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雲門資深舞者陳鴻秋認為,太極導引的鬆柔,跟西方肢體訓練的用力拉開很不一樣。「對西方肢體訓練來說,用力容易、鬆軟不易,肌肉拉開未必就是鬆。」她也是練了太極導引之後才知道身體還有這麼多可能。
拳術裡的種種要領如「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用意不用力」等,意思是讓練拳的人周身骨節都能鬆開自然。
「天無旋則毀,地無旋則廢,人無旋則枯」的「旋轉」。「透過旋,整個身體可以鬆開來、不滯。透過旋轉,身體可以如水一般的『盪』開來,」「這種身體的『動』,不是表面的、肌膚層的、皮相的動,而是可以動到深層經絡、神經及臟腑系統。」
太極拳講究練氣。但對一般人來說,氣從何處來?如何養氣?仍被當作一種玄之又玄之事。
「練拳練心」,假使人們不能從「誠意正心」練起,調養專注於「心疾」,則難得大化之境。
太極拳講筋骨與練氣雙修,對熊衛來說,他的指導方式是,讓初練者先練以旋轉為主的「引體」,等身體內部因不斷伸縮旋轉,產生彈性、韌性之後,再練導氣,將氣引體入骨。
「中國文化裡就談這個氣。紫氣東來、一氣呵成、浩然之氣都在說這個東西。」人的身體原具有自清自健的功能,但是因為不當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等因素而遭到污染,不健康的症狀因此而生,太極導引的初階,就是要排除體內的污染,讓身體正常運作。「就是現代語言所說的身體環保。」
「轉」出健康來:熊衛的「太極導引」
文‧陳淑美 1999 5月
七十一歲的熊衛每週五天到藝術學院教拳,這樣「太極導引」似的蹲坐姿勢,長年練舞的年輕舞者可不一定作得出來。用力容易放鬆難,這是年輕舞者學「太極導引」的最大感受。(張良綱)
自幼身體虛弱的熊衛因為養生而練拳,最後卻練成舞蹈系師生眼中的「中國式肢體」——融合傳統太極拳陳楊郝各派精華,並結合道家丹道文化哲理的「太極導引」。
三月底,台北市「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一群深受其益的企業界人士、舞者及國小學童,正式在台北都會引介這門絕活。這看似玄妙的「太極導引」究竟奧妙何在?如何練成?
藝術學院的舞蹈課裡,由太極拳發展出來的「太極導引」的創始人熊衛帶著同學們做動作。他先將兩手緩緩提起、慢慢放下、蹲坐在地上,再以半蹲的姿勢站直、再蹲坐、站起,如此循環往復,配合著旋轉腳踝、兩腳半立姿旋腰轉脊椎、弧線彎身蹲馬步動作,兩個鐘頭下來,這些受過長期肢體訓練的學生,已漸露疲態。
而T恤、功夫褲,七一高齡的熊衛則身體鬆軟、氣色篤定地彷彿剛享受了一場美好盛宴。
未死先學死,有生即殺生
這是今年才剛設立舞蹈系的國立藝術學院一項嶄新的嘗試,教肢體的老師熊衛,既未受過絲毫舞蹈專業訓練,也未研讀過任何舞蹈理論,他對舞蹈系學生的肢體示範及言語舉證,皆來自己身的經驗。
熊衛指出,他自幼身體虛弱,十三歲在高小讀書得了傷寒,躺在床上,就是一年半載。爾後從軍,吃不好、睡不好,竟病到小便成血。輾轉來台之初,生活未能安定,加上日夜憂思,又罹患甲狀腺腫瘤,住院開刀昏迷不醒,醫生們都放棄了希望,孰料第二天又奇蹟似地醒來。
「我是未死先學死,有生即殺生,」熊衛說,為了要跟病魔對抗,他四十年來著意練拳,練出了一點心得之後,卻被延引到舞蹈肢體,跨行教舞蹈。
二十世紀末的世界潮流「最民族的,就是最前衛的」,台灣顯然也在其中。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教授、也是資深舞者的鄭淑姬表示,從回歸西方而師法民族,舞蹈系希望在課程裡加強更多中國肢體元素,創設太極導引肢體的熊衛,便是舞蹈系引介的對象之一。
一方面也因為去年雲門舞集所發表〈水月〉舞碼,融合太極拳各式肢體所編成的〈水斂月之光〉的舞蹈,「舞者對身體控制的能力、動作轉折時對重心的掌握,都有更沉穩的表現,」鄭淑姬說。〈水月〉演出之後,國光藝校舞蹈科、台灣藝術學院、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便開始將熊衛所創的「太極導引」延引到課程裡。
太極拳講究鬆、軟、柔、靜,延引自拳經的練拳要領像頭正、肩鬆、肘垂、腕柔、胯鬆,腳要落實等,對從小接受西方舞蹈肢體訓練,經常強調用力延展、跳脫地心引力的舞者來說,完全是另一種肢體啟發。雲門總監林懷民就表示,在他眼中太極拳的基本功法,本是很好的舞蹈肢體語彙。過去雲門所編〈流雲〉、〈涅槃〉等舞碼,許多肢體均源引自太極拳。〈水月〉則更進一步的將來自太極導引的肢體融進舞蹈裡。
善養浩然之氣
什麼是太極導引?與傳統的太極拳有何不同?除了對現代舞者有所啟發外,真正的功能為何?功夫何在?
