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觀鳥:印度石鴴

水彩觀鳥:印度石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名稱:印度石鴴 Indian Thick-knee

別名:Indian Stone-curlew 

常見度:普通

發現地點:斯里蘭卡Bundala National Park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2 29

叫聲:帶點鬼秘的升key聲音

特徵:

全身偏啡的地面鳥,身上有橫紋,眼睛黃色,網上看到的圖片,眼睛都是烱烱有神,但不知是什麼原因,當日看到的兩隻卻是一副生無可戀的厭世look,看似眼神死,未知是否和當天滂沱大雨有關?

raw-image
raw-image


另一隻和印度石鴴很像樣是大石鴴,但後者眼後有明顯黑紋,而且眼神也較多傻氣,與老氣橫秋的印度石鴴相映成趣。

raw-image


畫紙:Baohong watercolor paper

水彩:Winsor & Newton+Daniel Smith

raw-image



avatar-img
柏鴞的沙龍
67會員
375內容數
歡迎到訪水彩觀鳥!我是柏鴞,是一個雀鳥藝術家,新冠疫情後開始觀鳥,並會用畫代替鏡頭,畫下見到的鳥兒。這裏介紹了香港和世界各地看到的小鳥,用圖文介紹簡單分辨雀鳥的方法,也會推介一些觀鳥好去處。部落格裏面的畫主要是用水彩作畫,喜歡每一隻鳥兒也能帶給格友們安詳自在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柏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全身色調暗淡,整體灰黑色,咀短,尾有淺叉,過境季節常出現於上空。
以強勁的築巢技巧聞名鳥界的黃胸織布鳥,相比鳥的本身,牠們所建造的巢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全身色調暗淡,肚子灰藍,背啡色,腳淡紅,咀黃中帶黑,和白胸苦惡鳥一樣,有典型的三角尾。
色調偏温暖的蜂虎,頭啡紅色,翼綠色,愛站當眼處,常見於枯枝上。
鳥沒有手,沒有醫生,不能自己自行脫鈎和解開漁絲,希望不會再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
這一次去玻璃市總共收穫了兩種闊嘴鳥,一種是黑黃闊嘴鳥,另一種是斑闊嘴鳥。兩者的形象和眼神都是十分逗趣,一見討喜,但相比起來,黑黃闊嘴鳥的傻是擺明居馬的傻,而斑闊嘴鳥確是一種硬要擺脫傻氣而擠出酷樣子卻弄巧反拙的傻氣。
全身色調暗淡,整體灰黑色,咀短,尾有淺叉,過境季節常出現於上空。
以強勁的築巢技巧聞名鳥界的黃胸織布鳥,相比鳥的本身,牠們所建造的巢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全身色調暗淡,肚子灰藍,背啡色,腳淡紅,咀黃中帶黑,和白胸苦惡鳥一樣,有典型的三角尾。
色調偏温暖的蜂虎,頭啡紅色,翼綠色,愛站當眼處,常見於枯枝上。
鳥沒有手,沒有醫生,不能自己自行脫鈎和解開漁絲,希望不會再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
這一次去玻璃市總共收穫了兩種闊嘴鳥,一種是黑黃闊嘴鳥,另一種是斑闊嘴鳥。兩者的形象和眼神都是十分逗趣,一見討喜,但相比起來,黑黃闊嘴鳥的傻是擺明居馬的傻,而斑闊嘴鳥確是一種硬要擺脫傻氣而擠出酷樣子卻弄巧反拙的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