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持續進行拆除作業,今早受困頂樓的吊掛雞脫困自行到1樓後方的牆壁順利被救援,稍早傳出8樓住戶余小姐的三花貓「花花」也找到了,目前只有脫水跟輕微擦傷,其他身體狀況良好,已交由醫療團隊接手做更詳細的檢查與照顧。
三花貓「花花」曾在14日晚間現身,現場怪手正在挖掘,赫然見到花花身影,遂暫停工作,由工程人員持網子到花花躲藏的地方捕捉。然而,花花見陌生人靠近十分警惕,躲到床下又在瓦礫間飛竄,看起來還有活力,最終敏捷逃走。一直到今(15日)晚間7點多,花花順利被救回。
另外,還有5樓住戶陸小姐養的乳牛貓「歐膩」待救,牠13日曾現身。至於外界十分關注不幸罹難康老師的愛貓「貓咪」也在13日順利獲救。
比現存袋鼠大2倍! 科學家發現「古代袋鼠」新品種重170公斤
科學家發現了3種古代袋鼠新品種,生存年代介於500萬年前至4萬年前,其中一種品種的體型,更是現今袋鼠體型約2倍大。現今澳洲大型雄性袋鼠站立可達2公尺。
CNN報導,澳洲南澳弗林德斯大學聲明指出,這些巨型袋鼠屬於原齒袋鼠屬,在外型、活動範圍及跳躍方法上所表現出的變異性,都比研究人員以為的還要更多。
雖然平面袋鼠化石在澳洲算相當常見,但過去科學家對此的了解主要都是基於身體部分,而非來自完整的動物骨骸。雖然古代袋鼠與現今的看起來相去不遠,但他們實際上更加矮胖和肌肉發達。研究補充,這3種新發現的品種,跳躍方式都不太一樣,而且能適應生存的環境也不一樣。
其中一個新品種名為「P. viator」,體重多重達170公斤,比現今最大型的雄性紅袋鼠還要重上2倍,最大的標本站立高度更是超過2公尺。
可爾(Kerr)表示,因為這種古代品種的腳很窄,大腿骨相對較短,脛骨卻很長,比例很像現存的紅袋鼠和灰袋鼠,在跳躍表現上快速而且有效,有助於在澳洲中部乾旱棲息地的食物與水源之間移動。
「P. viator」的主要掠食者也是現今已滅絕的「袋獅」,袋獅體型與一隻大狗相當,最小的則只有負鼠那麼大,這是一種潛伏型掠食者,據信專門獵食袋鼠。
其他2種新發現的品種為「P. mamkurra」、「P. dawsonae」,「P. mamkurra」是一種四足動物,代表主要靠四肢移動,而非常見的兩腳跳躍。可爾指出,「P. mamkurra」是一種體型大、骨骼粗壯的袋鼠,行動相對緩慢,可能也很少跳躍,推測或許只在受到驚嚇時跳躍。至於「P. dawsonae」,目前因為可供研究的化石較少,因此了解不多,但大概只是個「速度中等的跳躍者」。
奶貓送養媽媽找不到超著急 叼著雞肉四處看:寶貝在哪
大陸飼主在抖音帳號@宋琪琪分享自家貓咪的日常生活,她飼養的英國短毛貓「琪琪」誕下5隻小寶寶,其中一隻送養後,琪琪一臉憂心叼著雞肉,在家裡到處尋找小孩,模樣讓人心疼。
從飼主發布的影片可以看到,一身黑毛的英短琪琪遊蕩在家中各處,嘴裡咬著肉肉,想用味道吸引寶寶出現,不過卻遲遲未發現,最後一臉失望又無辜地看著飼主,模樣讓人相當心疼。
琪琪在其他4個寶貝的陪伴下,逐漸走出憂傷,小奶貓總是在媽媽身邊簇擁一團,一邊搗蛋一邊給溫暖,而飼主養的另一隻貓偶爾會幫忙帶寶寶,讓琪琪可以稍微休息一下。飼主見狀總是笑說,「又是大媽幫忙帶孩子的一天,牠(琪琪)在旁邊悠哉地躺著」。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達安慰,「貓仔太小了不要送,母貓會覺得孩子小沒有生活能力肯定找牠,等小孩大一點,連母貓都嫌棄的時候再送」、「我家就生一個,所以我現在養了一家貓」、「留了一隻不會埋屎的」、「看著媽媽的眼神,我好心疼」。飼主也特別發文回應表示,「大家不用擔心,琪琪現在狀況比較好轉了,我也天天陪伴牠給予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