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看城市中的弱勢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第一部片名是《 Something Better To Come  》,主角是住在莫斯科外圍垃圾場的金髮十歲小女孩尤拉。尤拉跟著媽媽住在垃圾場,以撿拾垃圾換錢過活,喝著拙劣自釀的私酒,沒有上學,同儕間自有一套遊戲人間的模式。直到小女孩在十七歲時懷孕,在醫院生下小孩的那一天,尤拉不希望小孩跟她一樣在垃圾場中長大,所以將小孩獨自留在醫院。這部片名很能代表這群人的心理狀態,總希望離開這個又臭又破爛的地方(尤拉在24歲的時候終於搬出垃圾場),但怎麼離開?離開後如何重建生活?這些疑慮是始終踏不出去的原因。一位住在垃圾場的中年婦女,向導演道出了他們在城市的處境:「每當我們上了公車,大家的眼神好像把我們當做蟑螂。」



第二部是《流浪型男攝影師》(Homme Less),五十多歲的Mark,是位遊走時尚圈的平面攝影師兼模特兒。Mark 年輕時曾是名牌服飾的男模,也曾多次登上法國版《Vogue》雜誌,還曾在《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第一季中,飾演凱莉朋友的花心男友的角色,但誰也不知道帥氣迷人的他會是流浪漢。每到夜晚 Mark 會偷偷回到一棟公寓的屋頂,在水塔旁邊的小角落棲身,用果汁瓶當尿桶、用塑膠帆布當防水棉被。為了維持平日的光鮮亮麗,他加入健身房會員,利用健身房洗澡、燙衣服、使用儲物櫃。Mark的薪水扣除保險費、生活費後,完全沒辦法讓他租屋,而他也無法離開紐約,因為深怕離開後,工作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為什麼這群人好手好腳不去工作呢?這應是一般人對於街頭無家者的想法。無家者真的是因為懶散,造成自己無法在城市中覓得一塊安身之地嗎?而若我們一直幫助無家者,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嗎?


一兩個月前,某位台北市議員在訪談節目中談到主張拆除龍山寺公園的遮蔽物,不讓街友在公園內睡覺,目的是讓萬華高級起來。其實,這位議員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出這類主張,且好幾年前也有其他議員提出撥水趕街友等引發爭議的言論。面對社會弱勢者,這類講求驅趕、眼不見為憑的處理方式,只是將問題消極地層層堆疊,排除所管轄區。研究權力與空間的法國學者傅柯,就指出中世紀歐洲人使用『隔離城市』(quarantined city)作為控制瘟疫的方法,藉由執法權力把痲瘋病人從一個空間中排除,這種把人民一分為二的方法(瘋癲/心智健全、正常/反常),是對於『純淨社區』的建構,藉由紀律規範人們。擁有權力的人或認為是心智健全者,對於城市中出現非我族類的人們,第一反應就是動用警察權驅趕他們,而不是以人性的角度,嘗試與其共存。


多年前自己在街頭購買《大誌雜誌》後,開始逐步了解有許多民間組織在協助城市中的弱勢者或無家者。大誌雜誌將一本雜誌的一半收入直接做為販售者的營收,而販售者是與他們合作的弱勢者與遊民。目的是讓弱勢者與遊民有穩定的收入,進而改善生活,不用露宿街頭。看著他們,開始了解自己可以在冬夜,有一處安穩的所在、手握一杯暖茶,這些微小幸福,可能不是因為我努力而得到的,而是因為我幸運。古諺說:「天有不測風雲」,或許某一個不順遂、某一次大災難,難保會不會連生存的基本條件都失去了。所以,弱勢是一種任何人突遇不順遂的時候,都有可能陷入的一種狀態。


