造在地安老生活,也為農村老化及社會及經濟問題提供解方,共創現代桃花源示範以及地方創生新典範!

【現代桃花源經營項目】生態社區/生態產業/生態教育

raw-image



(一)生態生活

(1)共生社群營造 1.青年駐村生活/在地農村特色文化創新 2.青銀共創/老幼共學/弱勢扶助 3.社區集會所/共享廚房/工作站/關懷據點 4.生活支持社群:內循環供需鏈/生活互助 (2)生態環境營造 1.水、風、林、田環境之生態循環及生物多樣性 2.家戶地球花園/可食地景/食物森林 3.家戶水循環系統(中水、雨水) 4.零廢棄回收再生系統 •居家堆肥/社區堆肥 •維修站 •二手商店/免費物品交流

(二)生態產業

(1)生態農食 1.農產/加工品 2.餐飲/食療:自然餐廳/食療課程/飲食文化課程活動 (2)生態住活 1.永續設計規劃案 •小屋森活:自然建築+生活系統 •永續生活系統 •糧食系統/飲食花園/食物森林/建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 •水循環系統(中水/雨水/生態池) •在地能源系統:爐灶/窯,太陽能/小型風電/小水力發電 2.生活日用品:草木用品/清潔用品/手工家具/綠手作生活用品/自然素材創作 (3)養生樂活 1.健康:身心靈/養生/療癒 課程及產品 2.文藝 •藝術文化課程及產品 •音樂會/慶典活動 3.旅宿/導覽 •生態遊程/文化觀光 •生活體驗-民宿/Long stay 4.生活市集:小農產品/二手交流/環境友善產品/免廢品商店 (4)青年創業:青創小鋪/工作室/半農半X

(三)生態教育

(1)地球園丁培訓課程 1.未來發展 ◆派駐計畫 •校園-碳耕/食農教育 •企業-ESG永續發展規劃 •社區-生活轉型輔導 •活動講師-課程工作坊 ◆專業者團隊:複製及擴散地球花園模式(以合作接案方式) ◆綠色戰士:任務徵召組成國際/國內災後救援團隊支援重建工作(以企業贊助方式) 2.培訓項目 ◆永續生活知識技能 ◆身心靈成長 (2)親子共學團 1.華德福幼兒園 2.自然生活學校(混齡) (3)生態生活研學 1.地球花園行動:環境改造/種植綠化/自然建築/永續生活系統 2.生活自造者課程(手作/木工/釀造發酵/植栽/裁縫/染布/編織/自然纖維應用) 3.換工•學生活體驗 4.講座/讀書會/研討會/工作坊 5.參訪交流

■建設規劃

初始聚落成員需經過建設〔地球花園-方舟基地〕之相處磨合及俱足相關永續生活實作能力,並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公天下之心,經獲得在地夥伴認同之後,媒合適合空間或土地,初期須自行承擔生活所需開銷,如承租或自建居住空間、交通往返、生活用品及食物,並積極參與集村建設與共生勞務、在地生產及生態恢復,並在過程中發展共同創收模式,共同建立經濟生計穩定及和諧的共生關係,以社區合作社方式共同經營發展聚落之生產生計,達成地球花園自給自足家園及社群合作供需經濟模式。

「建設期」以〔地球花園行動〕帶動專業者及志願者共工共學協力場地建設,透過〔地球花園合作平台〕共享知識、資源及人力,開放給其它光點基地共學,互助共享達成朝向自給自足家園聚落發展的目標。 「營運期」聚落成員共同經營,呈現自給自足聚落型態示範,以課程活動/觀光導覽/友善產品/住宿體驗 等引領大眾入門永續生活及環境保護,並發展聚落經濟及永續生活文化。

raw-image


(1)〔村民生活空間〕

以方舟基地周邊土地及空間規劃聚落居住生活區。

★〔小屋森活〕模組:每戶100~150坪,依人口數調整,自建居住空間及永續生活系統。

★〔老屋改造〕模組:取得閒置老屋改造整理,加強永續生活系統設計,規劃水、能源及食物系統。

(2)〔社區集會所〕

■『集會所』:社區的公用空間,提供集會交流、課程活動、物品交流、訪客住宿、共煮共食、共工共學和共享共樂...等功能使用。 ■『社區教室』:推廣各種永續及身心靈健康課程活動,教導民眾永續生活實作能力及身心平衡安頓。 ■『自然廚房』:對外販售/教學友善環境的健康料理,推廣在地產消及低碳飲食理念及烹煮方法,也可結合周邊居民一起共煮共食,發展社群關係連結。 ■『生活小舖』:陳列販售各種友善環境的食品及生活用品,主要以生態聚落或光點及小農自種自製的產品為主,強調社群合作經濟之產品,同時提供二手交流、轉廢創作等循環再生之交流。

