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宅與闇宅(象山慶’24.7.14)
一、火宅與熱腦
三界喻為火宅,最著名的是《法華經.譬喻品》: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這是「法華七喻[1]」之一,乃釋尊應舍利弗三次勸請,而以「火宅三車」為喻,宣講「一乘」妙法:某長者為救度「身陷火海而樂著其中」的子女,乃以羊、鹿、牛三種車為禮物,引誘他們出離火宅,後來卻各賜一台大白牛車,此喻的深意是「會三歸一,唯一大乘」;但此處要談的是「火宅」的形象類比。《法華經.譬喻品》以約五千字的的散文(長行)叙述,及大段四言偈頌,細膩的描述長者家宅的朽壞、諸子遊戲的場景。佛知眾生沉溺五欲,不知三界之苦;於是施設了特殊的方便,以誘導眾生出離三毒(五欲)[2]之火宅,修學大乘於終於成佛。
《法華經.譬喻品》說,釋尊已斷盡一切無明煩惱,具足一切智慧功德,而起大慈悲心,示現於娑婆降生,就為了度脫一切眾生於「愚癡闇蔽,三毒之火」,並進而施以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說三界是「朽故火宅」?經中說眾生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又為了「五欲財利、貪著追求」而現生受種種苦,死後墮三惡道,更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幸運而生天上、人間,也須受「貧窮困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種種諸苦;但眾生被煩惱與惡業所遮蔽,而「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似乎習以為常,就在三界六道中「東西馳走」的長劫輪迴,似乎習以為常,故而「雖遭大苦,不以為患」;根本的說,三苦八苦之火,從二無明、四顛倒而起,而眾生不能詳察為何苦?以何集?故不生厭:亦不能觀想修何道?滅其苦,故不求解脫;如此癡中增癡、苦上加苦;諸佛世尊雖視「一切眾生,皆是我子」,然諸眾生「深著世樂,無有慧心」,佛有見於此,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三界火宅,充滿了各種苦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然而,眾生貪著於種種欲染,「雖復教詔,而不信受」,因此,須施設某些方便,令這一切眾生,感知三界之苦,繼而為他們「開示演說,出世間道」,引導眾生於菩薩道上心得決定,精進修行,乃能出離火宅苦海。
以上是《法華經》的火宅喻略說,釋尊苦口婆心,具足方便,如慈父之勸喻幼子,趕緊逃離業報之苦難,然而,這些業苦乃是眾生愚癡(無明)三毒之火所造成,可說是引火自焚,因果相應而自作自受,雖處其中而不覺甚苦,或雖知其苦而無力出離,這在佛父看來,是真可愍而須急為開示,令彼知悉而勤修三乘法,乃得解脫清涼。
<序品>:時彼輪王(釋尊前身)覺自身,及以世間不牢固,無想諸天八萬歲,福盡還歸諸惡道,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及電光,了達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滿難可出,未得解脫超彼岸,誰有智者樂輪迴?唯有出世如來身,不生不滅常安樂。
<報恩品>:法寶正是三乘寶車,運載眾生出火宅故
<厭捨品>:世間財寶,猶如草木,貪欲之心,如世舍宅,以是因緣,一切諸佛,說於三界名為火宅。……隣家忽然火起,猛焰熾盛隨風蔓延,焚燒庫藏及諸樓臺。時長者子,見是猛火起大瞋心,速命妻子奴婢眷屬,入於重舍閉樓閣門,以愚癡故,一時俱死。
經文中對火宅的描述云「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滿」,眾生於其中「貪心求覓,馳走四方。若有所得,受用不足,於一切時,追求無厭;若無所得,心生熱惱,日夜追求」,是故「世間一切舍宅,能生無量煩惱之火,為起貪心,恒無知足。」因此,諸佛視三界,猶如火宅,重點乃於「求不得苦恒在心,老病死火無時滅」;個人的狀況如此,而人與人之間,雖以宿緣而暫為家親眷屬,卻同樣是無明煩惱的凡夫,於熾然猛燒的火宅中互相牽纏、耽誤,不僅不能以智慧,依序出離,反因愚癡誤判而全家俱死,就如古人云「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3];結論是應信受「諸佛如來」而不是「世間愚人」,以免被誤導「不順佛教造作惡業,墮三惡道受大苦惱」。這些經文可與《法華經》對照。
清.來舟《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對本經相關的解說,亦可參考
世人為五欲所染,昏迷本性,雖終日奔馳,不以為苦。……五欲所染,生死所縛,如蠶作繭,自纏自受,故未能解脫,難超彼岸。