熊衛指出,「太極導引」是整理自傳統太極拳楊氏、陳氏及郝氏各派精華動作,融合道家丹道文化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肢體養氣鍛鍊。
熊衛為何會發展出「太極導引」,緣起於為政大道學社教拳的一段淵源。「當時,我受道學社指導教授李豐懋之邀,為學生教授太極拳,一邊教一邊整理,便將傳統太極拳各式融合成簡易入門招式,」熊衛說,沒想到同學反應極佳。民國八怳誚~間,社會大學養生課程,也將「太極導引」列入。
熊衛入門弟子,也是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張良維指出,「太極導引」共有十二式,分「導氣」及「引體」六式。「引體」,簡單地說,就是把太極拳的肢體引出來。熊衛創的六式是旋腕轉臂(正式及隅式)、旋腰轉脊、通臂雙旋、旋踝轉胯、三旋合一。
旋轉,是「太極導引」強調的重點之一。張良維在講解「什麼是太極導引」時,經常示範的動作就是旋轉。從末梢的腳踝關節開始轉起,然後擴及膝、胯,到腰、脊椎、頸等巨大關節。轉到深處,輕按肌肉,還會聽到骨轉處霹哩啪啦的聲響。
傳統的太極拳招式,無論是楊家或陳家都有旋轉的動作,但「太極導引」更直接地將這些動作提煉出來,「取陳家的纏絲勁,楊家的抽絲勁,」張良維說。如此著重旋轉,目的是為了讓全身鬆軟。
旋轉出健康柔軟
旋轉的想法源自熊衛從經驗習得的體會。他指出,過去練拳時,指導老師常以拳術裡的種種要領如「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用意不用力」等要求學生,意思是讓練拳的人周身骨節都能鬆開自然,但他的疑問是:沉肩墜肘,該怎樣「沉」、怎樣「墜」法?光是沉肩不動,就表示身體鬆開了嗎?
要怎樣讓身體鬆開?熊衛找到的是源自老祖宗的深厚哲理,亦即古籍所說「天無旋則毀,地無旋則廢,人無旋則枯」的「旋轉」。「透過旋,整個身體可以鬆開來、不滯。透過旋轉,身體可以如水一般的『盪』開來,」熊衛形容。「這種身體的『動』,不是表面的、肌膚層的、皮相的動,而是可以動到深層經絡、神經及臟腑系統,」張良維也說。
落實到肢體,就是個人體會了。熊衛指出,練太極拳時,手的動作不能直來直往,腳步也不僅是前弓後坐而已,而是每一個動作需經過身體的穴道,從足下的湧泉穴,由足踝環繞小腿到膝,環繞大腿到胯,環繞腰到脊椎、肩、肘、腕,這樣節節相催,透過螺旋式的旋轉才能放鬆。
身體環保
要達到這種「深層的動」,得要透過「氣」的配合。更直接地說,就是與宇宙的能量交流。
太極拳講究練氣。但對一般人來說,氣從何處來?如何養氣?仍被當作一種玄之又玄之事。熊衛指出,曾經有位德國記者問他,氣在身體的現象該如何解釋?熊衛以男女感情之事打比方解釋說:「夫情也,難言也,非不可言也。有情人,而得能言之」。熊衛說,這裡的「情」,若將文字變一變,變成「氣」也很貼切,意思是中國武術裡對氣的鍛鍊,非身體力行日日體會「不可言也」。
「中國文化裡就談這個氣。紫氣東來、一氣呵成、浩然之氣都在說這個東西,」熊衛指出,人的身體原具有自清自健的功能,但是因為不當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等因素而遭到污染,不健康的症狀因此而生,太極導引的初階,就是要排除體內的污染,讓身體正常運作。「就是現代語言所說的身體環保,」熊衛說。
依照張良維的體會,中國道家典籍裡像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籥(編按:大風箱)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易經坤卦六五「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都在講這個「氣」的鍛鍊,太極導引只是藉著肢體訓練,將它「導引」出來而已。
