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後記

3/2 後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詩人的語調就像音樂一樣,文學語言就是美好的秩序排列。
  2. 小說是說故事的藝術,散文是聊天的藝術,詩是音樂的藝術。
  3. 楊牧 : 徐志摩的音樂性來自於重複中有變化,鄭愁予是變化中有重複。
  4. 櫻花有時候太過喧囂煩擾,不如梅花靜謐孤獨。
  5. 面對看不懂的東西,不必全面讀懂,先將感動的文字記住,有天會如同回聲筒回到自己身上。
  6. 萬物之中有神明,語言文字也有神靈,自有召喚。
  7. 刀的真諦在於藏而非殺,詩的奧妙在於藏,那個作者願意給你的鏡頭畫面,以及其他他藏而未說的文字。
  8. 每個作家有自己習慣驅遣的意象群,在意象中藏著自己的心事,因為怕說出會傷人傷己,所以藏在其中。
  9. 詩歌有藝術性與思想性。


詩人說櫻花太過喧囂了,不若梅花那樣安靜,然對我而言櫻花的喧囂或許是種存在的證明,那種熱烈綻放自己的姿態,為了讓人注目欣賞,唯有那麼努力,才能不枉費一季寒冬的忍耐,不愧對自己的生命,它要吵吵鬧鬧的,濃豔奔放的,唯有如此,才不會在凋零時後悔莫及。

詩歌的美麗來自於那曖昧不明的感受,來自於詩人對生命的叩問,來自於那些鏡頭畫面的排列堆疊,音樂節奏明亮或傷感,那些詩人藏起來的心事秘密,等待讀者在解謎的同時,產生會心一笑,或是心起漣漪,無論歷經多少世紀,仍在不同世代的讀者心裡迴盪。


走入最深最深的山裡

那溪流在山勢蜿蜒處小憩

翩然於溪澗之間

隨之起舞的野薑花

以一種纖巧輕盈

待晨起輕籠鎖繞的雲霧流淌散去

留下

一山的芬芳馥郁

在悠長時間河流裡

兀自美麗



avatar-img
Emma Chang的沙龍
2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mma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改編自經典日本漫畫,惡作劇之吻已經被翻拍好幾次,然而無論是哪個版本,始終有令人心折的部分,我想應該是故事本身十分動人,再看多少遍,仍然覺得當中充滿著一種傻氣的、可愛的、純粹的感情狀態,仍然感動於他們彼此雙向奔赴的感情。 故事設定本就有趣,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原來是作者親身經歷,想來用想的也難以設計出那
電影小日曆 : 人生如戲,你的是哪一齣?我們在電影裡驚艷他樣的人生,在生活中復刻電影的情節,用電影的台詞註解生活的細節,並樂此不疲。 誓詞卡 : 我們這輩人,自由慣了,結婚並非人生必要清單,然生命總有許多美麗意外。在愛裡喜歡著彼此,見證著彼此,卻不在愛裡迷失了自己,互為彼此寬闊的海洋與森林,但
身體與心靈常是一體兩面的,這似乎是一個過剩的時代,物質上的精緻日復一日,人們透過消費得到快樂,食物得到滿足。舉凡吃到飽餐廳、買一送一、各種優惠卷,刺激人們不斷購買再購買,進食再進食,遠比真正需要的還要多更多,彷彿如此可以填滿什麼,如此、回還往復,但身體慾望宛如巨大黑洞,渴望越多越好,永無止盡之日。不
有時不禁問自己,人世間是否有純粹乾淨的一份情感,願以自己的時光生命為獻祭,只為了成全對方,那種全然付出自己的感情故事,似乎總停留在學生時期,看待青春期的孩子,體制的苦悶讓內心沒有宣洩的出口,往往需要和他人取暖陪伴,孤獨的個體總是不容易在群體裡自在,哪怕不是志同道合,也需要與人親近的保護色,不至於成為
初任教職之時,面對著國中與高中的選項,直覺地選擇高中,現在想來人生很多時候,潛意識所做的往往都是正確的選項,回首自己的成長歲月,我最豐盈美好的時光就坐落在高中生活中。 與國中生的孩子氣不同,高中的歲月有點小大人的意味,和同學打打鬧鬧,做無數幼稚的行為,不受律法綱常的制裁,快意生活,保有稚氣熱血的一
改編自經典日本漫畫,惡作劇之吻已經被翻拍好幾次,然而無論是哪個版本,始終有令人心折的部分,我想應該是故事本身十分動人,再看多少遍,仍然覺得當中充滿著一種傻氣的、可愛的、純粹的感情狀態,仍然感動於他們彼此雙向奔赴的感情。 故事設定本就有趣,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原來是作者親身經歷,想來用想的也難以設計出那
電影小日曆 : 人生如戲,你的是哪一齣?我們在電影裡驚艷他樣的人生,在生活中復刻電影的情節,用電影的台詞註解生活的細節,並樂此不疲。 誓詞卡 : 我們這輩人,自由慣了,結婚並非人生必要清單,然生命總有許多美麗意外。在愛裡喜歡著彼此,見證著彼此,卻不在愛裡迷失了自己,互為彼此寬闊的海洋與森林,但
身體與心靈常是一體兩面的,這似乎是一個過剩的時代,物質上的精緻日復一日,人們透過消費得到快樂,食物得到滿足。舉凡吃到飽餐廳、買一送一、各種優惠卷,刺激人們不斷購買再購買,進食再進食,遠比真正需要的還要多更多,彷彿如此可以填滿什麼,如此、回還往復,但身體慾望宛如巨大黑洞,渴望越多越好,永無止盡之日。不
有時不禁問自己,人世間是否有純粹乾淨的一份情感,願以自己的時光生命為獻祭,只為了成全對方,那種全然付出自己的感情故事,似乎總停留在學生時期,看待青春期的孩子,體制的苦悶讓內心沒有宣洩的出口,往往需要和他人取暖陪伴,孤獨的個體總是不容易在群體裡自在,哪怕不是志同道合,也需要與人親近的保護色,不至於成為
初任教職之時,面對著國中與高中的選項,直覺地選擇高中,現在想來人生很多時候,潛意識所做的往往都是正確的選項,回首自己的成長歲月,我最豐盈美好的時光就坐落在高中生活中。 與國中生的孩子氣不同,高中的歲月有點小大人的意味,和同學打打鬧鬧,做無數幼稚的行為,不受律法綱常的制裁,快意生活,保有稚氣熱血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