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過去幫某教會在讀經之外,幫助信徒能更明白聖經相關背景所寫,
力圖用字精簡,外加少許的信仰反省。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尚不得知……
所有相關內容的的標籤,都會加上「讀經簡要」。
《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簡介
同樣在希伯來經典與七十士譯本,《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是同一本書,寫作的背景與《以斯帖記》的年代也非常相近。《以斯拉記》、《尼希米記》是記錄回歸巴勒斯坦的猶大人,《以斯帖記》則是記錄繼續留在兩河流域居住猶大人。相較之下,《但以理書》的年代會在往前一些,約莫靠近猶大亡國的年代。
試想,當你與你的家族,在一個你不得不棲身的環境待了好幾十年,對當地的文化風俗已經適應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時,你是否還會渴望回到祖先的土地,再回到那裡重新生活呢?同時間,是否要接受一位非常陌生的神祇,盡管祂與祖先有立約,並決定一生事奉祂且嚴格遵守隨著而來的宗教儀式呢?這就是當時在被擄時期的猶太人所要面對的難題。他們是要繼續在異邦生存,還是回到故地重起爐灶?無論是哪種選擇,都是不容易的。
但不管他們要在何種環境下生存,如何確保他們的後代不會遺失他們自己的身份,這也是核心主題之一。這也是在被擄與回歸後,希伯來聖經會重新編輯過的原因,所有的核心議題都是圍繞在:
我們是誰?上帝是誰?為什麼上帝不保守他的子民?以及,
我們如何恢復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紀錄了一群渴望與上帝的心意重新對焦的猶大遺民,而在外在的行為呈現上,《以斯拉記》著重在聖殿重建,《尼希米記》則是把重點放在修復城牆。但除了這兩個事工之外,還有一些作法與作為從今天的觀點來看,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但聖經在此時的目的是為了紀錄,而不是要求以後的人們都必須遵照他們所留下的典範而行,這也是當今的讀者要留心分辨的所在。
哈該書、撒迦利亞書與以斯拉記的關聯
在《以斯拉記》5:1 分別提到哈該與撒迦利亞,而這兩個先知也分別貢獻了12小先知書的其中一部分。《哈該書》一共只有兩章,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找此時在《哈該書》說了什麼。
相較之下,《撒迦利亞書》的紀錄就比較多,在第一章雖然提到回歸事件,但直到第四章才又提到所羅巴伯。所羅巴伯在當時重建聖殿中,極有可能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直到今天的猶太傳統中,據說依然享有極高的聲譽。
猶太人重建聖殿有一個很重要的信仰意涵,就是恢復對上帝的獻祭,換成今天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就是恢復對上帝的敬拜。今天基督信仰雖然不重視聖殿與獻祭的存在與必要性,但對你而言,合宜的敬拜該如何進行,此外,在哪個空間,可以比較的適切表達你對上帝的情感呢?
《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的歷史背景
眾所皆知猶大王國是滅於巴比倫之手,但嚴格來說,巴比倫不是某個王國的名稱,而是一個城市或城邦的名稱。因此,雖然在被擄時期在大多情況下都是提到巴比倫,但要意識到這時期統治巴比倫的卻是迦勒底人。聖經在大多數的狀況下,不會把兩者同時列出,但剛好在以斯拉記 5:12 是一個例外:
但因我們祖先惹天上的上帝發怒,上帝把他們交在迦勒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中,他就拆毀這殿,又把百姓擄到巴比倫。(《和修》)
在主前586 or 587年,猶大滅於(迦勒底人統治的)巴比倫。但在主前 539年,波斯攻佔了巴比倫取代了迦勒底人,在但以理書5:30-31就描述了此時政權的替換。為了避免讀者困惑,瑪代(米底亞)可以暫時與波斯來互換。
因此在以斯拉與尼希米的背景,都不是發生在迦勒底人的統治,而是發生在波斯人的統治。大多數的學者都認同,同樣在異邦統治之下,波斯人確實比迦勒底人開明,一方面波斯人的懷柔政策運用的非常到位,但也確實有人認為這多少也有政治或商業上的私心,但這比較不是聖經可以探討的範圍。
當猶太人在回顧這段歷史時,可能會覺得雖然政權換來換去,但真正在掌權的卻不是這些在地上的政權。同樣,身在台灣的我們,雖然統治台灣的政權換來換去,但真正掌權的,卻又是誰呢?
