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女孩和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兒子會再問:「媽~那我搬出去之後,我的房間、你會幫我保留嗎?」

我說:「當然不會。」

兒子會回:「可是我偶爾會回來耶!」

我說:「那你可以在客廳搭帳篷。」

兒子會抗議說:「才不要,你要把我的房間留下來!」



有時辛苦了一天,下班後、心裡難免有些空洞。我需要一個抱抱,就去找個小孩來抱。

女兒總是可以讓我抱滿懷,在我身上賴個十幾二十分鐘。

兒子大概30秒就說他要走了。



女兒生氣了,會說:「媽媽,我要你陪我玩,現在!」然後跳到我身上撒嬌。

兒子生氣了,會大叫:「啊~~陪我玩陪我玩。」然後故意把玩具丟整地。

上週兒子爆炸生氣,進化了,做了首詩送給我:


大便愛你的原因

媽媽你是大笨蛋,

因為你看起來很醜,

還有,因為你很煩,

所以我才說你是傻蛋。


兒子寫完,似乎情緒也發洩完了,正想看我會不會勃然大怒。起初的30秒,我確實有些生氣,但接下來、是佩服他竟然可以寫下這些句子,不但有標點符號,文意還挺完整。


然後我轉頭問他:「你為什麼說自己是大便?」

兒子愣了一下:「我哪有?」

「你昨晚睡前來找我抱抱,說了媽媽我愛你。」

「我、才、沒、有!」兒子更生氣了。


這故事告訴我,在別人生氣的時候,不要跟他討論作文的問題。總之,後來我費了好大的勁,才讓他慢慢平靜。



週末回娘家,我問我媽:「媽,養女孩跟養男孩有什麼不一樣?」

已經年過70的她說:「哪有什麼不一樣?都是一生為你們操煩。


我想,無論養女孩,還是養男孩,媽媽的愛都是一樣的。


抗議信 - 兒子手寫

抗議信 - 兒子手寫

什麼都寫、想寫就寫、不想寫就發呆。最喜歡的事:烹飪(其實是吃飯)、睡覺、泡茶喝。享受秋天的沈思、以及冬天的好好🐢著充電。 You do because you can, not because you need t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家也是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我感受到比較明顯的差別是老公的態度,女兒哭都覺得好可愛,兒子哭就立刻被罵
8
Queenie's - 淬煉生命的旅程 爸爸好像都會這樣耶!我們家也有關於「爸爸態度」的有趣故事,改天寫一篇來分享~
1
哈哈哈!兒子好可愛,基於我只生了一個,無從比較!但我能說…孩子永遠是媽媽一輩子的牽掛啊!
8
林燃(創作小說家) 沒錯,注定一輩子牽掛啦!
1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2/01
6
兩個都好可愛貼心, 兒子很在意媽媽的, 對兒子和女兒公平對待很重要
6
李英華 是呀是呀!兒子聰明活潑,情緒外顯強烈。女兒可愛伶俐,情緒偏內隱。公平較難客觀定義,尤其在考慮因材施教的狀況下,手法或許有異。但愛必然是相同的。 😊
3
那個媽媽-avatar-img
2024/02/01
6
謝謝分享。原來女孩男孩有這麼大差別。男孩的大作讓我忍不住捧腹大笑,生氣還能作詩也是服了。「在別人生氣的時候,不要跟他討論作文的問題。」實在太好笑了!
6
那個媽媽 我兒子花招很多,常令我好氣又好笑!但我猜、我兒子也會說:「我媽花招很多,令我好氣又好笑!」呵呵~就是半斤八兩的一家人~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4/02/01
5
一女一子,「好」。我也常無心地弄哭孩子。分享這本書,給你!書名:改變問話口氣,孩子願意說:1分鐘神奇溝通術,接住孩子情緒的對話練習(暢銷新訂版)1分で大切なことを伝えるお母さんの「話し方」作者:内田賢司譯者: 羊恩媺語言:繁體中文出版社:小宇宙文化出版日期:2022/07/27------簡介(網路):第1章 父母的「說話方式」,影響孩子的自律能力❶ 命令語氣,孩子永遠講不聽提案式問話,激發孩子行動力引導「對話方向」,養成孩子自發性❷ 讚美有訣竅!用對孩子動力能提升「孩子沒做好」,也要稱讚「競爭與合作」,哪個重要?隨著孩子長大,「讚美方式」如何調整?❸「假性聽話」,賞罰不當是原因「獎懲」為手段,價值觀易扭曲掌握孩子期待心,正面鼓勵最加分❹「反正你做就對了!」阻斷孩子學習探索不讓孩子提問,親子關係易有距離善用「提問」回答,鍛鍊孩子思考力(感謝您看完!祝大家一切順利!)
5
CV教養生活 謝謝分享,馬上去圖書館預約。
1
期末考週來臨,又到了媽媽當伴讀小書僮的時候。 兒子不愛造句,跑來跟我說:「媽媽我不會。」
任天堂Nineton Switch裡面,有一隻可愛的綠色小恐龍:耀西。 耀西是馬利歐的好夥伴!只是在我家,他已經從名詞變動詞了。
週末和家人一起去逛大賣場,看到幾朵白色的假花。女兒拿起一朵問,「媽,會有人想買這個種東西嗎」?我說我不知道。
聖誕節的「諜對諜」遊戲,到底誰會勝出呢?聖誕老人的禮物代表著:美好的願望會成真,這堅信不移的信念,是否真有它的價值跟意義?
看過許多長輩想左右孩子的人生,孩子不照做就說的更多,他們看不出孩子的痛苦,還老是說:「我沒有強迫他,他自己決定要這樣做的啊!」
晚上幫兒子簽聯絡簿時,發現有一項作業是:「背第二課課文。」於是我問兒子,你課文背完了沒?兒子不在意地回答:「還沒」。我疑惑的說:「還沒怎麼不快點來背?」「因為我不會。」兒子丟下這句話,就繼續看他的怪傑佐羅力。 我停頓了幾秒想著:這不會有兩種,第一種是你不想做;第二種是你不知道怎麼做。 你這
