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有什麼殊勝地位與核心思想?此經是佛陀最後八年所說之法,總結四十多年佛陀教法精華,揭示諸佛教化眾生的方便法門,闡明人人皆有成佛之可能。此經揭示了勸人聽經的巨大功德,更為我們指明了成佛之路。無論是追求個人解脫的阿羅漢,還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者,人人都有成佛的潛力。
目錄
在《妙法蓮華經》的〈隨喜功德品〉中,佛陀向 彌勒菩薩揭示即便只是勸人參加法華法會,功德也是不可思議;即便被勸者只聽了片刻就離開,勸導者來世也能獲得殊勝果報:
一、生於佛菩薩所在之處。
二、身體健全無殘疾。
三、相貌端正俊美。
《妙法蓮華經》有什麼殊勝地位與核心思想?此經是佛陀最後八年所說之法,佛教常聽到:「開悟楞嚴、成佛法華、富貴華嚴。」可見《妙法蓮華經》在大乘佛教中是很重要經典。總結四十多年佛陀教法精華,揭示諸佛教化眾生的方便法門,闡明人人皆有成佛之可能。
近代天台宗 倓虛大師高度讚揚《妙法蓮華經》,即使無法誦讀全經,也可每日一品為定課,積少成多,日積月累,終能成就佛道。指出經中蘊含六十種修行方法,包括:
一、受持。
二、讀誦。
三、書寫。
四、為他人宣說。
正如慈悲 龍德上師所說:「雖然我們無緣親見佛陀,但佛陀的法語仍在世間,指引著我們走向光明與智慧的道路。」在這個無法親見佛陀的時代,我們更應該珍惜《妙法蓮華經》這樣的殊勝經典。
此經揭示了勸人聽經的巨大功德,更為我們指明了成佛之路。無論是追求個人解脫的阿羅漢,還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者,人人都有成佛的潛力。通過持誦、學習和實踐其中的教導,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體現佛法的智慧,逐漸接近圓滿覺悟的境界。
《妙法蓮華經》為何能被稱作「經中之王」?其殊勝由此可見一斑,佛家語講:「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許多高僧大德都因為持誦《妙法蓮華經》而進入禪定境界,因為持誦《妙法蓮華經》而開悟的更是不在話下。
《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云:「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用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等於就是讀誦、受持、書寫、解說、供養《法華經》者,皆可得無量功德,功德之大,連佛也沒有辦法計算得出來。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恭誦《法華經》,既能消除貪欲,又能福報增長,還可以在未來世不墮地獄、餓鬼、畜生道,可投生在佛國淨土。
從古至今,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依法而修,得到現世安樂吉祥,往生極樂的。我們只要能虔誠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妙法蓮華經》,必能所求滿願。
以諸菩薩的大慈悲願心而言,一定是全力弘揚、護持此經,因為此經流傳得越廣,有機會利益到的人就越多,等於就是拯救眾生不墮惡道,這與諸佛菩薩的悲願是最為契合相應的,自然可以得諸佛菩薩賜予加持護佑。
《法華傳記》中記載了一個發生於唐朝貞觀三年的奇異故事,生動展現了《法華經》的神奇力量。
洛州有一位名叫虞林通的人,他發心想要誦讀《法華經》,卻因俗務纏身,多年未能如願。不料,人生無常,後來病重去世,魂魄被六位冥官帶到陰間一座大城門前。
城門旁站著一位僧人,自稱是 藥王菩薩。祂對虞林通說:「你的誦經願望未能實現就離世了。我教你一個偈言,你要時時念誦。」
偈言是:「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虞林通牢記於心,隨後跟著冥官進城,見到了閻王。
閻王問:「有何功德傍身?」虞林通坦言除了剛才學會的偈子外,並無其他善行。於是,他便將偈子念誦給閻王聽。
此時,奇蹟隨即發生,偈子聲音所及之處,十八層地獄竟化作蓮花池,無數罪人得以解脫。閻王慌忙地制止虞林通,驚呼道:「這是《法華經》中的偈言啊!不要再念了,你快回陽間去吧。」
兩天後,虞林通果然甦醒過來,重獲新生。
此功德殊勝之偈言,出自《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其功德之大,足以度化無數罪業。正如佛經所言,「牛身一毛」尚能如此,若能完整誦讀《法華經》,其功德更是不可思議。
這個公案充分向我們展現了《法華經》的威力,啟示我們:
這個故事不僅彰顯了《法華經》的殊勝功德,也鼓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修行,時時念佛,以期在關鍵時刻能夠得到佛法的庇佑與指引。
古德云:「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在《妙法蓮華經》的經文字句中不斷地重覆強調此經的功德殊勝,靈感無比。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 我們只要能聽見這部《法華經》,都已經結下《法華經》的殊勝成佛因緣。況且一日之內要受八關齋戒;同時恭誦一部《妙法蓮華經》,這功德大得不可思議。」
過去生我們以身、語、意造作種種的惡業傷害眾生,而今有幸得上師三寶賜福,讓我們有福報可以受佛戒,同時藉著團體共修共福的緣分恭誦一部《妙法蓮華經》非常難得,請大家要把握機會參加。
我要參與妙法蓮華經法會祈福除障法會
更多資訊請見:觀音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