《法華》云:『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又云:『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一切諸佛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正欲令人厭離此也。……通喻三途者,地獄以火為體,無不燒然;餓鬼肢節火然,畜生道中雖無火燒,而愚癡之火未免焚燒也。……天台釋《普門品》,有果報火,惡業火,煩惱火:果報火即三途受報,燒然之火。惡業火通三界,如人間四相,天上五衰,皆業轉變,但有燒義,非實火也。煩惱火通三乘,如今所言,小果尚有塵沙無明,何況諸天;然不唯小果,便是菩薩,猶有根本無明、變易生死。[4]……二乘人躭著涅槃,沉冥滯寂,灰斷纏空,不發菩提心,不行菩薩道,觀三界如火宅,於佛菩提為害非細,故以盛猛之火喻之,因害菩提為火,亦非實火也。
這幾段「火宅」的註釋,極其詳明,總說是「八苦逼身,猶火燒宅」,「宅喻三界依報,火喻八苦五濁」,「由世間財欲等諸惑,勾引為緣,貪心始發。」「無量苦生,種種逼迫,非火宅而何?」由宿世所造業而於火宅「隨業而生,任運而死,萬劫千生,無有了期。」且此火是通於三途惡道的「果報火」,而通三界的「惡業火」,通三乘的「煩惱火」,雖非世間「實火」,而各有所燒所害,故以「盛猛之火」喻之,不可不防也。此「三火」,也通於「三道」「三障」,《成唯識論》卷八:「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名苦。」《禪祕要法經》卷中:「未來眾生罪業多者,為除罪故,教使念佛。以念佛故,除諸業障、報障、煩惱障。」佛作此喻說,令人起厭離心,而「從佛教修行,能出三界火宅」。而厭離心之發起,除了生活中「無常、苦」的具體感受之外,更須以「冷眼」觀察各種「情慾」的緣起與禍患,如《憨山老人梦游集》卷15:
古人云:「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為其燒煮。若從烈焰中覓得一片清涼地,非冷眼人不能得。苟能當下一念清涼,頓見大地皆冰,自不在身心世界中作歸宿也。此從上大力量人,遊戲生死場中,能轉塵勞作佛事,化煩惱作菩提者,特仗渠一隻冷眼,一片冷心腸耳,更有何神通妙用哉?
三火由煩惱(無明.愛.取)而起,而有身心之苦,或名「熱惱」,唯諸佛所說法,能滅「有生」之熾火,得涅槃之清涼。[5]
二、闇宅[6]與無明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
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闇宅。雖復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而觀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環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拘,且因且果,虛偽相襲。
這個娑婆(三界),是凡夫「生死流轉」的處所;業報眾生活在其中,因「煩惱」障眼顧,長劫不得(智慧)光明,故總稱為(無明)暗宅[7]。若分別說,「六道」的苦樂,各有不同:「天界」雖長受「禪定」或「五欲」之樂,但有個別的期限(壞苦);「人間」是苦樂參半或苦多樂少,而起落無常(行苦);「三惡道」乃多苦或純苦,無可樂者(三苦具足)。相較而言,各道業報的或苦或樂,彼此差距不大;一期壽命的或長或短,也只是暫時不同;但總體上,都是有漏的穢土,充滿了各種煩惱,是眾苦逼迫(三苦、八苦)而無可樂者,對比於淨土之大樂、永壽,則三界是受苦、是夭折,是可厭捨、求出離的。這是從「涅槃」、「如來藏」而觀之,娑婆世間的苦樂,大小,久暫,同異,或乃凡夫的相對性感受或觀念(虛妄)[8],由於意識的分別與執取,拉大了這些二元對立的距離。若是佛眼看眾生,有差別中非差別。
之所以說是「闇宅」,乃因凡夫的眼界被厚重「煩惱」所障,故舉目如盲,長劫不得(佛智)光明、不見(佛身)莊嚴!此乃眾生自礙,非光之咎[9],《梵網經.略疏》卷8:「以智慧日,照曜世間,破諸眾生煩惱闇宅,惟在今時,以般若觀慧,靜觀諸法真實相也。」《六祖壇經》:「煩惱闇宅中,常須生慧日」。十方諸佛皆有四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10]之用,而「佛眼」乃至無所不見。《大寶積經》卷71:
如來以佛眼,觀十方眾生,初生及與死,種種業相應。……從於分別生,貪慾瞋恚癡,猶如夢中戲,……猶如深谷聲,其響無有實,是故不著世,如是觀世間。
《法華經》方便品:
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弊,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圓覺經.普眼章》: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大方等如來藏經》: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佛眼觀眾生,雖流轉五道,大寶在身內,常在不變易。
