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樂趣】-113.5.22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精神不好,打自己喜愛的電玩,無法讓我感受到樂趣,只會在之後讓內心失序。

精神好時,設定一項自己有興趣、工作的挑戰,並且挑戰成功時。

完成工作達成目標時,獲得內心壓力釋放的瞬間。

因為苦痛是平衡的,享受在思考解決達成目標的過程,還欠缺哪些項目,努力去實踐,這過程雖然複雜,但付出的努力越多,後續產生的快感也越多!

簡單來說,就是不斷設定生活目標,持續進入心流狀態,試圖達成最優體驗狀態,讓精神損耗(精神熵)暫時從世上消失,是讓人上癮的原因,也最讓人感到快樂!

●享樂與樂趣的差別? 取決於{完成後的成長性},單純看電視是享樂,看完電視後寫下心得啟發是樂趣;單純打射擊遊戲很爽是享樂,把射擊遊戲的攻略、重點紀錄分享出來,和他人產生共鳴,是樂趣。

進行活動時,自已其實也不確定是否能夠完成,樂趣的元素帶有一種隨機性,可能會成功或失敗,成功時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完成,失敗了可能是自己能力不夠。

{活動複雜度}的差異,帶來不同樂趣的域值。很單純簡單的活動,也能帶來樂趣,但回饋的樂趣相對低得多,帶來人的成長與啟發也低。

●單純享樂會有什麼不好或問題嗎?

享樂、放鬆是人大腦的本性(多巴胺的運作),一種反射腦的設計,像是位希望持續獲得糖果的孩子;人需要思維腦,透過建立的{原則}加以管制、約束,才能獲得內心的秩序,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其實我覺得正常人都是具有多重人格的:

1.一種是意識人格,就是自己本體、思維腦、二階段思考,透過思維,能做決策、理性思考,做出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決定並執行。正向成長的人格,已經建立屬於自己的原則、價值觀,像是位盡職的父母親,希望孩子變好。

2.再來就是上面提到的反射腦,沒有經過訓練的反射腦,通常會希望持續放鬆、持續享樂的本能人格,像幼童般一天到晚想吃糖、放鬆、找尋娛樂。

3.最後是潛意識人格,沉潛於顯意識底下,透過冥想等方式可與其接觸,平時可能會被社交媒體、廣告影響到潛意識的運作,生活中某些選擇被特定品牌廣告影響就是顯例。


反射腦、直覺決策的存在並沒有不好,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大腦的損耗;但其實反射腦的決策是可以被修正的,當思維腦成功約束、調教,透過循序漸進的習慣調整過程,讓反射腦知道了好處,最後直覺就會抉擇對自己有幫助的習慣。

我自己在周六、周日時,是我的放鬆日,周末時,不做子彈筆記、不健身、不跑步,但是某些生活習慣,當自己知道對健康、成長有幫助時,還是會不自覺、習慣地去執行。這就是反射腦已被調教的案例。

一直看電視變沙發馬鈴薯、一直找一夜情尋求刺激,有什麼不好嗎?

若享樂、放鬆的過程可以讓你額外獲得些什麼啟發或成長,那也許沒有什麼不好。

最近在寫人生目標時,有個問題相當有趣,若您有無限的金錢、時間,你會想做什麼?

瘋狂看劇?看久了也會疲乏,覺得人生沒目標,一種放鬆過久的失去內心秩序的失落感;試想最後臨終前,你的兒女對你的印象就是一位一直在看電視的爸爸。如果你希望你的人生被如此評價,也確實沒什麼不好?

….想想其它自己瘋狂想法想做的事情,若過度進行,其實都會延伸許多問題。

重點還是在於建立人生目標(天命),以終為始,將所有人生事件整合成一連串的心流活動,對自己應扮演的角色(父親、丈夫、兒子、員工)做好設定好的目標,透過設定目標→達成目標→思考問題→解決再優化的過程,持續尋求樂趣,才是正道。

●樂趣的元素有哪些?

Ans:與心流的元素相仿,都需要

1.花費精神能量進入專注狀態

2.N+1的挑戰性目標、有足夠的能力,當人透過練習已經熟練後,該目標已不具備挑戰性,那麼就會感到無聊,需要設定更高強度的目標才能再次感受到樂趣。

3.有具體的檢核點

4.回饋來自於任務本身(產生的金錢回饋都是副產品)。

5.自己真心想完成,覺得有趣、特定目的性。

6.充滿自信、擁有行動掌控權。

7.讓人忘記時間、挫折、苦難。時間不是絕對要素,但有充足的時間可讓樂趣性增加。

●自得其樂的人如何在混亂中製造內心的秩序?

→先睡飽、擁有隨時找到樂趣的能力,拿回獎賞的控制權,活在當下,從當下中透過觀察、感知,找到行動機會,設定目標,試圖進行心流完成之。

●業餘者vs愛好者 的差異~?

