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體與心靈常是一體兩面的,這似乎是一個過剩的時代,物質上的精緻日復一日,人們透過消費得到快樂,食物得到滿足。舉凡吃到飽餐廳、買一送一、各種優惠卷,刺激人們不斷購買再購買,進食再進食,遠比真正需要的還要多更多,彷彿如此可以填滿什麼,如此、回還往復,但身體慾望宛如巨大黑洞,渴望越多越好,永無止盡之日。不是需要而消費而是因為消費而消費,漸漸傾聽外在資訊而忽略心裡真正的聲音,最後聽不到心裡的聲音。 

為什麼會如此?現代人心靈上的匱乏飢渴,人們揮霍著時間與金錢,用消耗的方式得到微薄短暫的喜悅,買什麼去哪裡似乎也都不重要,因為聽不到心裡的聲音,沒有自己的想法,關鍵是用消耗來換取,追求得越多卻越不快樂,內耗心靈與精神。一個人生存所需本就不多,大抵就是陽光、空氣與水源,始終相信一個人心中若有方向,眼中有彼方,吃什麼應該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吃什麼對他而言都有滿足的幸福,他的快樂不該來自於物質,而是來自於心靈上的富有。

若是只能透過物質得到快樂,大概是很傷心的事情了。

 

avatar-img
2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ma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不禁問自己,人世間是否有純粹乾淨的一份情感,願以自己的時光生命為獻祭,只為了成全對方,那種全然付出自己的感情故事,似乎總停留在學生時期,看待青春期的孩子,體制的苦悶讓內心沒有宣洩的出口,往往需要和他人取暖陪伴,孤獨的個體總是不容易在群體裡自在,哪怕不是志同道合,也需要與人親近的保護色,不至於成為
初任教職之時,面對著國中與高中的選項,直覺地選擇高中,現在想來人生很多時候,潛意識所做的往往都是正確的選項,回首自己的成長歲月,我最豐盈美好的時光就坐落在高中生活中。 與國中生的孩子氣不同,高中的歲月有點小大人的意味,和同學打打鬧鬧,做無數幼稚的行為,不受律法綱常的制裁,快意生活,保有稚氣熱血的一
一直以來,對於當老師沒有太多想法,人生時常是碰到了才思考該怎麼做,大概很少去思考要不要做,而是先做再說,人生很多時候有沒有也不是當下就能看出來的,許多都是養分,花開是未來式,學習如何當老師也是如此,只能說很感謝大學和教育界碰到的貴人,他們讓我看到一個老師清晰的輪廓,美好的想望,彷彿若有光,讓我不自覺
當同事或朋友問到婚禮準備得如何時,我總是回答已經搞定好一切了,已經辦過家宴的我對一切流程都已熟悉,覺得婚禮大體而言也就那麼一回事,最難的本就不是這些儀節。 結婚這件事我想困難之處本就不在這些形式上,儀式的存在不過是昭告他人知曉,或是滿足於自我的想像,結婚難的地方應該是找到願意與你相伴到老的那個人,
猶記得在看三十而已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 「一個人能有多厲害,不是看她能夠得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得多低。」在看蓮花樓這部劇時一直想起這句話,整部劇武打戲流暢俐落,行雲流水又力量飽滿,令人大呼過癮,武戲雖重要,但本部戲劇的靈魂還是在角色本身,人物被構置在何種境地,如何突破才是吸引讀者之處。 李相
工作許多年,卻從未好好思考生命本身,未能深刻沉澱自己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起初是為了證明自己能做到,後來是在工作之中挖掘與人互動的樂趣,再後來則慢慢有些迷茫,這樣的迷茫雖不至於讓我惶然失措,但我明白我需要空白,一段絕對的空白,哪怕是無所事事也很重要,當生命被填塞得很滿的時候,看似充實實則比空白更為蒼白
有時不禁問自己,人世間是否有純粹乾淨的一份情感,願以自己的時光生命為獻祭,只為了成全對方,那種全然付出自己的感情故事,似乎總停留在學生時期,看待青春期的孩子,體制的苦悶讓內心沒有宣洩的出口,往往需要和他人取暖陪伴,孤獨的個體總是不容易在群體裡自在,哪怕不是志同道合,也需要與人親近的保護色,不至於成為
初任教職之時,面對著國中與高中的選項,直覺地選擇高中,現在想來人生很多時候,潛意識所做的往往都是正確的選項,回首自己的成長歲月,我最豐盈美好的時光就坐落在高中生活中。 與國中生的孩子氣不同,高中的歲月有點小大人的意味,和同學打打鬧鬧,做無數幼稚的行為,不受律法綱常的制裁,快意生活,保有稚氣熱血的一
一直以來,對於當老師沒有太多想法,人生時常是碰到了才思考該怎麼做,大概很少去思考要不要做,而是先做再說,人生很多時候有沒有也不是當下就能看出來的,許多都是養分,花開是未來式,學習如何當老師也是如此,只能說很感謝大學和教育界碰到的貴人,他們讓我看到一個老師清晰的輪廓,美好的想望,彷彿若有光,讓我不自覺
當同事或朋友問到婚禮準備得如何時,我總是回答已經搞定好一切了,已經辦過家宴的我對一切流程都已熟悉,覺得婚禮大體而言也就那麼一回事,最難的本就不是這些儀節。 結婚這件事我想困難之處本就不在這些形式上,儀式的存在不過是昭告他人知曉,或是滿足於自我的想像,結婚難的地方應該是找到願意與你相伴到老的那個人,
猶記得在看三十而已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 「一個人能有多厲害,不是看她能夠得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得多低。」在看蓮花樓這部劇時一直想起這句話,整部劇武打戲流暢俐落,行雲流水又力量飽滿,令人大呼過癮,武戲雖重要,但本部戲劇的靈魂還是在角色本身,人物被構置在何種境地,如何突破才是吸引讀者之處。 李相
工作許多年,卻從未好好思考生命本身,未能深刻沉澱自己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起初是為了證明自己能做到,後來是在工作之中挖掘與人互動的樂趣,再後來則慢慢有些迷茫,這樣的迷茫雖不至於讓我惶然失措,但我明白我需要空白,一段絕對的空白,哪怕是無所事事也很重要,當生命被填塞得很滿的時候,看似充實實則比空白更為蒼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就像那句Steam玩家間的玩笑話:「我都已經花錢買遊戲了,你還要我再花時間玩?」如果都已經花了比平時更多的錢去吃這頓大餐,還要處理那份過量的飽腹感,反而比「有東西沒吃到」更不划算。當然,這是吃太飽的身體才有能力思考的問題,是不理性中才能孕育出的理性。下一次的吃到飽,我們還是會把它變成「吃太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現代資訊過剩對人類大腦的影響。麥可.伊斯特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無法預測的獎賞與快速重複性使我們沉溺於匱乏循環,無法獲得持久滿足。文章分析了飲食、物品及資訊等多方面的匱乏現象,並提出反思的必要性,以避免過度消費和不必要的焦慮,最終達到真正的幸福感。