<永嘉證道歌 >: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幾迴生?幾迴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金剛經》: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佛眼所見眾生的種種惑業苦,皆從分別戲論而生,與根本煩惱(貪瞋癡)相應,「如人作幻化,迷惑於愚人」,有如「夢中戲、深谷響」,但有名相而無實質;但由於眾生「以貪愛自弊,盲瞑無所見」,而一世又一世的入於生死險道,輪迴相續而受苦不斷,卻又「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就在這一切無明煩惱之中,佛眼又看到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雖流轉五道,大寶在身內」,也就是一切有情本具的佛性/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佛)無異」,但彼眾生「煩惱所覆」故不自覺不自見,徒然造業,枉受其苦,諸佛於此而起大悲心,施設種種方便以開示之引導之,「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若能略知粗解,領受於心,則是「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此即佛光普照,開彼眾生之慧眼,出離於無明闇宅。
三、無量壽與無量光
火宅與闇宅,是對三界之漏、染的不同擬喻,合而言之,如太虛師<三寶歌>云:
三界火宅,眾苦煎迫--火↘ 渴愛[11]—戒定之斷:壽↘
宅 無量
人天長夜,宇宙黮闇--闇↗ 無明—智慧之明:光↗
三界火(惑業苦)只能焚身,卻不能破闇(無明) ,這是娑婆眾生的悲哀與矛盾。若問「誰濟以安寧,誰啟以光明?」則唯有「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在聖道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在淨土門則是西方現在阿彌陀佛;念佛人專念一佛,等同念一切佛。《往生論註》:
「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胎卵濕生, 緣茲高揖;業繫長維,從此永斷。
「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慧能破萬年愚」,傳統佛教以燈供佛,開啟自心的智慧,給以自/他的希望與溫暖。而淨土門行者,自知愚惡,全憑彌陀的救度往生;一切光明與功德,全在六字名號中;因此,至心稱名,就是點一盞阿彌陀佛的光明燈,「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專稱佛名就有「光、壽」二無量,及「機、法」二燈明。[12]
因位法藏菩薩以大悲饒益之心 ,照見了眾生無始來的起惑造業,而受苦無窮,卻不懂如何出離火宅闇宅,也不知另有他界可去;真是可憐又可怕。菩薩因此而發無量救度之大願, 積植了兆載永劫的修行供德,而建立「但受諸樂,無有眾苦」的淨土;這由果地的阿彌陀佛之不可思議「威神力」及「(本願)功德力」所完成。 也就是佛智照見諸法實相,佛眼慈觀眾生煩惱,而分別施以度化之教;娑婆眾生雖有三界六道的業報差別,從無量光(智慧)、無量壽(福德)而觀之,則是有漏有為法的「苦樂小殊,修短暫異」;阿彌陀佛於此無分別的平等攝受;如善導《觀經疏》云: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經此功德,回施眾生,悉發菩薩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
所謂五乘,包含了三界六道一切眾生。《入香光室》第一:
各各雖有差別不同,而一一皆蒙阿彌陀佛三昧果海,及慈悲願力,一體攝受。因是所謂三根普攝,九界全收,咸令現生報盡,脫離娑婆,同歸極樂,從此永不退轉,直至圓破無明,圓滿佛果。
可以說,三界皆穢土,六道皆苦報;表相上雖有小樂、大樂之殊,若比於西方之「極樂」,則小大若有所失;歲數上雖有短壽、長壽之差,若擬於淨土之「永壽」,則長短幾乎無異。因此,不應於三界有漏之苦樂、夭壽上計較、執取;而是,厭此欣彼,迴轉身心向淨土,於念念稱名中,蒙佛攝受而往生彼國,以「無常」的小聰明、小生命,換取「永恆」的無量光、無量壽。
法藏菩薩之因位的「慈悲正觀」,阿彌陀佛果上的「神力本願」,從因至果一以貫之的成就;眾生有幸得聞極樂淨土的莊嚴,及阿彌陀佛的悲願,而信受、願生、稱名;是以佛的果地功德,作我們的因地心行,從果向因一念相應的念佛,佛心徹入凡心,凡心歸於佛心,成了「身在娑婆而心向淨土」,或「未斷煩惱而得涅槃分」,淨土法門全靠「祂力」而啟信.發願.稱名.往生;娑婆人以業報身念佛,就可感應極樂池的清淨蓮化生;這一切是阿彌陀佛的加持/攝受,不可思議的結果。
《往生論註》二十八種莊嚴,每一段的起首云「菩薩見有國土」,是慈悲的正觀,而「願我成佛」的本願而成就了「不虛作住持」之功用;因地四十八願,成就了果上威神力,而果上威神力,圓滿了因地一切願,《往生論註》云:「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
總之,安樂淨土的三種(國土、佛、菩薩)莊嚴,皆源於法藏菩薩有見於「眾生於三界受苦無休」的「慈悲正觀」,及為了莊嚴淨土而「超發本願」之修行、攝取,其因其果都為了眾生的離苦得樂,即所謂「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而阿彌陀佛的「光明」足以照破一切無明之闇,極樂國土的「清涼」足以消除一切熱惱之火;對比於娑婆三界之為闇宅與火宅,於今末法五濁之世、造罪三毒之機,最勝最易或唯一的出離之法,即是稱念佛名,仰靠佛力,此生命終隨即往生極樂世界,如同阿彌陀佛之無量光、無量壽,才能究竟解脫於無明(闇)熱惱(火)之苦。
[1] 火宅喻、窮子喻、藥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醫子喻
