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治療|裸辭日記】小兔過河|明明都知道要做什麼卻怎麼也無法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隱喻故事

小兔想抵達河的對岸。


但是她一動也不動地坐在這岸,已經好幾天了。

不是不知道怎麼過河,望著河中的小石頭,其實她完全知道第一步要踩的是這顆石頭,然後是那顆石頭,然後是第三顆、第四顆……,每一顆每一步都在小兔眼裡一覽無遺,清清楚楚。

也不是安全顧慮,每顆浮出水面的石頭都沒有長出青苔或是溼滑會讓小兔跌倒的風險,就是那種看上去乾乾的,踩上去也絕對不會害你搖晃的石頭表面。

也不是勇氣疑慮,小兔知道她一旦決定要去哪裡,就勇往直前,就算只是一個人獨闖,也沒問題。事實上,這已經不知道是她第幾次自己一個人過河了。

但是,她卻卡在這裡,連腳都懶得提起來。望著前方的每一步,她竟然失去了起身的動力。

好苦惱啊!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到達河的對岸?光是知道每一步該怎麼走,沒有起身,還是到不了河對岸啊!河對岸,會有多少好玩的事等著她,但是她現在卻被卡在這裡動彈不得!

她閉上眼睛,想起以前也有過這種提不起勁的時候。那是在她小時候,想要回信給小兔姐姐卻怎麼也無法下筆。望著那張白得像她的兔毛一樣的信紙,她就是寫不出半個字,連筆開始拿在手上放在信紙上這麼簡單的動作,都沒有辦法。她其實有好多話想要告訴小兔姐姐啊,但居然就這樣把信紙擱著,只能乾瞪著眼,心裡焦急了好幾天。

後來是小兔姐姐等了幾天沒等到回信時,她可能知道小兔遇到了什麼問題,自己主動再寫了一封短短的信過來。信上寫著:沒關係,可能是想說的太多,反而不知道要從哪開始說起。不如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回吧。先跟我說:你最近好嗎?

有去哪裡玩耍嗎?

最近的心情怎麼樣呢?

有沒有想要跟我說的呢?

最後,小兔一共回了好幾封短短的信,才把這次她原來想寫給小兔姐姐的信都全部寫完。

想起那次經驗,小兔望著河面的石頭,突然想到:啊!每個石頭前面其實都有更小的石頭在排列著,如果我先踏在最前面最前面的小石頭上,一步一步的,就可以到達那第一顆石頭上。然後是第二顆、第三顆,最後我就可以真的到河對岸了!

這麼想著,小兔終於踏上了她連日來的第一步。


裸辭日記|意象生成

裸辭第30天。

工作持續在找著,甚至還在昨天推掉了一個目前為止條件最滿意的工作(我到底在幹嘛?)。關於我與工作的愛恨情仇,那又是再說的了。

但是想做的事還是繼續發展著,沒有一天停止。每天,我幾乎用上一整天熟透的心情,尋找最有感覺的隱喻,然後在一天的結尾,終於透過這個隱喻看清了我的盲點,情緒瞬間又開解恢復。

於是,累積了很多隱喻,很多故事,很多沒有內容的標題。

望著這些標題,我開始覺得焦急:工作找不著是一回事,連自己想做的想寫的,也這樣只是在腦子裡過一下,就是始終不把它們打出來。沒有成績,你怎麼做出成果?怎麼證明這些是可行的,是有成效的,是有系統的?

我跟就是不肯起身打字的自己商量:你到底怎麼了?來面對吧,我們好好解決這件事。我問自己不肯動筆是什麼感覺?身體是什麼感覺?看著一個個存在的標題是什麼感覺?明明就知道要寫什麼內容卻怎樣都不肯動筆,是什麼感覺?什麼畫面?

延續前幾天就存在的隱喻,小兔想過河的意象立時浮現在我心裡,河面上清楚陳列的石頭,就像是我那些名存實亡的標題,吸引不了我起身打字。

於是有了小兔過河這個隱喻故事。

故事一產生,我清楚看見那顆排列在第一顆石頭最前方的那顆小石子,我只要先踩在第一顆小石子上頭就行了是吧?

於是,我起身完成了這篇文章,繼上次的進度之後,又過了10多個日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故事塔羅 藝術陪伴
5會員
11內容數
2025/04/01
前段時間,我經歷了為期長達兩個月的再度失業時光。又是自請離職,中間的各種自責不在話下。 這段時間,我是怎麼陪伴著自己走過來的呢? 覺得可能走不到盡頭,或是不到盡頭在哪裡的那段時間,我是怎麼一步步陪伴著自己的呢?不要說“走出來”,那好像是指那段時間是個誰都不想經歷的地獄過往,而得說“走到現在”,這
2025/04/01
前段時間,我經歷了為期長達兩個月的再度失業時光。又是自請離職,中間的各種自責不在話下。 這段時間,我是怎麼陪伴著自己走過來的呢? 覺得可能走不到盡頭,或是不到盡頭在哪裡的那段時間,我是怎麼一步步陪伴著自己的呢?不要說“走出來”,那好像是指那段時間是個誰都不想經歷的地獄過往,而得說“走到現在”,這
2025/03/26
向自己的宣言 恭喜你,終於找到方向。 努力追尋了將近七年多的時光,上山下海尋求知識,終於,在前陣子發現,原來它與它就是你心心念念嚮往之的領域。其他種種,都可以被劃歸到它與它的範疇裡。甚至,它與它,可以再繼續被你併成它,一個你自創的領域。 早點脫離書本,或者就固定那幾本,是你的聖經。是你
2025/03/26
向自己的宣言 恭喜你,終於找到方向。 努力追尋了將近七年多的時光,上山下海尋求知識,終於,在前陣子發現,原來它與它就是你心心念念嚮往之的領域。其他種種,都可以被劃歸到它與它的範疇裡。甚至,它與它,可以再繼續被你併成它,一個你自創的領域。 早點脫離書本,或者就固定那幾本,是你的聖經。是你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