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終三位+自體三愛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命終三+自體三愛(象山慶24.9.2)

源哲勝/著,佛可法師/譯貫通三世因果道理[1]提及「死轉生狀態」之「臨終三」:

1明了心,臨命終時,五識之業用先消盡,第六意識業還有作用。

2自體愛,意識消失了,而末那識(我執)對自體愛執之念仍切不斷,生起「境界自體當生」等三種愛著。

3不明了,最後阿賴耶識業也耗盡了,一切無所知;就於此剎那轉生下一世。此際,末那識愛成了「緣」,令蓄藏在阿賴耶識中最重種子現行(隨重),稱為「潤生之惑」。

又,同為佛可法師/譯而不知作者《三世因果深意》,也提及「臨終三階段」:

1明了心,前五識失作用。

2身體愛,是意識臨終,執著於三種愛。

(一)境界愛:《無量壽經》:「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2]

(二)自體愛:捨不下平時悉心呵護肉體,極其痛苦。

(三)當生愛:不僅須斷此生之執著,又對無知世界極其恐懼。

3不明了心,阿賴耶識向下一世轉生,為正死瞬間。

    這兩篇文章說詞大致相同。慧淨法師也依此轉述了「臨終三:心明了自體愛心不明了;及「命終三識三三愛(三種執著心)」:

1第六識,明了心,起善惡無記心,起境界愛。(見佛來迎等事,在第一明了心)

2第七識,自體愛,唯起有覆無記心,起自體愛。 

3第八識,不明了,唯有異熟無記心,起當生愛。(異熟生心,報生心,依前世業因招感果報之心,阿賴耶識轉生)。

    以三識位、三愛相配,前引之譯著,略有不同。大致依據日.道隱法師《無量壽經甄解》卷八之3所說:

  凡命終有三明了心,通起三性心;自體愛心,唯有覆無記心;最後不明了心,唯有異熟無記心。此中見佛在明了心,具如《群疑論》。

文中所引乃日.道忠(1269?)《釋淨土群疑論探要記》卷九:

命終之心,有三

一明了心,謂通起善惡無記三性心,若此中,初起六識,後意獨明,廣緣諸境三性;改轉有生淨土,能見聖境,感希瑞等,也。

二自(體)愛,五識已去,微細意識(第七識)獨殘昧劣,是故不起餘善惡心,但是有覆無記心。

三不明了,六識皆去,第八識殘異無記,此名為最後終時,死生之心第八識故。

又引《雜集論》云「死有三種……依我愛相應,將命終心前說」[3],在此「我愛」相應,或第七識(有覆無記)自體愛。同書(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2云:

有九種命終心,自體愛相應[4],於三界中,各令欲.色.無色界生相續。……此自體愛,唯是俱生,不了所緣境,有覆無記性攝,而能分別我自體生差別境界。由此勢力,諸異生輩令無間中有相續。未離欲聖者亦爾,臨命終時,乃至未至不明了想,其中能起此愛現行,然能了別,以對治力之所攝伏。

《瑜伽師地論》卷1

又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長時所習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死生同時,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而此中有必具諸根。

窺基師《瑜伽師地論略纂》,死有三心:

1、正死,末後剎那,《唯識論》說為第八識《對法論》說死有末心,生有初剎那,中有初剎那,唯無記性。

2、次前潤生心,唯第六識,我愛相應。《對法》說為九種命終心,唯有覆無記。

3、次前明利心,此三性,是麁想現行故。細想現行,無記心者,我愛心......故說不能憶善惡法。

若依順序則須倒轉來說[5]:

明利心(麤想現行):臨終初期,意識仍「明」了銳「利」,能判別決定事物惡。

潤生心:意識漸模糊,而感受「我」將死,生俱來「我」貪戀執取(我愛)亦浮現。滋「潤」臨終者投「生」下一期。

正死心:意識已惛昧。此期生命最後一刻。《瑜伽師地論》卷一:

云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粗想現行。若細想行時,善心捨,唯住無記心。……云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自憶先時串習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乃至粗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云何無記心死?謂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將命終時,自不能憶,無他令憶。爾時非善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樂死亦非苦惱死。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將命終時,或自然憶先所習善及不善,或他令憶。彼於爾時,於多曾習力最強者,其心偏記,餘悉皆忘。若俱平等曾串習者,彼於爾時,隨初自憶,或他令憶,唯此不捨,不起餘心。

