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3大“妖書”,據說其中一本能呼風喚雨,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傳說在天地初開時,玄女即掌握了奇門遁甲之術。這門秘傳術術源遠流長,神秘莫測。直到黃帝時代,《奇門遁甲》才真正展現了它呼風喚雨的強大威力。

上古神秘奇書《奇門遁甲》

相傳,在中原諸侯林立的時代,有一個部落聯盟稱為「九黎」,位於中原西北,勢力強大。九黎首領蚩尤之強,無人能敵。為了擴張土地,蚩尤率領九黎部落向東發動了進攻,將中原多個小國吞併。隨後,蚩尤又覬覦中原的重要城池,意欲完全佔領這片富庶的土地。

此時,中原各諸侯惶恐萬分,來求救於大名鼎鼎的黃帝。黃帝原本不願興師動眾,雙方還曾試圖透過談判解決糾紛,但談判很快就破裂。蚩尤不打算放棄任何已經佔領的土地。為了正義和人民安危,黃帝最後還是同意出兵應戰。

兩軍會戰之時,蚩尤憑藉部落聯盟的強大人數佔了上風。黃帝屢戰屢敗,節節後退。這個結果讓黃帝萬分懊惱。他沉思良久,最後請出了自己的親弟弟炎帝一同商議對策。

「蚩尤行事殘忍,我理應討伐。但他的兵力太強,我一直找不到打敗他的辦法。」黃帝憂心忡忡地說。

炎帝也皺眉思索著。良久,他慢慢說道:“我聽說過一個叫做玄女的神秘女子,擅長運用天地間的氣勢。或許她手裡掌握的奇門遁甲之術,能助你一臂之力。”

黃帝聽罷大喜,立即派人前去召見玄女。玄女很快便與黃帝見了面,又聽黃帝訴說了戰敗的經過。她沉吟片刻,拿出一本早已封存的書,這就是傳說中的《奇門遁甲》。

「此書記錄了調遣天地精氣的訣竅與法門,能助陛下運用天時地利取勝。」玄女恭敬地捧著這本書呈上。

黃帝連忙接過,翻開頁頁奧秘的筆畫記號,不由得讚歎這門學問的奧妙無比。黃帝按玄女所說,參悟書中來龍去脈,並領會了「天人感應,氣血為先」的核心要義。

很快,他便融會貫通,學會了以陰陽五行理論指揮部隊,運用星象和地形制勝。黃帝滿懷信心再次踏上了旅程。這次,蚩尤即便運用各種詭計,也未能再次取勝。

在關鍵的第九次會戰中,蚩尤使出濃霧迷惑軍情的大招。妖霧瀰漫,黃帝軍心澗散。黃帝運起《奇門遁甲》之術,憑藉對天時地利的精準把握,終於戰勝了蚩尤。

這場勝利使黃帝聲名遠揚,被推舉為中原共主。而《奇門遁甲》的威力也讓人刮目相看。自此之後,天下便有了「奇門遁甲」的說法。並有方士透過這門秘傳術數幫助漢武帝也戰勝了匈奴

唐代預言書《推背圖

《推背圖》的出現,要追溯到盛唐時期。當時,唐太宗李世民聽從諫官的建議,採用「以文會友」的策略,緩和了與四夷的關係。太平時期持續多年後,有天書儒忽然發現夜空中太白星在白晝時分現身,他判斷這是極為不祥的徵兆,可能預示著國家將面臨動盪。

這項判斷迅速在民間傳播開來。李世民決定召見兩位當世數一數二的相士請教對策-袁天罡李淳風。兩人皆是玄學大師,深諳命理,又都已是朝中官員,受到皇帝的重用。

李世民將自己聽聞的景象告知兩位相士,希望他們能給出改變厄運的辦法。

袁天罡和李淳風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沉重。

「此事關乎國運興衰,我們必須細細推算,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复。」李淳風說。

「陛下請先回吧,我們會盡快給予建議。」袁天罡也附和道。

李世民吩咐他們必須在月餘之內呈上對策,便告辭離去。

袁天罡和李淳風開始翻閱各種古籍秘笈,進行推演、分析,好給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太白現於晝,必有災禍。”李淳風皺眉說,“倘若推算得當,這預示著天數將盡。”

“你說的不錯。”袁天罡點點頭,“但天道總有轉機。我們不能單純地預言厄運,而要思索如何化解。”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終於在推背圖上找出了一線生機-只要斬斷蟠龍山的龍脈,就可能扭轉乾坤。

此後數日兩人閉門不出,終於完成了《推背圖》。上書呈現之日,李世民親自審閱。他看後沒有直接示意,而是默默地在推背圖上蓋上了「女主角武氏代之」的玉璽,將圖書收入寶庫保管。

自此,《推背圖》的內容便成為嚴禁觸碰的國家機密。直到近現代,它才重見天日。也有人傳言,《推背圖》所載預言,一直影響著朝野變遷......

