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的必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講廢話的功力是可以訓練的。不要以為某些言詞語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冗言贅語,不應該大量存在、必須要省略刪減節省。有些人就是喜歡這種澎湃豐沛、富含大量文字的文本論述內容,這樣才是所謂「好」的作品。每個人的價值觀與認定好與壞的標準依據都不同,不能以一化之,認為所遇到的人都是排斥這種以量取勝的手法,所以每個人都是這樣認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此狹隘。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這種以量取勝、文字寫得越多越好的概念想法觀點見解理論是多麼高尚清高開放包容的態度。每個方式都一定會有所好壞之處、優劣與優缺點所在,一定都是一體兩面的。不可以將一個人的想法斷然全部絕對地認為是好或壞,因為好壞從來就不是黑白二分這麼簡單粗暴的劃分歸類。而「好」的人一定都會有壞的地方,「壞」的人一定都會有相對好的部分。每個人在若干時刻所當下產出、接收或輸出的感受想法也都是一樣的。好/壞一定都是並存的,只是比例多寡以及個人主觀意識認知當中的想法好佔了多少、壞佔了多少而已。

有時候文本量太多,對方會不想看,所以就會編造(不一定是憑空織造,更多時候是看似照理說明)的建議,如:「寫得不好」,用應該要再精簡、簡練一點的語氣來勸阻或建議自己不要寫這麼多,否則就是在講廢話。但這有時候都只是對方不想要整篇看完的藉口而已。說了這麼多,自己還不是因為懶得看,所以就用許多替代性的言語來當作是良心善意的規勸與訴求,但其實根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私的考量來做決定判斷。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的看完整篇文章之後,發現文字真的在他們的認知語境當中是過於廢話、冗言贅字太多、過度拖沓、沒有重點、進展不夠快、沒有辦法非常精準地將重點標示出來,所以提出了這個建議。這樣理性的觀察與提出分析評點也可行。但是這個「可行」與否以及對方的評價自身是否有辦法承受,都還是要回到自身的感受與各項預設觀點來認同。所以一切都是互相往來,雙方彼此用自己的感受來抒發,沒有絕對的標準,甚至已經沒有標準到「有了標準」,不是那種人們集體共同的印象想像,並且將這份想像化成評判某個文本論述的關鍵標準依據。

而是更深一層、更超越地來看,就是在自己產出內容而對方接收到之後回饋反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自己如何接收對方接收了自己的文本之後給予的文本內容。而這項互相往來的過程,是有標準以及界化固定的流程與儀式可依循的。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活著,一定都希望有所規律,可以安然無恙地遵照既定的規則,就這樣和平、有秩序系統地活下去,不用永遠處在不和平、動盪不安、晃亂紛雜的環境與時間軸當中。所以人們往往刻意建構出屬於他們自己共同認可的標準,然後每個人就照著這個標準來行事、操持任何事物,無論自己是否願意、有興趣、真正有自主動機想要做,都還是會被逼迫去主動做,也就是被動地主動投入。而在看似主動從事的過程中,自己好像越做越開心,因為當事情有了一定的規律秩序之後,做久了就會熟悉、熟稔並且善於把弄這些事項的眉眉角角,越做越起勁,因為已經在一個領域或情境之內「混熟了」,甚至爐火純青,所以他們在這個情境階段當中就會感受到更高程度的快樂。