臨終我愛:人臨命終時,未到意識昏昧之前,過去久遠習慣「我愛」現前,戀著不捨,「謂我當無,便愛自身」,我要消失了,讓人更愛著自身,不願死去。「愛取」是生命延續(有)動能。本能「自體愛」,滋長業力,「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自體愛(我愛)是對於色心和合執愛,深潛生存欲。又由此而愛著於境界(我所)。自體愛(內我之貪染)境界愛(外境之執取),有此必有彼,相對為二(我/我所),又相依共存,以「自我之愛」為中心而擴展於三界[6],並延續至未來(後有愛),成了無窮生存之欲。《往生論註》:「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相,如蚇蠖循環,如蠶繭自縛。」

 

【小結】

     從上引述之經論見解,可大略整理如下:死亡(命終)乃無常之極[7],四大分散,夭喪殞沒(臨終-正死-中有-轉世);從瀕死(臨終)而正死過程,依序有三

明了/明利:第六識(善惡無記心)→

自體愛/潤生;第七識(有覆無記心)→

不明了.正死:第八識(異熟無記心);

無始劫來結生相續無明我執,攝受自體而起三種愛:我所(境界)愛我(自體)愛後有(當生)愛。1.境界愛,對妻子眷屬家財之愛。2.自體愛,對自體身命之惜。3.當生愛,對當來生處之愛。此三種為有情善惡受身之根本,若愛欲未斷,則命欲盡,心生惱,眾苦相逼,必生三愛,潤未來生之緣,故《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

臨終有心,必定起愛……潤中有,起自體愛;潤生有,起境界愛。以於死有,不見中有,謂我無有,起自體愛;於中有,見生處,故起境界愛。

由惑起業,由惑潤生,由煩惱滋潤業,而引生未來之果。此乃惑之兩種作用:「發業」,以分別起之煩惱,及第六識相應之分別無明,所發之業,通於俱生之煩惱。「潤生」,俱生起之惑,第六識相應之貪,臨終若有貪愛自體及境界等,遂潤「中有」之生,於十二因緣之「愛取」二支,能潤五果之種子,令生現行。境界愛自體愛為助,當生愛為正。《法然上人全集》:

  眾生臨命終時,百苦交煎,身心不安,惡緣外引,妄念內催,「境界自體當生」之三愛競起;第六天之「魔王」,正當此時,顯現威勢,成為阻礙。

念佛人略知此命終之歷程及狀態可,個人若已經「上盡一形,畢命為期」信願稱名,而平生業成,必得乘佛願力而往生,無須慮其命終捨報之境遇。若為人助念,是否要計較「關鍵時機」:臨終三位、斷氣後8~12小時中陰身49天?我們不是專家,或未必掌握很準確,但也不必太在意;本願念佛門助念,是靠阿彌陀佛「祂力」攝受,既可引導臨終者念佛,而由彌陀應聲而現救度接引。阿彌陀佛比我們更懂得該怎麼作;「瀕死-正死-中陰-轉世」每個階段,皆可助念,由阿彌陀佛去做主安排;我們「只管」專一虔誠念佛,將助念對象託付於阿彌陀佛,就可以了,不須另以凡夫淺見去觀想或操心。


[1] 收入慧淨法師、佛可法師編輯《業思想概說

[2]該文釋云:死亡之旅,孤魂獨逝;骨肉至親,無一相伴;萬億家財,一毛不隨;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獄卒帶走之路,流淚獨行;閻王呵責之庭,屈膝孤悲。

[3] 《雜集》卷六:死有三種,謂善心死,不善心死,無記心死。善心死,謂於明利心現行,由自善根力所持故,由他所引攝故,發起善心,趣命終;不善心死,謂亦於明利心現行,由自不善根力所持故,由他所引攝故,起不善心,趣命終位;無記心死,謂若於明利現行,若於不明利心現行,由闕二緣故(自他二緣),由加行無功能故起無記心趣命終位。此中所言善等心死,當知依我相應,將命終心前說。

[4]又云:十一種愛者,謂顧戀、希望、執著、內我、境界、欲、定、惡行苦、妙行樂、遠、近。由如是所緣境故,如其次第,立過去等種種差別。……是名集諦;於已得自身起,於未得自身起後有,於已得境界起貪喜俱行,於未得境界起彼彼希樂

[5] 李嘉偉<臨終時,意識經歷三個階段變化> 

[6] 吳宣瑾2015【生死意涵之探討─以漢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為主】。

[7] 最後一刻的決定性,有所謂「三隨」:重,習,念。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1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