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是為「承重牆」的牆面更新施工做出說明。但顧慮多數人分不出所謂承不承重牆?只要磚造牆就注意一點!
依照常見的工程實況......在半自動打鑿機具的震擊破壞力下進行牆面鋪材去舊更新過程時,經常產生或造成的狀況。概略整理出較具參考價值的要點,以下幾項提供各位取決。但是,別把紅磚打成重傷了,......可以嗎?
一、承重牆絕不可拆除。
二、承重牆開口(門窗)面積不可大於1/2。
三、鑿除承重牆垂直立面原有的水泥砂漿表層時,避免因過度打鑿破壞原紅磚本體原形。
四、在具有承重作用的磚牆開槽埋設新管。應該採直豎方向鑿開管道埋設路徑。
五、避免在承重磚牆上開鑿橫向管道路徑,保存原有承重結構作用持續,不因施工遭受破壞。
六、承重磚牆開槽深度不可超過原磚牆1/2厚度。
七、對於已造成破損的承重牆體,應該採取標準工法確實實施磚牆結構補強。
八、紅磚交互砌疊界面-水泥砂漿如有剝落,應該使用1:2水泥砂漿充份將缺漏縫隙紮實填勻。預防日後牆面滲水現象發生。
九、「不要在牆面同一處持續進行機具打鑿」。
就像是混凝土搗實作業標準相同的邏輯。我會特別提出第三點和第九點進一步說明,是因為它們在裝修工程中是最普遍存在的狀況。由於機具打鑿對牆面實施的是橫向(水平)集中式破壞,這方向的外在應力其實也是柱、牆這類承重結構的弱點!所以過度打鑿不但會鑿碎紅磚邊緣,而呈現立面存在不規則的缺口。很容易讓整體建築架構腿軟?就像是這樣!
牆壁本身應有的厚度(斷面積)縮減了,磚牆原來承載上方重量(壓力)的本能直接受到影響;機具在磚牆進行打鑿的過程,對牆面傳導的是水平震動力!至於持續性、或長時間的橫向外力,是最容易使黏結磚塊定型的水泥砂漿分裂的主要因素。而這種肉眼很難察覺的破壞,經常讓我們以為磚牆結構完好如初?事實則不然。而這些可能已經造成而存在的損壞,在受到忽略而沒能及時修復……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當成正常」繼續使用。如果遇到更大的外力影響-地震,風險可想而知!?
嚴格來說。只要不是輕質隔間材製成的牆壁,牆體本身就具備協助承擔房屋自重的功能,只是每道牆壁荷重值多寡各有不同而已;而且在建造這些牆面的原始設計,就已經設定使用等比例的水泥砂漿做為鞏固並保護由每「一個完整的紅磚」交疊而起的磚牆本體。因此【紅磚】就是根本!因為房屋已經老舊或已有顯現損壞的外表,......你才會花錢安排「整修」、「裝修」或「裝潢」工程,不是嗎?那麼裝修目的如果不是為了修復房屋某些已經毀壞、或故障功能,比如防水工程。不然就是因房屋內外年久失修所造成的不佳觀感,進而讓人想要進行改變使它帶來更好的瞻瞻。裝修大致上都是出自這兩個動機。
對於同一構造體中沒有受到影響的內部根本,則應該維護它原始完整的型態!對磚造外牆表層覆材整修而言。當材料彼此連結互有關聯的個體受到機具打鑿發出強力震擊行為下,不只是壁磚與水泥砂漿被剃除而已!?依據常態物理行為推論。原本完好要保留的磚牆整體,在承受持續集中性的震動力之下。可能導致磚體關聯性質某種程度的變化或破壞了!?如果你存有住家結構安全上的顧慮?就應該尋求專業結構鑑定單位來做判讀!這是需要經過專門儀器檢測獲得數據,才能由精準判斷出的結果,再由結構專家研討適當的結構補強方式。千萬不要人云亦云。誤信毫無根據、非出自專業的意見,反而會讓事態變得更為嚴重!
無論室內還是室外。外牆面臨歷經長年累月的日曬雨淋侵蝕,使得牆上面材(如壁磚)汚損與面材下(垂直面)的水泥砂漿因變質而呈現出異常現象。這一切與紅磚毫無關係!裝修的行為是為讓原有的整體更加完善、美好,那意謂由裡到外整體的完好!如果為了復原和更新房屋外觀、甚至是屋體局部外在的功能。雖然事出無意……但是施工前本可以充份規範及預防避免發生的損害,卻因為一時忽略、或不知情而造成房屋內部(架構)永久性破壞。空留一個富麗堂皇的建築外觀,卻另外補充。即使是RC牆壁,就是鋼筋混凝土牆體。在進行舊有水泥砂漿層鑿除、或開槽埋管路徑工作的施工原則,大致如上述項目。只是如同加強磚造裡-紅磚一樣的角色,無論如何也不可任意切除預設在RC結構中的鋼筋;而在鑿除舊有水泥砂漿層面時,也應避免破壞、或使牆體的混凝土斷面積(厚度)減損,甚至使鋼筋裸露!看似無傷大雅的施工細節。卻可能導致房屋整體架構的安全性產生負面連鎖效應!?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