但這種快樂又不立基於自己因為付出更多努力而得到的更多成就感,而是因為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付出再更多的努力與認真用心在某一件工事上,從頭到尾都是持有著一樣的力氣與能量精神心思在同一件事物上,不偏不倚。因為說實在的,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純粹的熱情與衝勁、動力能夠支持支撐他們做到現在。如今的元素就只有這種儀式感與秩序規律,透過一次又一次重複反覆往來的動作或思想路徑,個人可以在行為與思想的過程中不斷反覆操演、演練自己在這個領域中的定位與所需要做的事情,把它視為一種本份責任,把它做好就好,不用做得特別好或者是拚了命地用力做。所以從一開始到最後,付出的力量都會是平均的、同等的在出力。這樣會獲得的收穫是好是壞尚不清楚,畢竟這還是要回歸到個人的觀點認同與如何看待某件事物的角度態勢。但是絕對會讓一個人的身心趨於平衡、穩定,甚至如果突然中止中斷,還會感到不適應、不習慣。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也許我們都錯了,
衝突並不可怕。
每個人都在演,每個人都在裝
有時候太將事物大而化之、用諦觀俯瞰的視角去觀看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展陳、表示與思想的路徑狀況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也許我們都錯了,
衝突並不可怕。
每個人都在演,每個人都在裝
有時候太將事物大而化之、用諦觀俯瞰的視角去觀看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展陳、表示與思想的路徑狀況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要增進與他人的聯結?透過說廢話吧!說廢話能讓關係更有幸福感、增進親密感,看似毫無用處的「廢話」其實承載著更大的情緒量,是一種非正式的自我暴露。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在關係中說廢話的好處。此外,提供多種說廢話的指南,幫助大家更輕鬆地展開話題,拉近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
對於常常廢到底的自己,我不再那麼苛責了。 它蠻好的。
Thumbnail
很多人寫小說會用一些生僻字,或者在寫古風文的時候會用比較不常見的句型。我覺得這些都算是一種寫作手法,適度的話可以為文章增添風味,過量卻會造成文章難以閱讀的問題。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可能不是這麼好的文筆練習法。然後有小夥伴反映,如果不寫得細或者推砌詞彙,害怕文章不夠有畫面或者詳細。其實我個人覺得堆砌詞藻這件事情,只要不是太過份,理論上不會對小說做太多扣分。因為如果推砌的詞藻是虛的(也就是說沒有表達出任何劇情中重要的意涵),那讀者可以選擇跳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20句廢話,同時介紹了書名為「複利領導-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的一本書。 書中分享了許多真實例子,從大公司到小團隊,從個人到組織。這本書不教複雜的領導理論,而是告訴你核心觀念: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讓你建立良好習慣,培養持續動力,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天的主題是「用進廢退」,聽起來似乎有點嚴格,不過在生命中的許多部份,我們越使用某些技能,這些技能就會越來越純熟,反之,若不使用,不僅不能穩定維持既有的一切,還會退步。
曾經會把觀念反覆的講,後來發現那真正有心的,看自己怎麼做事,就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不甩且不屑的人,根本只認為是噪音。所以多言無益! 也曾經很用心的去對待一些人,檢討自己有沒有傷害到對方,有沒有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尊重。再後來也發現了拿一綑鈔票,往桌上一扔,比什麼關心、尊重都有用! 不食嗟來之食,
Thumbnail
作者用常見的生活模式為底,分享所見所聞,提供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的建議。詞彙的使用跟實力培養絕對是需要時間的,也非常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當作自己的養分來源,多閱讀別人的書籍、文字、而且是有意識的學習,然後再加上實踐,相信慢慢就能寫出吸引人的文字、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Thumbnail
雖然憋不住的話是屁話,但我還是有選擇性的發布,或許可以叫做『屁話嚴選』。
如果哪天做了一些事情 吐口水啦 罵髒話啦 亂停車啦 不是說什麼默以善小而不為 默以惡小而為之 什麼的 後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為啥要做不做的 因為很爽啊 離題 回來 有人會說你這樣我怎麼教育小孩 左思右想 記住啊 先想一下這個人會不會惱羞 如果會 看下會不會被打 總而言之 言論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要增進與他人的聯結?透過說廢話吧!說廢話能讓關係更有幸福感、增進親密感,看似毫無用處的「廢話」其實承載著更大的情緒量,是一種非正式的自我暴露。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在關係中說廢話的好處。此外,提供多種說廢話的指南,幫助大家更輕鬆地展開話題,拉近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
對於常常廢到底的自己,我不再那麼苛責了。 它蠻好的。
Thumbnail
很多人寫小說會用一些生僻字,或者在寫古風文的時候會用比較不常見的句型。我覺得這些都算是一種寫作手法,適度的話可以為文章增添風味,過量卻會造成文章難以閱讀的問題。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可能不是這麼好的文筆練習法。然後有小夥伴反映,如果不寫得細或者推砌詞彙,害怕文章不夠有畫面或者詳細。其實我個人覺得堆砌詞藻這件事情,只要不是太過份,理論上不會對小說做太多扣分。因為如果推砌的詞藻是虛的(也就是說沒有表達出任何劇情中重要的意涵),那讀者可以選擇跳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20句廢話,同時介紹了書名為「複利領導-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的一本書。 書中分享了許多真實例子,從大公司到小團隊,從個人到組織。這本書不教複雜的領導理論,而是告訴你核心觀念: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讓你建立良好習慣,培養持續動力,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天的主題是「用進廢退」,聽起來似乎有點嚴格,不過在生命中的許多部份,我們越使用某些技能,這些技能就會越來越純熟,反之,若不使用,不僅不能穩定維持既有的一切,還會退步。
曾經會把觀念反覆的講,後來發現那真正有心的,看自己怎麼做事,就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不甩且不屑的人,根本只認為是噪音。所以多言無益! 也曾經很用心的去對待一些人,檢討自己有沒有傷害到對方,有沒有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尊重。再後來也發現了拿一綑鈔票,往桌上一扔,比什麼關心、尊重都有用! 不食嗟來之食,
Thumbnail
作者用常見的生活模式為底,分享所見所聞,提供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的建議。詞彙的使用跟實力培養絕對是需要時間的,也非常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當作自己的養分來源,多閱讀別人的書籍、文字、而且是有意識的學習,然後再加上實踐,相信慢慢就能寫出吸引人的文字、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Thumbnail
雖然憋不住的話是屁話,但我還是有選擇性的發布,或許可以叫做『屁話嚴選』。
如果哪天做了一些事情 吐口水啦 罵髒話啦 亂停車啦 不是說什麼默以善小而不為 默以惡小而為之 什麼的 後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為啥要做不做的 因為很爽啊 離題 回來 有人會說你這樣我怎麼教育小孩 左思右想 記住啊 先想一下這個人會不會惱羞 如果會 看下會不會被打 總而言之 言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