■『社區工作站』:結合周邊居民共工生產、共同創收,一起發展社區經濟。

■『青年培力工作站』:與在地政府合作推動青年返鄉創新鄉村計畫。

(3)〔訪客住宿區〕

聚落集村的營收項目還包含訪客住宿體驗,搭建房客住宿區,或可利用聚落成員的閒置房間,或承租整理臨近區域之閒置空屋,增加永續生活的系統設計及飲食花園增加生活的機能,以特色小屋/車屋/老屋經營訪客住宿體驗生態村的生活,來增加聚落的收入,同時也可以達到教育和宣傳理念的效果。村民也可提供空房間由社區合作社改造及經營生態村生活住宿體驗方案(長住或日租)。

(4)〔共耕生產區〕

整合周邊農田及土地,整體規劃生態生產計畫以及景觀設計,美化鄉村景色並達到土地最好利用及多元產出,發展相關產業鏈帶動地方經濟共榮,成為聚落之共生基礎。

聚落集村最重要的是需建立共耕生產、自給自足的糧食系統,以多元生態生產的設計來創造多樣化的生產以及生態,滿足聚落成員在糧食及生活用品原料的需求,並將多餘的對外販售創收。集村家園的協力共耕合作農場以及社群合作供需經濟模式,是建立在生態永續及社群互助的基礎上的新系統,讓經濟與環境雙贏,並讓所有參與者一起共好。


■【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發展階段

為完成【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必須匯聚各地的靈魂家人們一起共同創造,一起為人類舖一條可行的路,通往現代桃花源和永續的未來!

raw-image


【地球花園計畫】要創造的是一個新系統,目前慢慢地在構建這一條路,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以及持續不斷的努力!

短期:徵召先鋒團隊進駐建設〔方舟基地〕,研發車屋及小屋,籌組協會及建置網站。

■中期:建設以及營運〔方舟基地〕及〔地球花園學校〕培訓更多的永續人才。

■長期:建設及營運〔地球花園聚落〕,並發起自給自足家園社會運動來推動修法,訴求嚮往回到土地生活的人都可以回到土地上集村生活,讓政府及大眾知道,當更多人有機會回到土地上生活時,人們會扎下根來好好地照顧土地,農地經營模式及農耕方式也可以更永續環保,讓許多因老農無力耕作而荒蕪的農田,恢復成更具生機及生產力的良田,恢復自然的生態系統及產出多樣化的糧食,穩固未來糧食安全,這對於環境和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會很有幫助,而集村生活也提供一個社會安全網絡,來解決老齡化及少子化的社會問題,同時也紓解過度都市化帶來的緊張壓力,讓年輕人可以回到鄉村創造鄉村的價值與產值,而年輕人想回去務農也不需要被整個市場的經濟模式綁架,辛苦維生。

另外,因應極端氣候災難增加的未來,將來也會成立綠色戰士災後重建團隊,協助協助各地災區朝向與自然平衡發展的模式重建生活、生產及生態。

raw-image


■【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合作方案

當示範模式出來的時候,可以透過不同的合作方案複製模式,如果是裡念相同且願意無償提供土地的地主,地球花園可媒合能與地主契合共振的人與地主集村共生,複製【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的模式,讓更多自給自足家園聚落可以實現! 另外,如果地球花園社群有可耕作的農地,可透過合作〔培力工作站〕給返農的青年使用,作為入門學習的場域,以及增加社群的糧食供應。 如果有些地主是希望能夠出租土地給地球花園使用,可以合作社來承攬改造的工程建設,地主可與協會合作經營〔車屋森活〕集村,以會員制出租居住的單元,讓異溫層的大眾可以體驗到地球花園的生活,讓更多人願意開始嚮往生態永續的生活模式!

raw-image


■關於集村的困難與解套方案

為因應當前挑戰及轉變未來危機,發展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模式勢在必行! 但許多嚮往回到土地生活的人們,礙於經濟、生計、土地法規、無實質生存及生活技能...等等因素,不得其門而入,依舊受困於現行系統無法實現,需找尋可行的解套方案:

1.農地及建築法規限制

為合法使用土地搭建居所,需勞民傷財曠日費時申請及應對檢查,才能有居住空間能生活及照顧土地,否則面臨罰則,使土地進駐利用困難、令人卻步,導致很多土地荒廢無人可使用。

★解套方案:

以車屋或小屋森活的方式來進行集村,車屋可預先改造,只需要拖運至土地即可成為居住生活空間,減少建設住所之成本及時間,且非固定建築可避免破壞土地及因應法規限制,讓人們可以快速容易進到土地發展生態生產之生活模式。

  2.無居住空間使人力缺乏、建設緩慢且成本高

想自給自足生活,但沒有能居住的空間,增加建設期往返交通成本及時間,和種植照顧的困難,也無法提供留宿空間給協助人力暫居,面對大片土地孤立無援,協助人力缺乏使得建設成本及困難增加,只能花錢請人施工,如果沒有足夠資金,建設時間越久越容易撐不下去。

★解套方案:

車屋或小屋森活搭建容易,可成為「工務所」提供建設人員暫居空間,解決建設人力留宿問題,以〔地球花園行動〕帶動專業者及志願者協力場地建設,每次行動可有效節省時間及成本,協助讓各基地快速進入自給自足家園共生模式,解放建設的時間精力可以去幫助別的基地,各基地早日進入自給自足模式,未來能幫助及照顧更多人。並以《地球花園學校》舉辦建設培力課程,提升參與者永續生活實作技能,以〔地球花園合作平台〕共享知識、資源及人力,形成互助系統。

3.沒有成功模式可依循參考

以上2點使得人們無法集村自給自足及共同創收,使得多數人無法擺脫生計需要離開現行工作及經濟系統,同時因為沒有集村成功模式可依循參考,使人更無法跨越障礙和恐懼而回到土地生活。

★解套方案:

以『地球花園-方舟基地』及『地球花園-聚落基地』示範【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以車屋或小屋森活集村共生模式突破集村困難,創造可複製之共生聚落模式,並以《地球花園學校》專業課程及〔地球花園行動〕共工共學活動,開放大眾參與永續生活示範基地的建造,學習自建家園之實作能力,並凝聚共同理想者成為地球花園社群,有效整合土地、人力及資源,複製擴散集村模式、互助共享協力完成各地自給自足家園夢想。


raw-image

當第一個【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示範完成,它將是生活聚落X永續生活教育基地X明日農場 三合一實顯地,也是一個火爐,讓新地球家園的火炬在這裡點燃更多火種,擴散至各地燃起集體意識共創新地球共好文明!

raw-image


我們終將會明白,我們是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 在與大自然和諧的創造中生活,體會生命的存在與自然的恩賜,思考什麼才是對我們真正有意義,回到那個本來的你。


