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麵包切片機問世之前,人們買回家的麵包都是整條的,需要自己在家裡用刀切。
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適合的刀、穩定不會抖的手,還要花很多時間。
有切過麵包的人一定知道:想要切出每片一樣厚的美麗麵包,根本不可能!
奧托·弗雷德里克·羅維德(Otto Frederick Rohwedder)靈光一閃,覺得這裡面一定有改善的空間。
奧托·弗雷德里克·羅維德是一位美國發明家。
他原是一位珠寶匠,但對發明創新很有一套。看到市場對麵包切片機的潛在需求,決定要製造一台可以自動切片的機器。
成功的路總是辛苦。羅維德當然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包括來自烘焙師和投資人的質疑,他們不相信切片麵包會有市場。
麵包的質地脆弱,如何在不破壞麵包的情況下完美切片,成了工程設計上的一大挑戰。羅維德依然堅持不懈,堅持要實現他的點子。
經過多年試驗和多次挫折,第一台麵包切片機差點於 1912 年被發明,但他的作品毀於一場火災。
羅威德並沒有被嚇到,他重建了腦海中的機器。 終於在1928年成功製造出了一台能運作的切片麵包機。並在同年的7月7日,第一條切片麵包正式上市。
當時的廣告口號:「包裝麵包以來最偉大的進步 The greatest forward step in the baking industry since bread was wrapped」。
麵包切片機的問世對烘焙業和消費者習慣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採用切片機的麵包店銷量快速上升,消費者都更喜歡這種美麗又方便的切片麵包。
幾年內,切片麵包已成為業界標準,幾乎所有美國的麵包店都採用了這項技術。
切片麵包的普及也促進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例如,烤吐司機也成為家家戶戶的標準設備。
切片麵包受歡迎到,在二戰期間成了爭議的焦點。
1943年,美國政府為了戰時物資保存,暫時禁止了切片麵包的銷售,以節省用來包裝切片麵包的蠟紙。
這個禁令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抗議,因為消費者已經無法放棄切片麵包。
報紙也刊登了來自家庭主婦的抱怨信,裡面充滿了對切片麵包回歸的渴望,她們不願再回到每天花時間切麵包的日子。
政府在兩個月後迫於民意壓力取消了禁令,切片麵包迅速重返市場。
今天,切片麵包已經變得如此普遍,我們幾乎忘了它曾經是個革命性創新。
一個簡單想法的力量,只要堅持執行,就能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切片麵包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使是最平凡的發明,也能改變世界。
下次我們在吃三明治或烤吐司時,不妨一起花點時間感謝這些日常便利背後的巧思,感謝這些「最棒的發明」。
衛生紙和切片麵包,這兩個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想要在它們之間分出高下,真的是個有趣的問題。
商業的衛生紙是由一位名叫約瑟夫·蓋耶蒂 (Joseph Gayetty) 的人於 1857 年發明的,以 50 美分的價格出售一包 500 張的衛生紙,每張紙上還帶有他名字的水印。
衛生紙也被稱為“這個時代最必需品 The greatest necessity of the age ”
不過呢,衛生紙比切片麵包早了50幾年問世,如果鑽時間的漏洞,我們依然可以說 :
切片麵包是繼衛生紙之後最偉大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