Thumbnail
從買買買到斷捨離,改變你對生活的想像:兩本書帶來的啟發。 眾所周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費已成為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每到週末商場打折,我們總忍不住「剁手」,累積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而當快遞送到手,快樂也隨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金錢流失的焦慮和空虛感。 或許你也開始好奇,這樣的生活是否真的能讓我們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度消費對生活滿足感的影響以及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讀者將瞭解到物質慾望如何導致負面情緒,並提供簡單生活的建議,降低消費壓力。透過對比美國消費文化,文章揭示了租倉儲空間的現象,反映了現代人對物質的依賴。 最終,呼籲大家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消費,實現內心的幸福與滿足。
Thumbnail
當經濟蓬勃發展之際,人人都樂於賺錢享受生活,自然沒有心思追求心靈的成長,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達成任何事。對物質的追求越高,就會越加忽略心靈的需求,有一天,發現心靈的空虛和傷口不是金錢可以撫平的時候,通常已經是傷痕累累。老智者說,有些人並不貪圖名利,只求平安健康,但是想一想,平安健康很達成容易嗎?一點也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現代人的「不滿足」。 的確,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這五項, 就幾乎佔據了我整天醒著的時間。 其中第五項,英文是 Influence, 直接翻譯是「影響力」,但我一直覺得這個翻譯不太貼切。 直到與GPT4o 討論,我看到了「潛移默化」這個翻譯, 覺得真的是翻譯得太貼切了。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慾望使你的心混亂、焦躁、看不清自己。你活在表象,活在別人的眼中。你喪失了追求有價值的目標的心態,取而代之的是垂手可得的俗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就像那句Steam玩家間的玩笑話:「我都已經花錢買遊戲了,你還要我再花時間玩?」如果都已經花了比平時更多的錢去吃這頓大餐,還要處理那份過量的飽腹感,反而比「有東西沒吃到」更不划算。當然,這是吃太飽的身體才有能力思考的問題,是不理性中才能孕育出的理性。下一次的吃到飽,我們還是會把它變成「吃太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現代資訊過剩對人類大腦的影響。麥可.伊斯特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無法預測的獎賞與快速重複性使我們沉溺於匱乏循環,無法獲得持久滿足。文章分析了飲食、物品及資訊等多方面的匱乏現象,並提出反思的必要性,以避免過度消費和不必要的焦慮,最終達到真正的幸福感。
Thumbnail
從買買買到斷捨離,改變你對生活的想像:兩本書帶來的啟發。 眾所周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費已成為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每到週末商場打折,我們總忍不住「剁手」,累積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而當快遞送到手,快樂也隨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金錢流失的焦慮和空虛感。 或許你也開始好奇,這樣的生活是否真的能讓我們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度消費對生活滿足感的影響以及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讀者將瞭解到物質慾望如何導致負面情緒,並提供簡單生活的建議,降低消費壓力。透過對比美國消費文化,文章揭示了租倉儲空間的現象,反映了現代人對物質的依賴。 最終,呼籲大家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消費,實現內心的幸福與滿足。
Thumbnail
當經濟蓬勃發展之際,人人都樂於賺錢享受生活,自然沒有心思追求心靈的成長,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達成任何事。對物質的追求越高,就會越加忽略心靈的需求,有一天,發現心靈的空虛和傷口不是金錢可以撫平的時候,通常已經是傷痕累累。老智者說,有些人並不貪圖名利,只求平安健康,但是想一想,平安健康很達成容易嗎?一點也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現代人的「不滿足」。 的確,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這五項, 就幾乎佔據了我整天醒著的時間。 其中第五項,英文是 Influence, 直接翻譯是「影響力」,但我一直覺得這個翻譯不太貼切。 直到與GPT4o 討論,我看到了「潛移默化」這個翻譯, 覺得真的是翻譯得太貼切了。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慾望使你的心混亂、焦躁、看不清自己。你活在表象,活在別人的眼中。你喪失了追求有價值的目標的心態,取而代之的是垂手可得的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