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幾篇。

有些人在四十歲死去,八十歲埋葬;但有些人在四十歲以前死去,可至今從未被埋葬……

由 Alvesgaspar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875147

由 Alvesgaspar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875147


遙望河岸的餘暉,旅人的眼角總帶些意猶未盡。可隱隱沒入雲彩的離去,也許更值得感嘆人生的苦短,自光芒萬丈到歸於平淡,華麗絢爛,曾經的奮命追逐與美好憧憬,終究只是迎來夕陽前的載歌載舞。

 

留白,休止符,鎮魂曲。

 

轉頭,我緩緩摘下耳機。

 

曾經讀過的一段話,揮之不去……

 

「祈禱上帝時那突如其來,彷彿獲得天啟的旋律,讓他不再屈膝跪下,也不再雙手交叉,而是獨自坐在鋼琴前,或者……用那令人難以置信的天真童心歌唱著。此時此刻,他到底是在為神演奏?還是神正在差使他行奇事?他和上帝之間,似乎有著偉大且奧妙的對話,毫無疑問,這是最純粹的祈禱。」

 

音樂,是神與人最接近的對話。




其一,神話故事。

 

無憂無慮的星河深處,一日,司琴女神「尤特碧」(Euterpe)說道,千載以降,凡間眾多憂悶苦澀,可從來無人聽聞悅耳之音。是誰能以美妙的音符來洗滌如芥子渺塵般的苦海蒼生呢?

 

不忍看見無樂之境的孤寂荒淒,祂的愛子允諾前往,更果敢卸下皎潔如月的冠冕與金黃奪目的雙翼。

 

然而,肉身示現,神子必定要經歷如蟲蟻般啃咬的椎心痛楚,乃至於是落魄一無所有的全然獻祭。行至荊棘苦路之盡,方能回到奧林帕斯的極樂仙國。

 

臨別之前,祝福著自己最疼愛的幼子,身為母親的面帶愁容,女神除了用說不出的嘆息來祈禱,更再三吩咐祂:

 

吾兒,別忘了,哪怕真有一天窮困潦倒、無助徬徨時,依舊不能拋下在世上的專屬印記,名喚「Amadeus」,loved by God,獨一無二的天主之愛。




其二,冬夜。

 

了。

 

維也納,西元1791年的無情凜冬,12月初可能帶些霜雪的子夜,已經臥病兩周的男人,面容上已無生氣,在世人遺忘的角落悄然離去。

 

手稿上的《末日之淚》(Lacrimosa)。聽哪!第一小節是為誰譜曲的哀慟之作?


raw-image


了。

 

迴光返照?他猛然憶起,四年前初完稿的作品,同樣在維也納,多麼的光鮮亮麗呢?那是一首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四四拍的快板(Allegro)。

 

8月的盛夏,是可敬父親離開後的第一個陽光普照。

 

吧,吧吧,吧吧吧吧吧吧。





其三,不知名。

 

偶然翻開偉人傳記的內頁,歷史悠久但不改其趣,可有些泛黃斑駁的部分,卻已經被管理員或好事者撕去大半。

 

無法超越,也不能再有其二的,

 

誕生在昔日神聖羅馬帝國的薩爾斯堡(Salzburg,今奧地利),父親是教會附屬交響樂團樂手兼作曲家雷奧波德(Leopold)。

 

洗禮名雖然帶著「天主之愛」的意涵,但直到放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in D minor, K. 626)黯然別世,短短35年的人生旅程,卻是在高峰與幽谷間不停擺盪,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23 字、9 則留言,僅發佈於365+1 的璀璨星河筆記本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璀璨的万華鏡下,365+1,點點繁星在夜空裡閃爍著,似嘻笑或沉思,編織成璀璨奪目的銀河千景。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終歸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潺潺細水,取一瓢的點滴拾遺,悄然偶遇的時空現場,我們都是舞台上的主角,看哪!芸芸眾生,每一天來到世間的人物群像,名為啟明之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