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區塊鏈支付的未來發展方向,並深入分析了 PYUSD 如何成為 Solana Pay 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如今,隨著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不斷演進,支付行業再次迎來了新一波創新—PayFi。PayFi 不僅僅是另一種支付解決方案,它代表著區塊鏈技術如何重塑我們的金融體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 PayFi 並重新定義我們對支付的理解,我認為這是 Solana 支付牌庫裡的王牌。
a. 可編程貨幣 + 金融支付
b. 提升錢的速度,有效利用資金成本,精準的市場定義:無須支付超過我們應該支付的東西
=> PayFi 引入了與 DeFi 不同的突破性金融概念,專注於結算時間。而及時結算對於投機交易非常有價值。
1. 價值交互 + 智能合約
2. 先買不付。
舉個例子比較有感:我今天去買一杯星巴克 5U,我今天不想付錢,那你可以放比如 50U,等到利息累積到5U之後,這50U 會退還給你,那這 5U 會直接給星巴克。
目前都是你有錢你放在defi 裡面你可以自己升息領利息或是借出去領利息。
3. 錢的移動速度
4. 預支 - 資本使用率
以支付員工薪水為例,每次支付員工都需要預支8-10天的薪水,每個月兩次的預知,無形中弱化一家公司在資金的利用效率。
5. 雅當史密斯:資產主權(哲學方面的探討)
"Buy Now, Pay Never 的相反就是 Pay Now, Buy Mabye Later"。
想想目前 Web2 每個月我們都遇到的問題: 每個月訂閱的那些串流平台 Disney+ 或是 Netflix,你是先付了這個費用,但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才會用完所有的價值。
1. 即時 RWA 結算: RWA 平台需要幾天時間才能結算。流動性層可以實現即時結算。
2. DePIN 融資: DePIN x PayFi 可以將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與未來價值交換,從而加速採用。
3. Creator Monetization KOL 每個月定期內容,如果這些東西都是上鏈,可以跟智能和約做掛勾,定其支付給 content creator,方便追蹤以及支付給創做者。
公司如果有應收帳款,就代表完成了一項銷售,但客戶尚未付款。大多數公司允許客戶賒帳,免除熟客每次購買時必須即時付款的麻煩。這就像公司提供商品或服務後,收到客戶發出的欠條。個人也會有應收賬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員工在每月收到的薪資前,相對於老闆有一筆應收帳款。
以買一杯星巴克咖啡來說,一杯咖啡需要咖啡豆,那這些咖啡豆假設需要10個月的種植時間;會衍生出一個問題,這10個月前咖啡農的工資誰給?這時候他可以透過供應鏈金融(Supplychain Financing),農夫有了這個合約,咖啡豆商會付錢給他,那他拿這個應收帳款,找到鏈上的 RWA 公司,例如 Credix 或是Huma等,那咖啡農就拿這張收據去借款。仔細想其實每一環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管是咖啡農、咖啡豆商、星巴克、杯子商等,都會有供應鏈貸款需求,直到我們去付了這一杯咖啡的錢,這錢才會慢慢在 Value Chain 回溯到咖啡農手上,流程非常的漫長。
傳統支付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做 settlement(結算),傳統支付裡面結算非常慢,可能都是在一週或是幾週以上,如果同時遇到跨境支付,很容易會超過一週或一個月,這期間的公司的資金成本都還是持續的運轉,假設一個公司資金成本 16%,那每付一筆款都要提前2個禮拜付,這樣導致你可能需要借更多的錢。
GDP 最高的收入來源是支付(以美國為例,大約80%)
RWA 金融化,可以降低資金成本,提升國民生產力
也就是說利用 PayFi 來提高資金流動速度與資金使用效率,進而提升人均GDP,人民可以因此過得更幸福!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Lily Liu 在 ETHCC 分享 PayFi 的內容。PayFi 其實在 6月的時候在 Crypto valley 就被 Lily 提出了,在 6/19 的時候 Nick Ducoff 也在一個 talk 裡面講到他認為 PayFi跟 Tokenization 會吞噬全世界;另外 Huma Finance 有寫一篇PayFi 的串文,有提 PayFi 將會是RWA 新的境界也提出了PayFi Stack 的概念,也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