➡️ 地球花園計畫 簡介

➡️【地球花園計畫】

➡️〔地球花園•聚落共生〕-【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

➡️〔地球花園•都會共生〕-【都會共生實驗】 ➡️〔地球花園•光點共生〕-【光點共生】

raw-image


你必須教育你的下一代,他們腳下踩著的是祖輩們的灰燼,因此, 他們才會尊敬土地。 You must teach your children that the ground beneath their feet is the ashes of your grandfathers. So that they will respect the land, 告訴你的孩子們, 因為曾有著我們生命的存在,才使得大地更加地豐富。 tell your children that the earth is rich with the lives of our kin. 讓你們的孩子知道, 大地是我們的母親, 我們向來如此教育著我們的子孫。 Teach your children what we have taught our children, that the earth is our mother. 任何發生在大地上的, 必將同樣地降臨在祂的子民身上。 Whatever befalls the earth befalls the sons of the earth. 假如人類唾棄大地, 其實他們就是在唾棄自己。 If men spit upon the ground, they spit upon themselves. ( By. Native American Wisd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跟著Elsa走進地球花園
45會員
211內容數
地球,原初就是萬物共享的美麗家園,而大自然母親給予我們豐盛的一切,她一直在等待著人類找回生命的本質,回到土地共同創造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地球生活! 現在,是我們攜手合作重返新地球天堂的時候了! 歡迎跟著Elsa 走進地球花園,一起探索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生活,我們一起前往一個新的世界,開創新的生活模式!
2025/01/31
在這個複雜多變的時代,我們渴望回歸簡單自然、重拾獨立自主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並建立一個尊重自然法則、實現生態永續與社會公平的農耕生產模式。 透過社群的合作,人們、農作物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形成相互支援的生態網路,實現自耕自食、共耕共享、共同創收的發展模式,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來自土地的幸福與豐饒!
Thumbnail
2025/01/31
在這個複雜多變的時代,我們渴望回歸簡單自然、重拾獨立自主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並建立一個尊重自然法則、實現生態永續與社會公平的農耕生產模式。 透過社群的合作,人們、農作物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形成相互支援的生態網路,實現自耕自食、共耕共享、共同創收的發展模式,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來自土地的幸福與豐饒!
Thumbnail
2024/04/01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2024/04/01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2024/03/20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Thumbnail
2024/03/20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通過探索自然生活,我重新認識到生活的質量不僅僅關乎身體,也與心靈平衡和大自然和諧共處有關。從引入植物到家中到定期到公園散步,我感受到自然中的寧靜對心境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通過探索自然生活,我重新認識到生活的質量不僅僅關乎身體,也與心靈平衡和大自然和諧共處有關。從引入植物到家中到定期到公園散步,我感受到自然中的寧靜對心境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北歐國家自然景觀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生命力的感慨。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對旅行的嚮往和對自然的敬畏,展現了一種尋求純粹感受和心靈寧靜的渴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北歐國家自然景觀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生命力的感慨。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對旅行的嚮往和對自然的敬畏,展現了一種尋求純粹感受和心靈寧靜的渴望。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大自然真的是生生不息,人類只需要良好的照顧和適當的管理維護,會發現各種產出與需求剛好可以滿足,一切都沒有浪費和消耗,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讓大家感受和體驗到的地球花園的美好~大自然的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一定是會被好好照顧著的,只要我們能找回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Thumbnail
大自然真的是生生不息,人類只需要良好的照顧和適當的管理維護,會發現各種產出與需求剛好可以滿足,一切都沒有浪費和消耗,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讓大家感受和體驗到的地球花園的美好~大自然的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一定是會被好好照顧著的,只要我們能找回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Thumbnail
前陣子造訪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鮮豔的黃色和粉紅花叢,令人驚異大自然的色彩如此濃烈,跳脫框架和想像力的限制。
Thumbnail
前陣子造訪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鮮豔的黃色和粉紅花叢,令人驚異大自然的色彩如此濃烈,跳脫框架和想像力的限制。
Thumbnail
我們現在正透過 #生活支持社群 的實驗,在每次聚會共創豐盛美好的頻率,實驗到現在,真的發現大家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打開、能量也越來越擴展,使我們越來越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與美好! 當人們都開始 #活出人間天堂的精神,#動手創造共好生活的環境,這世界有一天就會真的成為 #地球花園人間天堂 !你相信嗎?
Thumbnail
我們現在正透過 #生活支持社群 的實驗,在每次聚會共創豐盛美好的頻率,實驗到現在,真的發現大家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打開、能量也越來越擴展,使我們越來越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與美好! 當人們都開始 #活出人間天堂的精神,#動手創造共好生活的環境,這世界有一天就會真的成為 #地球花園人間天堂 !你相信嗎?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連結自然、回到土地生活,你將找到生命的答案! 回到土地的生活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當前需要先透過一些成功的示範區以及發展出支持系統,讓大家可以在社群力量的協作中勇敢地去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
Thumbnail
連結自然、回到土地生活,你將找到生命的答案! 回到土地的生活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當前需要先透過一些成功的示範區以及發展出支持系統,讓大家可以在社群力量的協作中勇敢地去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
Thumbnail
每一次的 #地球花園行動,我們都能再次找回動手的能力,連結植物與自然,也與人們連結共同合作,我相信透過改造環境的行動,我們也改變了人心,我不在乎 #地球花園計畫 #創造人間天堂 這個大計畫是否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但每次有志一同的人們合作共創,無私為環境、為彼此付出行動,那樣的片刻~我們已在天堂!
Thumbnail
每一次的 #地球花園行動,我們都能再次找回動手的能力,連結植物與自然,也與人們連結共同合作,我相信透過改造環境的行動,我們也改變了人心,我不在乎 #地球花園計畫 #創造人間天堂 這個大計畫是否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但每次有志一同的人們合作共創,無私為環境、為彼此付出行動,那樣的片刻~我們已在天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