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自律生活卻力不從心?簡單的幾個改變讓你步入自律之路》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都知道,自律非常重要,但在要面對它時,仍有許多人只願意紙上談兵,或是在學習邁向自律的過程中屢屢碰壁,最終只好以失敗告終。

自律與否不僅能夠左右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及命運,它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態度,從每天的時間分配,到長遠的生涯規劃,自律總是跟任何事情脫不了關係,若無法學會自律,到頭來也只能後悔莫及。透過下列幾種方法,以我學習自律的自身經驗作為範例,讓讀者們可以更輕鬆地一同朝著自律的道路邁進:

掌握時間

時間,是生命,是資源,是沉澱,是愛,是一切。任何的人、事、物皆能用時間證明,若無法充分且妥善的利用時間,那麼凡事皆難以實現。

但,讀者不需要將這回事想得太過困難,就算一開始的目標非常簡易也無所謂,只要能夠循序漸進並持之以恆即可。像我一開始先把每天晚上11點準時睡覺當作初步的目標,雖然相較之前只會提早大約十餘分鐘睡覺,但在逐漸養成習慣的同時,我也開始為了能夠準時睡覺而逐漸學會如何善用讀書與休息的時間。而我善用時間的一套方法,叫做「切割目標」。

raw-image

切割目標

以下是一個情境:有一項需要耗費多時才能完成的作業,雖然老師給予相當充裕的時間,但由於時間分配不當,導致往往到了緊要關頭才開始加緊趕工。先不論最後是否完成作業,很顯然地,這個過程絕非自律的展現。這種情境聽起來相當荒謬,經 歷過類似情況的人卻不在少數,我也不例外。

切割目標,說的就是將大方向分成數個步驟,並將每個明確的小目標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樣不僅能夠預先排好進度,還能夠有效避免不知該從哪下手的困境,更能防止目標不夠明確所導致的惰性發作。

引入監督

在這個網路四通八達的年代,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唾手可得,但有許多人鮮少將網路使用在學習方面,反而將過多的時間投入在對自己無益的遊戲以及社交軟體上,這樣雖然可以在當下獲得快樂,但這份快樂僅限於「當下」,隨後這份快樂便會蕩然無存,並伴隨著出現長期且痛苦的負面情緒,這種情形在較為自由的高中生活尤其常見。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這種問題叫做「引入監督」。沒多久前,亮語發起了一個非強制性的挑戰,透過把手機放在亮語一週使自己無法使用的方式,讓自己暫時疏遠網路世界,並在拿回手機後能夠更加懂得正當使用網路與自律。雖然這個挑戰不限制家中平板、電腦、電視等3C產品的使用,但光是少了自己最常使用的手機就足以影響我的生活習慣,不僅在家時大幅減少使用網路的時間,在學校的閒暇時刻有時還會拿出數學題目練習。如果讀者們認為自己難以抵擋3C產品的誘惑,那麼先試著嘗試引入監督同樣會是個非常推薦的方法!

阻礙:自律的頭號敵人—怠惰與僥倖心態

但是,在邁向自律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最怕遇到的情況,不外乎就是出現怠惰與僥倖心態。我有時在忙碌的時候忘了去顧慮時間的流逝,到了要睡覺時才發現自己不小心超過目標睡覺時間5分鐘、10分鐘,在當下會認為自己只是不小心的,下次再小心就好,實際上,這種僥倖心態正是扼殺自律的頭號元凶,不得不隨時當心,因為只要僥倖心態存在,相同的情況就有極大的可能性發生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結語

對我來說,自律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困難,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自己有沒有認真看待自律這件事,畢竟在這漫長的人生中,我們終究得學會自律,所以,趁現在時機還不算晚時為了自律,為了自己好好奮鬥吧!


黃大睿,一個資歷不算久的高一亮孩,休息時只要玩音遊就可以讓我更加清醒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喔!!!!!)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