修建城牆的名單
一般在閱讀聖經在看到一堆人名時,會感到乏味與疲倦,但若仔細閱讀《尼希米記》第三章時,卻會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在第1節就出現大祭司,大祭司是當時最高的宗教領袖,卻也捲起袖子來蓋城牆。從經文敘述中,也看不出在整體修建城牆上扮演領導的位置,而比較像是擔任泥水匠的角色;如果說要領導,最多是在祭司團體內部扮演領導的角色。也有人認為此段城牆靠近聖殿,故讓祭司負責。下面提到的祭司與利未人,也可能是出自於相似的理由,又或者緊鄰他們的生活區域。
7節提到基遍人,就是在《約書亞記》,欺騙以色列人要訂定和平條的基遍人。8節出現其他行業的工匠。12節則是出現女性也投入在修建城牆中。
當時生活在耶路撒冷生活的人們很清楚,修建城牆的成敗,關係到他們的共同利益,以至於他們能夠放下個人的追求,先為族群的生存來效力。換言之,他們對於群體的認同高過他們自身的個人價值,這才是城牆能修建成功的因素。
你有所認同的團體嗎?為了這個團體的共同利益,你願意付出什麼呢?
《以斯帖記》簡介
雖然《以斯帖記》的文本已經成形,但對於它的理解與詮釋卻不曾停止。讀者要留意的是,書中所發生的時間與後來成書的時間有一些的落差,在歷史上也很難追溯是否真有這一真實事件,因現今對於波斯王國的考古也依然有限。此外,從事件發生再經過口傳與成書,難免無法真正地還原真正的情況,相反地,他們可能會加入其他素材,反思與抗衡當下所遇到的困境。而這也是在閱讀舊約歷史時可能需要具備的視野--「借古鑑今」一直是古代文學經常使用的文學手法。
在猶大文化裡面「普珥節」與《以斯帖記》息息相關,甚至對於猶太人來說,早已無法分割。因此嘗試從普珥節去理解《以斯帖記》也是路徑之一。但是這樣的作法就不是單純處理《以斯帖記》的寫作風格。而是在一個不斷轉移的傳統裡面,重新理解、詮釋、閱讀《以斯帖記》。尤其在猶大亡國之後,除了等候彌賽亞之外,猶大的有志之士其實拒絕任何政治上的定局。當他們受到異族統治時,並同時不能再次掌握自己的命運時,他們又該當如何呢?
有人選擇衝突、有人選擇妥協。但是當以斯帖面臨滅族的危機時,她卻把握那渺茫的機會,願意付上最大的代價,去爭奪那一絲絲的轉機。
「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4:16)
當我們自身是那關鍵人物時,我們有勇氣跨越出去嗎?若我們是其相關的人物,我們願意一同付上守望的代價嗎?
《以斯帖記》的延伸議題
《以斯帖記》是令人困惑的一卷書,尤其是把它置放於「普珥節」去理解時更是如此。近代普珥節的狂歡氣息也已經越來越世俗化,在狂歡的日子裡去閱讀《以斯帖記》,所感受到的信息又會是什麼呢?
普珥節的前一天要先齋戒一日,而普珥節其中一項怪異的風俗,就是要醉酒到「無法分辨哈曼與末底改」(ad d‵lo ya‵da)。1 也就是酒醉到東倒西歪難分東西,這跟一般猶大律例的教導相反。因此,普珥節是個介於清醒與酒醉、無法區分自我與他人、嘲諷真實又可怕的歷史的日子。2 這是一個將任何事物都糾纏在一起的特殊時間。
在這樣的日子裡重要的信息是什麼?《約伯記》在探討苦難,而《以斯帖記》則是在探問有關權力的混淆與混亂。更特別的是,上帝自始至終未曾在《以斯帖記》登場,祂似乎臨在卻又不在場。那麼,祂在乎所發生的一切嗎?更加核心的疑問是,如果人們可以靠著勇氣與智慧就勝過一場滅族的計謀,那麼,這群百姓還需要信仰一位上帝嗎?
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但筆者的觀點是,真實的勇氣與智慧,皆是出自於祂。祂雖然不在場,但卻真實地與正在掙扎的人們同在,盼望一直都在,但發現它卻需要不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