期末考週來臨,又到了媽媽當伴讀小書僮的時候。 兒子不愛造句,跑來跟我說:「媽媽我不會。」
任天堂Nineton Switch裡面,有一隻可愛的綠色小恐龍:耀西。 耀西是馬利歐的好夥伴!只是在我家,他已經從名詞變動詞了。
週末和家人一起去逛大賣場,看到幾朵白色的假花。女兒拿起一朵問,「媽,會有人想買這個種東西嗎」?我說我不知道。
聖誕節的「諜對諜」遊戲,到底誰會勝出呢?聖誕老人的禮物代表著:美好的願望會成真,這堅信不移的信念,是否真有它的價值跟意義?
看過許多長輩想左右孩子的人生,孩子不照做就說的更多,他們看不出孩子的痛苦,還老是說:「我沒有強迫他,他自己決定要這樣做的啊!」
晚上幫兒子簽聯絡簿時,發現有一項作業是:「背第二課課文。」於是我問兒子,你課文背完了沒?兒子不在意地回答:「還沒」。我疑惑的說:「還沒怎麼不快點來背?」「因為我不會。」兒子丟下這句話,就繼續看他的怪傑佐羅力。 我停頓了幾秒想著:這不會有兩種,第一種是你不想做;第二種是你不知道怎麼做。 你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前天來學校時,在總站的善書區,又拿到一些書。 其中有本《水沫花鬘》,是佛經故事集。   沒事就翻翻。我發現下面這個故事,一定要講! 於是今天上課時就拿來試驗,講給小朋友聽了。   故事是出自《長阿含經》。 大意是說:   從前,有2個人,「一智一愚」,一起出去尋財。 在路上,發現
Thumbnail
當《那些年》裡的一切都變得可以拆解、琢磨、理解以後,純粹的喜歡不復存在,過往的感受與記憶不斷地更新並疊加在原本的喜歡之上,融進我的記憶裡,而最終,對於《那些年》的喜歡也隨著時間逐漸變了形。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蒼井優能賦予《花與愛麗絲》、《百萬元女孩的眼淚日記》這兩個角色靈魂並使之成為經典,除了與自身氣質、形象相襯,或許也因為,她的人生亦是這樣走過來的──十幾歲時就從福岡上京,歷經艱辛,終於來到觀眾眼前,讓我們看見她的透明與神秘,並深深為之著迷。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認識一位有過三段婚姻的女性,跟第一任生了個女兒。我這種崇尚情感單一的人,為什麼會認識這樣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她的第二任是我從小一起長大,小我一歲的朋友。 婚嫁之前,我朋友一直跟我討論要怎麼教育女兒?我的原則是該怎麼教,就那樣教,心裡不要因為不是自己生的,就刻意地放寬。他很怕生父故意用放縱來阻擋他和
Thumbnail
融合「發育」和「宗教」的元素,這其實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我們對未知的事物總抱持好奇,而人生就是由無數個未知拼湊而成,等待著我們去摸索、追尋自己的道路。 《神啊,你在嗎?》(又譯《青春噢買尬》)改編自美國作家Judy Blume1970年的同名小說,該書於2010年被紐約時報評為自1923年來最棒
Thumbnail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前天來學校時,在總站的善書區,又拿到一些書。 其中有本《水沫花鬘》,是佛經故事集。   沒事就翻翻。我發現下面這個故事,一定要講! 於是今天上課時就拿來試驗,講給小朋友聽了。   故事是出自《長阿含經》。 大意是說:   從前,有2個人,「一智一愚」,一起出去尋財。 在路上,發現
Thumbnail
當《那些年》裡的一切都變得可以拆解、琢磨、理解以後,純粹的喜歡不復存在,過往的感受與記憶不斷地更新並疊加在原本的喜歡之上,融進我的記憶裡,而最終,對於《那些年》的喜歡也隨著時間逐漸變了形。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蒼井優能賦予《花與愛麗絲》、《百萬元女孩的眼淚日記》這兩個角色靈魂並使之成為經典,除了與自身氣質、形象相襯,或許也因為,她的人生亦是這樣走過來的──十幾歲時就從福岡上京,歷經艱辛,終於來到觀眾眼前,讓我們看見她的透明與神秘,並深深為之著迷。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認識一位有過三段婚姻的女性,跟第一任生了個女兒。我這種崇尚情感單一的人,為什麼會認識這樣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她的第二任是我從小一起長大,小我一歲的朋友。 婚嫁之前,我朋友一直跟我討論要怎麼教育女兒?我的原則是該怎麼教,就那樣教,心裡不要因為不是自己生的,就刻意地放寬。他很怕生父故意用放縱來阻擋他和
Thumbnail
融合「發育」和「宗教」的元素,這其實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我們對未知的事物總抱持好奇,而人生就是由無數個未知拼湊而成,等待著我們去摸索、追尋自己的道路。 《神啊,你在嗎?》(又譯《青春噢買尬》)改編自美國作家Judy Blume1970年的同名小說,該書於2010年被紐約時報評為自1923年來最棒
Thumbnail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