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國際志工經驗,讓我低潮、難過...一場『逆』文化衝擊的襲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You may not realize how much you have changed after being gone”
你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離開與出走,究竟有多大的改變。

當完國際志工回國後,剛開始興奮的返家之情褪後,迎來的卻是一陣無法排解的低潮?現在的我剛結束6個月的海外志工,從肯亞回到台灣,正經歷這來來回回的反覆情緒,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一起來認識「逆」文化衝擊吧!

剛從肯亞回到台灣,要習慣各種文化差異

剛從肯亞回到台灣,要習慣各種文化差異

原來回家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踏上一個新的國度,對大大小小的事情感到驚奇,新的文化衝擊讓你大開眼界,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但你知道嗎,當一段旅程結束之後,返家後還會經歷一段文化衝擊哦,甚至比去到一個新的地方更難適應!回到原本的生活,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充滿歸屬卻又有點格格不入的拉扯,這就是「逆」文化衝擊。

逆文化衝擊的好發對象

逆文化衝擊(Reverse Culture Shock),通常發生在出國求學交換的莘莘學子、在異國工作打拼的朋友以及深入異地的國際志工或宣教士等,尤其是在異鄉待上一段時間,沉浸在當地的文化環境之中,已習慣當地生活。返鄉後,發現隱微的文化差異,產生出心理或身體的不適應。

在肯亞,遇到人都要握手打招呼

在肯亞,遇到人都要握手打招呼

像是在日本待上一段時間的朋友,可能會對台灣的「守時」問題感到受不了;或在非洲、中南美洲、太平洋熱情的國度,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當靠近,就算萍水相逢也會打聲招呼問候,回到台灣後反而覺得相當不習慣。

而這些逆文化衝擊所經歷的,並不只有文化差異的不習慣,似乎適應一下就會好了。有時候從異地「回家」,也會有卡住或是產生低潮,往往讓人走不出去。

這次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國際志工」的返國經驗,不只因為我自己正在經歷,更因為從較為辛苦的地方,回到相對舒適的生活,有一種逃開與拋棄服務地的感受,不只與當地朋友之間的連結頓時消失,也無法被周遭親朋好友完全理解,那種衝突與矛盾的感受非常難以言喻。

回家後會發生什麼事?

每個人的逆文化衝擊經驗都不大相同,跟所處的環境、生活型態有關,但大多都會遵循著U型的曲線,剛開始是「返家蜜月期」,像是完成一件人生大事一般,有著如釋重負的滿足感,接著會陡然下坡進入「疏離過渡期」,對舊有生活產生疏離,並對異地生活感到思念,而最終將會「回歸」到原本的社會與生活中,逐漸接受並適應。

文化衝擊&逆文化衝擊心境上的轉變/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InterVarsity

文化衝擊&逆文化衝擊心境上的轉變/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InterVarsity


返家蜜月期

在異地生活一陣子後,會開始會懷念家鄉的料理、親朋好友,思鄉之情逐漸升溫,把原有的生活也理想化了,忘記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壓力。

像我在肯亞,十分想念台灣便利的生活,路上隨時都有便利商店,路邊水龍頭打開就可以使用,很少缺水、跳電,來到異地,才發現台灣的生活無虞,開始對於回家感到無比興奮。回家的頭幾天真的就像是蜜月期一樣,走在熟悉的道路,有人行道、有完整的公車系統,燈火通明,終於可以睡在自己的床上,覺得非常幸福。

然而蜜月期來得快也去得快,回家後發現現實與我想像的不同,舊有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而在異地新長出來的自我,似乎返家後就消失了。回國的喜悅逐漸退去。