都著重體驗(回饋感)而非成果(成就)。

{業餘者}:做喜愛做的事。比專業專注的主題,更個人化、更專精化,專業一般需要需要建立理論基礎,可能會遺漏業餘者專注的觀點,能帶給人不同角度的分析。

{愛好者}:樂在其中,一種單純的興趣為動能進行主題式的研究。

6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論幸福(113.5.9)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心流}→{最優體驗}-113.5.10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論【禪定】-113.5.16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論【意識】-113.5.17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好奇海獺」:我的深度辯論樂園作為一位深度辯論愛好者,我曾經在現實中感到一絲無奈。身邊的朋友可能對這些議題興趣缺缺,而我的辯論熱情卻是那麼旺盛。這時,「好奇海獺」如同一道光亮,為我帶來了全新的辯論體驗。
Thumbnail
avatar
Otter Curiosity
2023-11-26
『快樂實現自主富有』讀書心得之『快樂』論『快樂實現自主富有』本書分成了兩個主軸,分別是『財富』與『快樂』。上一篇我們把談書中描述『財富』的內容,這篇文章就來把剩下『快樂』的部分談完。
Thumbnail
avatar
歐美加的遊牧人生
2023-09-22
【遊戲評論】極樂迪斯可—由骰子與文字構建出的第九藝術2019年,《極樂迪斯可》(Disco Elysium)以獨立遊戲之姿首度與世人見面。這款將美學、文學、哲學揉合遊戲進而誕生的作品,於當年TGA(The Game Awards)一舉拿下了最佳獨立遊戲、最佳新進獨立遊戲團隊、最佳敘事等殊榮,甚至還包括了最佳.......
Thumbnail
avatar
掘內
2022-07-15
職涯規劃與策略-3-討論快樂的工作是否必要?剛到現在這份工作覺得十分無趣但其實很有發展性,老實說做起來很迷惘 應該如何判斷這份工作應該多待一陣子,但感性覺得應該離開找一份快樂的工作,應該要如何有效判斷職涯上這是不是適合自己? 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了解你所謂的快樂 另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是「很有發展性但是十分無趣」這件事情
Thumbnail
avatar
策略思維-治華老師
2022-01-31
讀一論:樂觀的人在麻煩裡看見機會!足球比賽的隱形噴劑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嗎?  如果之前我們一點鋼琴都沒學過,能有機會演奏嗎?如果我們沒學過建築,能有機會蓋個博物館嗎?有些事非有準備才行,否則有機會也輪不到我們抓。但很多事是「全新」的...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avatar
郝廣才
2021-07-26
讀一論:把玩樂變工作的人,工作最快樂!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和玩樂是絕對相反的嗎?如果這個「業」是指事業,那勤奮的玩,會不會玩出大事業呢? 2010年4月29日,瑞典有個叫菲力士・謝爾貝格(Felix Kjellberg)的二十歲大男孩...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avatar
郝廣才
2021-04-29
[藝文評論]爵士樂 x 同心圓紅豆餅的爵士發展故事,一場聽覺加上味覺饗宴,聆聽從古至今的多元爵士風格​  紅豆餅與爵士樂有何關聯呢??可能大多數人聯想不起來吧!!紅豆餅給人的印象就是國民小吃,屬於街頭小吃。爵士樂代表的是社會中街頭因音樂,屬於社會藍領階層的專屬左派音樂。在兩者如果串連起來那就是普羅大眾的物質與精神的結合生活。有台北市東區紅豆餅界珍饌的同心圓與同樣在台北市東區表演藝術空間與製作團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0-11-22
劉仲敬訪談 026 @ 20190227 論下等人的娛樂,論保母與代理孕母,論理性的邊界條件如何分析,論南粵與吳越發明華人與漢人的不同,論死大學生如何做死,論共產黨自身沒有共同體如何統治社會。老實說,你苦心孤詣地去把自己的卵子冷凍起來或者怎麼樣,其實最終付了很大的成本以後,造成的效果很可能不如羅馬人的那種做法:一個三十歲的元老到軍隊裡面去找了一個五十歲的大將來說,”你是我的義子。你打了一場勝仗,而我的兒子不一定能打勝仗,將來我們家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我的家廟託付給你了。我另外準備一批私產
Thumbnail
avatar
陳易宏
2019-03-05
當我們談論音樂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專訪小樹小樹,這個名字對於愛聽音樂的你來說一定不陌生。他曾任Hinoter映象集總編輯、Hit FM Chill-Out Zone DJ,及多屆金曲獎、金音獎評審委員,你可以在平面雜誌上看見他的樂評觀察,在每
Thumbnail
avatar
方格子 vocus
20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