納氣如鳥飛,吐氣如落雁
太極拳講筋骨與練氣雙修,對熊衛來說,他的指導方式是,讓初練者先練以旋轉為主的「引體」,等身體內部因不斷伸縮旋轉,產生彈性、韌性之後,再練導氣,將氣引體入骨。
導氣也有六式:呼吸以踵、南北拉極、氣機交替、推手舒展、引挽彎腰、抱元守一。每一式熊衛亦整理出要點如「氣的吐納應儘量悠長,納時如鳥之起飛,吐時如落雁」(呼吸以踵),「雙手外張時,切勿下垂、緊張,應保持平抬,使氣充滿兩脅間」(南北拉極),「雙手將身體拉長成一伸張的斜叉線,內臟會受到牽動,此時宜以意念將氣灌注於腰脊,達到內臟按摩的效果」(氣機交換),總之道理無它,無非就是集中心念,專注於呼吸。
以老祖宗的哲理為經,太極拳各派的拳架為脈的這套「太極導引」,由於肢體套式不多,所需空間又不大,很快就被援引到大同、三商、長榮等企業團體的內部員工訓練課程,在張良維等弟子的推動下,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台北市敦化國小也將太極導引納入課外活動課程。三月間,台北市太極導引研究會正式成立。
好比「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古老俗諺,看似簡單易學的「太極導引」,在每個人的修練下,也是體會不同,點滴在心。
跟隨著熊衛練了十餘年的弟子紀清太就指出,他也是練了很長的時間,才體會到太極導引所講的「鬆、柔」的感覺。而練到「發放外氣」,能具體地將「氣沈丹田」以調兵遣將,讓身心舒緩,則看每個人的努力與悟性了。「當氣機轉換,可以感覺腳底下有一股氣往上衝,這時感到身體不會是負擔,而是輕盈,腳踏出去卻又像吸盤一般落實有勁,」紀清太說。
對沒練過的人來說,這樣說法真是玄妙,但是熊衛指出,「練拳練心」,假使人們不能從「誠意正心」練起,調養專注於「心疾」,則難得大化之境。「練拳永遠的目標不是朝外打的,而是朝裡打的,朝自己身心的深處打的。」他說
「太極導引」風吹起
相較於練功已具數年基礎的熊衛弟子,如今才接觸太極導引三個多月的舞蹈系學生來說,跟著熊衛練功,卻似在體會另一種肢體文化。鄭淑姬指出,同學們對從關節開始的深度旋轉,一開始總覺得會受傷,「過去的訓練是關節處盡量不要去碰它,」鄭淑姬說。
曾是雲門資深舞者陳鴻秋也認為,太極導引的鬆柔,跟西方肢體訓練的用力拉開很不一樣。「對西方肢體訓練來說,用力容易、鬆軟不易,肌肉拉開未必就是鬆,」她說,她也是練了太極導引之後才知道身體還有這麼多可能。
對常被當作「中國肢體」傳承及創發者的熊衛來說,太極導引被引入學院還不到三個月,但在太極拳界,一股「太極導引」風潮卻已隱然形成。
不管在台北東區「太極導引研究會」會館,或是在中和鬧區國術館,甚或在全國太極拳總會,許多學拳者一步一招努力地練習太極導引。如前省府發言人秦金生、華僑銀行董事長戴立寧等練過太極導引的政商人士更現身說法,為太極導引「背書」,「太極導引不僅是運動,還是種心靈訓練,」美商大都會人壽總裁王天運表示,不像一般運動求快、速度,練太極導引時必須全身專注,對舒緩現代人高度緊張的情緒有很大幫助。
九○年代台灣,人人樂於知道如何管理身體小宇宙,以獲得身心安頓,舞蹈肢體之外,簡單、易於入門的「太極導引」,會不會因此成為大家樂於練習的全民運動?且拭目以待。
p.128七十一歲的熊衛每周五天到藝術學院教拳,這樣「太極導引」似的蹲坐姿勢,長年練舞的年輕舞者可不一定作得出來。
p.131用力容易放鬆難,這是年輕舞者學「太極導引」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