疏離過渡期

離開甜蜜期後,會開始發現自己與周圍的人有著若即若離的疏離感,因為旅程改變了我們,價值觀念和身邊原本的朋友、家人漸漸不同。

不同的生活讓我大開眼界,也改變了我。

不同的生活讓我大開眼界,也改變了我。

志工旅程,是屬於成長的獨特經驗。

在段時間中,我看見了很多不曾看過的風景,像是煮飯要先從砍柴開始、取水必須提著水桶到河邊挖鑿沙子、或是帶著孩子們來治療沙蚤的母親,每個生活景象都令我著迷。

我幫小孩們剪指甲、嘗試每一樣新的事物,也真誠的關心他們。在旅程中,改變隨時都在發生,在和他們相處的過程當中,我也試著成為更好的自己。

回家之後,因為生活環境差異太大,我有著極大的焦慮,怕忘記在當地發生的一切,怕忘記新的自己。也對於台灣各種鋪張浪費,感到生氣,進而對周遭的人產生敵意。

敵意的發生來自於旅程中的改變無法好好被安置:1.無論是身旁的人還是有著一樣的思想邏輯,像是我爸爸就會說肯亞當地人是土著…,即便女兒走了一圈肯亞,這樣傳統的想法依然還在;2.亦或是他們不習慣你的改變等等,都會讓人感到挫折。

我們可以怎麼做?

為旅程劃下句點,並持續與當地保持聯繫

首先要先停下來,好好記錄旅程中的所見所聞,列下自己在旅程中的學習與成長,並感謝一路上的夥伴,為旅程劃下句點。

畫下句點的同時也要持續與當地夥伴保持聯繫,或是繼續學習當地語言、閱讀當地新聞,避免有突然斷裂的情緒感受。

在肯亞的旅程中,遇到好多不一樣的人,謝謝每一個走進我生命裡的每一個人!

在肯亞的旅程中,遇到好多不一樣的人,謝謝每一個走進我生命裡的每一個人!

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

每個階段的感受也都不太一樣,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不需要去指責自己,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讓情緒流出,或是跟同行的志工夥伴分享,尋找支持。

逆文化衝擊看似是個人化的經驗,但其實是海外歸國的我們共同面臨的處境,甚至有人花上一年多的時間才慢慢疏離清楚,脫離逆文化衝擊的低潮。若對提早認識逆文化衝擊,我們就能做好準備。


每段旅程的開始,我們都準備好自己,去面對新的文化衝擊;但旅程結束後,卻沒有人告訴我們,還必須經歷一段逆文化衝擊。

讓我們一起在旅程結束之後,好好收束這段旅程,接住自己也重新回到軌道中,繼續展開屬於你的人生旅程。如果你也有逆文化衝擊的經驗, 非常歡迎與我分享!


avatar-img
10會員
7內容數
想環遊世界,卻喜歡宅在家裡;喜歡人群,但更喜歡一個人的時光,集結眾多矛盾於一身,我是多愁善感的小女子!正在學習生活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愁善感的小女子 的其他內容
在遙遠的台灣,我們很難想像肯亞的日常。這次踏上神秘的非洲,親眼見證了「舊鞋救命」組織在肯亞所做的工作...
在遙遠的台灣,我們很難想像肯亞的日常。這次踏上神秘的非洲,親眼見證了「舊鞋救命」組織在肯亞所做的工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碗重新下的麵,真是把台日文化差異煮得透徹。但萬萬沒想到,竟也會在日本遇到「中台文化衝擊」…
Thumbnail
現在正值畢業季,很多大學生從學生轉為準社會人。 不知道大家對待業中的壓力有多大呢?對於僑生留在臺灣找工作來說,簽證、家庭和生活等不同壓力下,著實不輕。這篇文章探討僑生畢業後找工作的壓力和心路歷程。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碗重新下的麵,真是把台日文化差異煮得透徹。但萬萬沒想到,竟也會在日本遇到「中台文化衝擊」…
Thumbnail
現在正值畢業季,很多大學生從學生轉為準社會人。 不知道大家對待業中的壓力有多大呢?對於僑生留在臺灣找工作來說,簽證、家庭和生活等不同壓力下,著實不輕。這篇文章探討僑生畢業後找工作的壓力和心路歷程。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