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

含有「耶穌」共 97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哥林多前書5:12-13關於教會紀律的教導,反思教會中常因溺愛而忽略罪惡蔓延的現象,強調在愛中執行教會紀律的重要性,並呼籲教會領袖應有智慧和勇氣處理公開且嚴重的罪行,避免傷害教會和世人觀感。
Thumbnail
我媽的字很漂亮,他總說:「因為我們小時候都要幫外公工作,在符紙上寫書法啊。」 原來,外公以前的職業是道士,即便外公已經過世許久了,我一直帶著一個疑問:「是不是外公也有『特殊體質』才能做這一行業?」 我大舅舅也繼承衣缽,賺了不少錢,不過還沒過花甲,因長期工作操勞,還有其他家庭因素,使他身心
本文探討哥林多前書4:14-16,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效法他,效法基督。並反思現代教會中,我們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是個人的榮耀還是神的榮耀?文章呼籲信徒要忠於神,愛神愛人,學習背負十字架,效法基督捨己愛教會的榜樣。
《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是全卷的尾聲,記錄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祂在提比哩亞海邊顯出祂的同在,賜下豐盛的打魚、與門徒共進早餐,並特別恢復彼得的使命。這一章不僅作為復活顯現的補充,更帶出門徒服事的方向與呼召。 一、提比哩亞海邊的顯現(21:1–14) 彼得與幾位門徒一同
Thumbnail
在討論聖經詮釋議題下,約翰福音作為一部神學性書卷,是特立獨行。用教授結尾文的部份,解為〔見證耶穌是基督〕是聖經主旨,推介看彭國偉老師的同名書,想必有些收穫。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向日葵大叔謝謝介紹彭國瑋牧師在2013年出版的《見證耶穌是基督--基督宗教釋經學初探》(增訂版),彭牧師素所景仰,這本書尚未在手,然由其介紹,知悉此書體大思精。再謝~👍
《約翰福音》第二十章是整卷福音書的高潮,記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並多次向門徒顯現,使他們的疑惑轉為信心。復活不僅證明祂是神的兒子,也是信徒得救與盼望的根基。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1 天前
墳墓是空的,信心是滿的!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薇亦柔止 阿們
《約翰福音》第十九章記載耶穌在彼拉多審判下被交付釘十字架、祂在十字架上的話語與死亡,以及祂的安葬。這一章是救恩歷史的核心,十字架顯明神的公義與慈愛在基督裡完全成就。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2 天前
成了!是神經中我最愛的一個字眼之一。 告訴我們,放心吧!耶穌的成了,超越一切人類所有的努力。
12:45 這一次,禰沒有救我了。 無論是我的功課,我的什麼,都好。 我想。 沒有哪裡好去。 沒有什麼好說。 ---- 自殺計畫開始。 真好笑。 禰五年前,延長了今天我的壽命。 五年,我給了大家什麼? 禰就全力救我看看吧。 我不會透漏給任何人。 禰就全力救我看看吧。 我
魯迅曾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這句話引起了人們的思考,大家普遍認為雖然各人的感受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溝通的,但每個人基於自己的性格和經歷而形成的獨特價值觀和思考方式,導致了人際間存在着難以消除的隔閡;雖然溝通有助於互相了解,但認知差異所形成的鴻溝,使人難以完全進入他人的思維模式,因而在某些地方確實
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因為我們是與神同工的;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 (哥林多前書 3:7-9 和合本) 經文背景:哥林多教會裡有人說,自己屬於亞波羅,有人說自己屬於保羅。 這
《約翰福音》第十八章進入耶穌受難的歷程,記載祂被捕、彼得三次不認主,以及耶穌在大祭司與彼拉多面前受審。本章的焦點在於:基督自願順服,彰顯祂是掌管全局的救主,而人的軟弱與世俗權勢卻成為鮮明的對比。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