可愛的大誌雜誌販售者,在過年期間還會準備糖果招待客人

可愛的大誌雜誌販售者,在過年期間還會準備糖果招待客人


台灣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迷你劇集《一個角落》,正可說明這個概念。蔡燦得在劇中飾演一位年輕媽媽,帶著三個年紀五歲到八歲的小孩,因為先生欠債跑路,年輕媽媽在付不出房租的狀況下,只好帶著小孩到公園露宿,小孩們必須撿拾寶特瓶以換取食物。由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著作的《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一書,即提到「無家者」不僅包括街友,還包括所有赤貧的「居住困難者」

隨著台北房價與物價持續上漲,老齡人口逐步上升,會不會有更多年長者的生存狀況受到威脅?而青年失業率一直不斷提升的臺北,遊民年輕化的問題真的不會發生嗎?若狀況持續下去,我們仍要以冷漠的、在我們建構完整的『純淨社區』中過著我們的太平盛世嗎?

在國內、外,都有社會團體開始關心弱勢生存的議題,除了前面提到的大誌雜誌外,也有設計專業者,透過設計巧思,讓城市開始洋溢一絲絲溫暖。

例如在丹麥哥本哈根就推出貼心的垃圾桶設計。在原有垃圾桶的側邊,裝上三個架子,以方便民眾將寶特瓶直接放置在架子上,而非丟到垃圾桶內。如此做的好處在於,方便有需要的民眾可以直接拿取,無需再翻搗垃圾桶後才能取得,這樣也可維持收集寶特瓶者的尊嚴。


raw-image

 

(照片來源:KBHpant)

(照片來源:KBHpant)


另外,英國建築師 James Furzer. 以取名為 pod 的作品獲得“Space for New Visions”競賽的首獎。這個作品主要為無家可歸者提供一處庇護空間,Pod 可覆卦在任何建築外牆,不影響建築結構。設計師 Furzer 說:「他並不是要試圖全面解決城市中的遊民問題,而是試著踏出第一步,讓大家一起思考可以如何在人們最無助的時候,幫助他們一把。」


(照片來源:James Furzer.)

(照片來源:James Furzer.)

近年美國與芬蘭對於無家者的政策朝向「居住優先」為主,我們的住宅政策是否有機會朝向在法制上與體質上的改革,接住在昂貴房價中那群「無家者」與「居住困難者」。在訪談一處台北蝸居長輩時,他提到因房東想將房子都更,這裡的弱勢居住者可能很難再找到如此便宜租金的落腳之處,而且以他的年紀而言,脫離已生活三十年熟悉的社區,是困難的。台灣的居住政策對於真正弱勢的居住狀況,尚有許多留白未處理之處。(延伸閱讀:看見無家者真實生活後的問題:為何「居住優先」策略不被政府採納?


《流浪型男攝影師》(Homme Less)的導演 Thomas Wirthensohn 在官網中寫到:


當一個人符合遊民的條件,我們通常會本能地保持距離,好像他們的失落是一種傳染疾病。我們也會憐憫地丟給他一些錢,但卻劃了一道堅實的界線,區分他們“不正常”與我們的“正常”。我們待在舒適圈,並深信他們的遭遇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但當我們也面臨失去一份工作、失去家園,我們會不會就稱無家可歸為正常了呢?



每每在大誌販賣者手上獲取一份雜誌的同時,或向身障街賣者團體「巨輪協會」買下一包面紙時,看到的是他們對於維持基本生存的渴望與努力。我們之間存在的不是一道牆,我們都是同樣追求安穩生活,如此而已。

avatar-img
3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近年香港電影人以戲明志似乎已成習慣,但我更樂見《九龍城寨之圍城》這套港產IP改篇商業作能於兩岸三地跑出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去你去過的地方 看你看過的電影 想你想過的日子 就只能這樣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關於往後的規劃跟一些介紹,都歡迎來打招呼,不用很嚴肅。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近年香港電影人以戲明志似乎已成習慣,但我更樂見《九龍城寨之圍城》這套港產IP改篇商業作能於兩岸三地跑出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去你去過的地方 看你看過的電影 想你想過的日子 就只能這樣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關於往後的規劃跟一些介紹,都歡迎來打招呼,不用很嚴肅。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