[2] 《達摩.破相論》:無明之心,雖有八萬四千煩惱情欲,及恆河沙眾惡,皆因三毒以為根本。…..如是三毒心,於本體中,應現六根,亦名六賊,即六識也。由此六識,出入諸根,貪著萬境,能成惡業,障真如體,故名六賊。一切眾生,由此三毒六賊,惑亂身心,沉沒生死,輪迴六趣,受諸苦惱;……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業輕重,受報不同,分歸六處,故名六趣。……眾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輕趣。……縱三毒心,唯造惡業,墮三重趣。
又《楞嚴經》卷四: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五蘊配五濁:色(劫).受(見).想(惱).行(生).識(命)。
眾生追逐五欲六塵,引生貪、嗔、癡、慢、疑而惱亂身心,是為煩惱濁。《大智度論》17:「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咬炬。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慾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童蒙止觀》四:「五塵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貪慾之心,故言五欲。」【又】財.色.名.食.睡。
[3]《佛本行集經》卷14<空聲勸厭品>:「身自被縛欲解他,譬若盲人引群瞽。己身解脫乃免彼,猶如有目能導人。」唐.丹霞天然(739~824):「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宋.徑山宗杲(1089~1163):「切不可被邪師輩胡說亂道,引入鬼窟裏,閉眉合眼作妄想。邇來祖道衰微,此流如麻似粟。真是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深可憐愍。」
[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智顗)義疏.(知禮)記》會本:火有多種,有果報火、業火、煩惱火。果報火至初禪,業火通三界,煩惱火通三乘人。……能破善業,退上墮下,皆名為火。……若能稱名,得離惡業。這是《普門品》七難(火.水.羅剎.王.鬼.枷鎖.怨賊)之一。
[5] 其中詳情及對治,可參閱象山慶<永離熱惱得清涼>
[6]象山慶<三界如闇宅> 23.8.17
[7] 《朱子語類》卷93:「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8] 中國的世間智者,也了知觀察萬物的相對論,所在的位置(立場、角度)不同,所見的結論也有異,如《莊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莊子.秋水》:「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蘇軾《赤壁賦》:「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9] 《注維摩詰經》卷1:(肇曰)日月豈不明?不見,自由瞽[9]目。佛土豈不淨?罪穢故不覩。生曰:日月之照,無不表色,而盲者不見,豈日月過耶?佛亦如是。昔之為行以化眾生,無有不致無[10]沙石之土。而眾生有罪,故得斯穢。不見之耳,非佛咎也。
[10] 《大寶積經》卷18:「肉眼發生,能有簡擇;天眼出現,鑒諸佛土;法眼清淨,能離諸著;慧眼通達,到於彼岸;佛眼成就,覺悟開示,生無礙慧,為他廣說。」《大智度論》卷39:「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法華文句》卷四下:「佛眼圓通,舉勝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
[11] 凡夫愛著於五欲,如渴而愛水也。《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炎,從渴愛生。」《註》:「肇曰:渴見陽炎,惑以為水。愛見四大,迷以為身。」《行事鈔》下之二:「渴愛難滿,如海吞流。」《圓覺經》:「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愛渴。」《添品妙法蓮華經》卷三:「彼丈夫受其義已,即行出家,住空閑處,專守一心,斷世渴愛,得五神通。」《說無垢稱經》卷一:「是身如陽焰,從諸煩惱渴愛所生。」疏卷三:「如春陽炎,遙看似水,諸熱渴惱鹿,多奔趣之,非水水想,名渴愛生。諸有為身,從諸煩惱渴愛所生,亦復如是。」《蛇經》之三:「他完全斷除渴愛,使其湍急之流枯竭,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如蛇蛻去舊皮。」渴愛(taNhA)是欲望的洪流,流過六道。有三種:欲愛、有愛、無有愛。「愛」是想擁有的,「取」是執著已有的;欲愛為見取的緣。《法句經》24<渴愛品>:在一切施之中,法施最殊勝;在一切味之中,法味最殊勝;在一切悅之中,法悅最殊勝:滅除渴愛戰勝了一切苦(生死輪迴)。
[12] 象山慶<點一盞念佛的光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