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韓流的柯網軍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整理資料到凌晨四點半,忽然看到陸之駿午夜評論柯文哲的文章,提到了「柯文哲北農操作與網軍種子部隊打造韓流」這件事。如果沒記錯,前兩天王浩宇也提過一次。

如果是資深恕民,可能會記得筆者在今年六月就講過這件事,當時是這麼寫的:

「⋯⋯邱昱凱去了柯陣營,為柯文哲打下 2014,後來越搞越大賺了不少錢。這幾年柯以首都市長與第一政治明星的光環,吸引超多金主,小凱也沒少賺。但柯陣營仍選擇裝窮,2018 搞個小額募款網站吸了 4000 萬,要不要猜猜小凱抽佣多少?另外就是我提過的,小凱從潘恆旭那邊收了韓超過 4000 萬,每月 500 萬投放規模。如果單純相信理念,不看主事者人品,就會覺得藍綠一樣爛,捐錢給阿北,結果柯網軍賺了你的錢還去幫韓國瑜助選。」

考古文傳送門

既然這陣子網軍話題這麼熱,乾脆趁這個機會,跟讀者們多講點政治實務。敏感個案是不能談的,只能講個大概,呃,聲明一下筆者不會自殺好啦。

政治運作需要錢,但出於形象與法令規定,很多時候政治人物不能經手錢財,因此實務上存在一些特殊角色。俗話來說,就是負責幹髒活的,也會被稱為白手套。無論再怎麼乾淨的政治人物,都會需要這種中間人。

這是為了貪污嗎?不一定。各位必須體認到,法規無法 100% 契合現實,現實社會永遠有陰暗面,但政治人物要顧形象,又不能不管光鮮亮麗的地方,因此灰色地帶就需要代理人去處理。當然,邪惡的「政客」更是樂於請人收黑錢、背黑鍋,那屬於惡例的部分。

紅藍白陣營出來的,基本上都是惡例。

像大部分網軍在做的事情,多半是不屬惡例的部分:打廣告。眾所周知,業配是一種大家都知道存在,卻又不適合太招搖的行為,所以不得不遮遮掩掩,搞得好像另有隱情,其實通常沒有。

人人都知道有網軍,卻又不敢大方承認。除了形象考量,更因為網軍屬於情報戰的一環,甚至可能涉及負面文宣,因此見不得光。一見光,計策被敵手所悉,甚至授人以柄,那就是戰場上的災難。

網軍並不稀奇,新奇的是媒介與場域,本質仍然是文宣戰的一環。自古以來人類就有輿論攻防,出兵需要大義、戰果需要宣傳,意識形態工程更不能疏忽。且不說現代的資訊戰,蒙古西征也用大量波斯文人幫忙吹噓恫嚇,就連古代部落也會創造神話圖騰壓制戰敗者。

(資訊戰另有資通電技術的問題,暫且按下不表。)

但網路宣傳這種事有點特別,你很難分辨哪些是「案子」,哪些是「自願」。像楊蕙如案,目前沒人能證明楊是什麼理由,說不定他真的是氣不過才打的。說到底,關西機場事件的謠言源頭,根本是藍營網軍與統媒冥嘴,楊蕙如在事發當下拿手上資源跟國共對作,只有這些是已確認的事實,其他的多屬臆測與抹黑。

國共媒體從電視台到側翼粉專亂打一通,結果挖出來全是輿情分析跟文宣品製作的包案,這種東西合法合情合理,搞半天抓不到問題金流,只好自導自演衝撞立院夾手指,然後送去急重症病房沒心跳。沒有證據就操作過頭,當然淪為這種下場。

好,嘲笑完國 meme 黨,我們拉回來講柯文哲。當初張善政出來抹楊蕙如開價五百萬,嘿嘿,明明是小潘哥向業者開的價,怎麼變成是楊開的價呢?國民黨說謊不稀奇,稀奇的是國民黨的韓國瑜居然花了重本請來陌生的文宣包商,而這些包商,真巧,之前都是做柯市府的案子。

已知楊的公司不願意接韓國瑜的案子,但是韓在 2018 年確實建起了網軍,是誰建的呢?自然是正統的柯網軍囉。小凱、ZM 這些 2014 年的職業傭兵,先是造起韓流,再鋪陳韓流會被務實經濟的候選人擊破,本來是要捧柯,卻因為愛內鬥爭寵,加上藍綠夾殺之下的歸隊效應,終於導致柯棄選 2020,還創了創黨瞬間就啟動泡沫化的 TMD。

某種程度上柯營跟王金平很像,他們以為可以捧韓咬綠,然後自己問鼎 2020,可是卻雙雙在韓流之中滅頂,當真是造化弄人。不過這些事情過去都是檯面下,但柯文哲吃相難看,韓國瑜更難看,所以才會鬧到檯面上來。然而要查網軍金流大不易,因為每一家除了合法承包政府業務(真正任務都隱藏在各種預算項目之中),也會承作民間項目。

什麼叫民間項目?簡單講叫做企業行銷案,複雜點其實是政治人物的金主在出錢。政治人物不方便做的、不可以經手的,從頭到尾不沾就是了,由他人代勞。

以前連勝文講說「都是支持者自願贊助」就是這個意思。

筆者當然不會說民進黨全然清白,但要謹記一個事理:水至清則無魚。社會事並不像幼稚園的生活那樣潔白無瑕,但也不代表可以毫無下限。作為正常的、本土的政治勢力,民進黨算是相當守法,整體綠營亦相當克制。

但,呵呵,紅藍白大不相同。

他們既然連反人類罪都敢做敢挺,那還有什麼壞事做不出來?


原文發表於2019年12月9日 原文傳送門

這個專題收錄了所有恕我的重要公開評論,也是為韓流出現以後的台灣政治留下一段側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