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鋼作為中職新球隊,透過兩次擴編選秀、季前戰力外補強及球員交易補進不少在職業賽場打滾多年的即戰力球員。然而這些操作如同投資一樣有賺有賠,以下就列出令人驚艷及令人失望的選手,看看他們到目前的表現及面臨的問題。
台鋼在擴編選秀後,以從富邦選中的郭俊麟向統一獅交易來江承諺,季前許多人對於他的預期大概就是一個聯盟平均水準的工作馬。然而經過這半季的賽程,江承諺已經是台鋼最為倚賴的本土王牌投手。本季江能蛻變的關鍵主要在投球策略的改變,過往在球種比例上變速球的比率大幅上升來到25%,四縫線速球佔比則從過往的60%下降至45%,球速雖然均速由136略為下降至134公里,但都能把球控制在相當刁鑽的位置,BB%維持在聯盟頂尖的4.3%,再搭配上變速球比率上升,有效讓打者打出相當多無效擊球,這樣的策略讓江在抓局數的效率上有效提升,本季也有望在投球局數上創下生涯新高,如此優異的表現也讓這筆與統一獅的交易成為台鋼目前最成功的操作之一。
王躍霖因為去年在台灣大賽的傑出表現,不僅在擴編選秀被台鋼相中,縱使去年是在味全龍投出好表現,球團還是相當大方的給予加薪鼓勵,期待他能把好成績帶來這支新球隊。然而本季目前的成績完全不符合當初將他選入的預期,無法承擔起季初給予的勝利牛角色。王躍霖本季投球最大的問題在K功完全消失,上一季K%還有優於聯盟平均的18%,本季驟降到聯盟後段班的11%。各球種的被打擊率、被長打率都大量上升,尤其是過往仰賴的四縫、卡特等速球系球種,被長打率都高於四成,在一軍層級儼然已成為發球機。如今33歲的他已來到投手生涯的關鍵點,若遲遲無法找回身手,我們恐怕很快就會在戰力外名單再次看見他的名字。
作為進聯盟就一直擔任內野工具人的郭永維,守備穩定性一直都是他吃飯的傢伙,在台鋼內野中線普遍相當年輕的情況下,從戰力外名單中簽下他來作為內野守備的指揮官是相當合理的操作,當時多數人也對這項操作給予正面評價。然而或許以36歲的年紀要應付一軍的內野中線守備還是過於吃力,頻頻出現讓人滿頭問號的失誤,每當球往他那邊打去時球迷們總是心驚膽顫。季初仍能靠優異的打擊表現站穩二壘先發位置,在季中傷癒回歸後16支0的表現更是連林家鋐、黃劼希等年輕小將都卡不贏,如今吳念庭的加入更是穩穩的卡住先發二壘位子。如果在台鋼這支年輕球隊都無法把握住出賽空間,以郭的年紀確實也到了該思考生涯下一步規劃的時間點了。
胡冠俞雖然是名單中最年輕的選手,今年年紀僅24歲,然而從2018年就以高卒選手身份被富邦以第四輪第一順位選入,職棒年資也長達六年之久,就算是以高卒選手來說也理應到了養成該收成的時刻,因此在第一次擴編選秀富邦竟讓這位培養多年的內野中線被台鋼挑走,確實引發不少的討論。然而今年的胡冠俞成績不僅無法衝擊一軍,連在二軍表現都相當糟糕。與他相比,同屆的高卒選手如第三輪的江坤宇已是國家隊等級的游擊手,連順位在他之後的林靖凱都已是站穩球隊一軍位子的everyday player。台鋼目前內野中線競爭到許多選手甚至都要轉換守位以尋求出賽空間,胡的表現如果沒有明顯的進步,以他的年紀當初300萬的轉隊權利金恐怕也無法延長球團對他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