建築奇書《魯班書》

相傳,魯班是春秋時期人物,擅長木工技藝。他集鍛冶、建築、機械於一身,被後人尊稱為「工匠之神」。他所寫的《魯班書》,收錄了他在建築和醫藥上的心得體會。

在古代,匠人多透過口耳相傳獲得技藝。能閱讀文字的匠人很少,文字又不足以傳授複雜的技巧。因此魯班採用了簡單的符號與口訣號串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學問心得,這就是神秘的《魯班書》。

《魯班書》分為兩冊,上冊記載的以術數為主,下冊則詳細介紹了醫藥療法。書中符號簡潔,但又虛實難辨,看似簡單,卻蘊含匠心。平凡人很難看懂其中奧秘。

在古代木匠行業中,能完全理解《魯班書》就是匠師的標準。一般學徒至少要過六年,才能有資格親自翻閱《魯班書》,真正掌握匠人技藝。

有一次,魯國國君要興建一座宮殿,便召集百工到齊地王宮學習。王宮裡匯聚了各行各業的匠人高手。木匠約瑟就是其中一位。他看著樓閣臺榭裡處處體現的精湛技藝,由衷地讚歎。

「能達到這樣的水準,你們一定都是通曉《魯班書》的大匠師吧?」約瑟忍不住問道。

其他匠人聞言都笑了:「我們都是透過口傳心授獲得的技藝,從未見過所謂的《魯班書》。不過聽師父說,那確實是我們行業的奇書,記錄了木工的輔助法數與建築規矩。只有極個別大師才真正看懂。我們這些普通匠人遇到問題也就憑經驗和樸實技藝解決了。”

約瑟聽後若有所思。他下定決心要親眼看看這個業界的傳奇書籍,於是去請教了老師父。

師父搖頭說:「《魯班書》不傳於外人,你我都沒資格一睹其容。我所知也只是一些傳聞而已。不過聽說,魯班用簡單符號記錄了許多巧妙的方法,其中包括製作機關懸棺的法門......”

約瑟聽後更加好奇。他開始四處打探《魯班書》下落,甚至不擇手段,終於搞到了一本抄本。那上面毫無文字,只有些簡單圖形。約瑟對著抄本愣神許久,除了摸不著門道,還擔心這是假書,一氣之下將它燒毀。

這本來是無礙的小事,卻引發了匠人們的不滿......歷史上關於《魯班書》的傳說就到這裡戛然而止,它的奧秘依舊人們猜測。

三大「妖書」傳奇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奇書異典甚多,其中以《奇門遁甲》、《推背圖》、《魯班書》最為神秘著稱。這三本書各有傳說,內容奧妙難測,被後人稱為「妖書」。

不過,我們也應該客觀地看待這些傳說。 《奇門遁甲》很可能記載了古人對天文地理規律的認知,在戰爭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推背圖》可能是有識之士根據天文異象進行的推演;而《魯班書》則收集了當時木工建造的技藝經驗。

結語

將它們簡單地稱為「妖書」,可能忽略了書中所蘊含的智慧。 《奇門遁甲》的文章瞄準一些描寫,已盡量客觀合理地呈現三本書的歷史背景和傳說內容。我們既要保持懷疑態度,也要注意發掘古籍所包含的智慧價值。如果這三本「妖書」流傳至今,或許正是因為先人認定其中飽含深意。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那些“兵家必爭之地”,你知道哪幾個?

古代會經常引發一些戰亂,而這些戰亂通常是因為一些經濟,糧食等問題,而最重要的就是對土地的爭奪。有一些地區,是對戰局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也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得到這些地方,就如同得到了天下。

江門市博物館活動回顧| 聚樂時光,桔園拾趣-白沙冬親子活動

【資料來源:江門市文廣旅遊局_工作動態】雅集指的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聚在一起,透過投壺、吟詠詩文、撫琴、禮茶等藝術形式陶冶情操的小型聚會,內容和形式類似於現代沙龍。本次我們齊聚在白沙先生故裡開啟了這場雅集活動。一、趣味投壺投壺是中國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也是一種禮儀。

荊門文史資料第11—12輯荊門名特色面糕

在荊門有近千年的歷史,特別是近代經營酥食的老字號:「桂芳齋」、「邱禎記」、「邱福星」、「景春園」就因生產太師餅而名震荊門,享有殊譽。

清徐名老拳師|陳映喧先生九十五歲壽誕武術活動在徐溝高花舉行

陳映暄老先生,農曆1929年11月13日出生,山西省清徐縣徐溝鎮西杯遠村人,今年今日是陳老九十五歲生日壽誕。

貴州文化老人丨衛所移民,促進了貴州一批城市的興起與發展

貴州地區在元代以前,人口稀少,經濟發展緩慢,至元代人口不過數十萬人。 《元史·地理志》在「八番順元蠻夷官」條下載:「至元十六年(1279年)西南八番羅氏等國已歸附者,具以來上,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戶口十萬一千一百六十有八」。

濟南市三個案例入選首批山東省文物建築活化利用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

12月21日,山東省文化旅遊廳公佈首批「山東省文物建築活化利用十佳案例」及10個「山東省文物建築活化利用優秀案例」。濟南市「原齊魯大學近現代建築群-廣智院」活化利用計畫、孟氏故居活化利用計畫入選十佳案例;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舊址活化利用計畫入選優秀案例。

八卦說;趣聯妙對,上聯:火燒赤壁滿江紅,劉歡孫悅,求下聯才子

火燒赤壁,歷史的烽火在這個上聯中迸發,喚起了三國時期的戰爭場面。曹操、孫劉聯軍的廝殺在長江邊上演,滿江紅的血色如此淋漓,勾勒出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

真實包公案:歷史上的包公真的是斷案神探嗎?

包剛度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1987年遷建於此。半世紀前,安徽省博物館對包諱家族墓中的12座古墓進行發掘清理,包 及夫人董氏、次子包瑤、長孫包永年,以及媳婦崔氏和文氏的墓誌因此重見天日墓誌是對一個人一生事蹟最重要的總結。

今年春節冷到哭?冬至已過,今日冬月十三,農諺咋說?很冷嗎

這個概念不僅是天氣的簡單描述,而是深植於世代相傳的民俗和歷史之中。今天,讓我們一同探索這項傳統的起源、意義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

0會員
69內容數
修的不一定是仙,追的不一定是道,念的不一定是佛,讀的不一定是典。身心不合一,道士不下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