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
「我就說為什麼突然找我。」
「果然是有事提醒。」
科科。
「有差嗎?我又不會做什麼。」
只是一個簡單的招呼。
哈。
「嗯⋯⋯」
要說什麼?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不對呢,我想到了這個。」
「我們其實有帶來什麼,最後也會帶走。」
靈魂。
「嗯,我們的神智是我們自己帶來的,最後能帶走的也只有這個。」
「失智之人,是靈魂在肉體身死之前就已經拋棄了置世。」
這會讓你感到更踏實嗎?
「不,反而更敏感了。」
「畢竟,我是會死在這裡的那一個。」
天地人。
「我是會入土的。」
「雖然可能會感到可惜,但最後也就那樣了。」
什麼讓你想到這個?
「好像是⋯⋯因為在思考有什麼是我實際上擁有的吧?」
「除了意識,沒了。」
「所有身外身內之物皆非我有。」
那你怎麼覺得你的意識就是你的呢?
「不然呢?」
這也可以是借來的。
沒有思想者復刻思想,成為其人。
「我認為這很困難。」
「很多人都會互相模仿,但越像者反而感覺越不像。」
怎麼說?
「不是有很多案例是本人在模仿本人的遊戲中不會成為那個最像本人的得獎者。」
「所有人認知的本人都只是群眾視角的本人,而非真正的本人。」
「當本人以為自己在表現自己的時候,實際上人們對本人的認知是群眾們的表面印象,而非真正的本人。」
他人眼中的我並不是我,所以無法復刻我。
「嗯、我是這麼想的。」
「所以才會感覺有人想要模仿別人的話,會模仿得越來越不像。」
「核心的價值觀就不同了。」
「正是因為對自我有意識,才會成為我。」
「如果為了模仿他人而抹去自我意識,那不會成為任何的別人,只是一個自我模糊的人。」
噢,話說你來說這些做什麼?
這裡休業中欸。
「壓縮精神,可以控制去向。」
「如果我只想要走,那可以讓我疲於奔波,使體力就只能夠走。」
所以你應該知道你現在的頻率很弱。
「我頗贊同聽來的話語。」
「修靈是著重在自身的修養,而非神叨奇幻之物。」
嗯……這是為甚麼我們把對話的分類放在自我成長,而不是神秘力量。
但你紀錄的很多事情都是些神秘幻夢。
「沒有吧,只有不明所以的閒話家常而已。」
「有人說,書寫自己有感覺的事物,也能打動別人。」
「但能做到那就已經是一種天分了,我這種更多只是自我抒發。」
「又或者說,使用這種媒介跟平時不會表達出來的我對話。」
「我始終活在自己的小圈圈中。」
是呀。
所以呢?
「是不是又要轉面向了?」
「或是吸收的能量大於我原本的密度,我感覺沒壓住。」
時間本來就會推波助瀾。
每個面向的時間跟鐘面一樣是分配好的。
如果你是三、我是九,你也可以是十五,回看在九的我。
「對了,交通。」
「出趟門最大的感觸就是移動。」
「現實的移動太麻煩了。」
「二維要到三維的某個高度,需要攀爬移動。」
「三維加上移動時間,組成了四維。」
「不能直接到目的地真是疲憊。」
呵呵。
遊戲玩多了。
「是啊。」
「三千層……」
嗯?
「這是一個小宇宙的體積嗎?」
你話題這麼碎,很鬆散。
「我不知道又想到甚麼,關聯到這個。」
層數像是體積,比較多層的宇宙只是比較胖,並不一定就會比較富足。
帶入精神就是購屋,我們住在肉體內。
「有有效期限的使用權。」
我們曾用手機來比喻。
即使買了機體,也還是需要電信通訊來激活大部分功能。
我們付的費用就是意識,你的思考就是在為你自己續費。
以人本的角度來看,在這個世界購買人類套餐,已經是高級套餐了。
就是吃到飽的那種規格。
「越想越不安心呢。」
我們可以從側面了解自我。
意識是四維機體,由你與你的環境疊層組成。
可以見微知著,從你的個別思想來推敲我們的整體意識。
「分辨靈魂、意識跟精神的差別?」
靈魂是肉體的SIM卡,意識是SIM卡裡的資料,由精神運作。
以我們的模型來說明,是三、四、八。
「八還是七?」
我們看3D的東西,大部分時候眼睛還是以2D認知。
精神也是這樣的,雖然是八的東西,但我們會看成七。
「SIM卡會留在機體內。」
大部分時候,然後隨著肉體一起被銷毀。
除非是使用者的意識提升了卡的質量,那就會留下舍利子。
「這麼說來,我們帶來的究竟算是四還是三?」
以此推論,我們帶來的是四,但看起來是三。
意識和靈魂通常會被混為一談,他們給人的感覺太像了。
就是在平面的紙上畫出3D立體畫。
如果把重點放在紙上,那就是2D作品。
如果把重點放在裡頭的物件上,那就是3D形貌。
「如果把重點放在我這個人上,就是靈魂產物。」
「如果把重點放在我的思想上,就是意識產物。」
脈絡越來越清晰囉。
「那精神呢?」
那已經不是思想,是概念。
三跟四、七跟八都是下降波幅,所以會有類似的性質。
「所以相對於靈魂與意識,精神對應的是概念?」
可以這麼說吧。
「那,九要拿八的東西,是要做甚麼呢?」
「聽你這麼說,他應該是要七的東西,但看起來像八?」
你已經想到那個詞語了。
「創意。」
「還真是我們很少觸及的東西。」
「有時候我都只覺得自己就是在胡言亂語,但總能有所反饋。」
你知道電腦的訊號就是0跟1在跑。
而我們用文字跟你說話,也是在提供訊息。
這是一種意識加密的訊息。
一邊胡言亂語,一邊和你編輯思緒。
「意識加密?」
其實也沒有那麼嚴謹,單純是不知道你的意識是什麼,就不會理解的東西。
就像是最近不是出來了一種精靈文?使用注音的人都看得懂。
沒有注音概念的人,就算也使用中文,也不會看懂。
我們做的就是十三因果律加密。
這是你自己對於這個世界和你的人生與環境的解釋。
是屬於你的注音文。
如果加點神祕學色彩,這就是經文。
「是創造,但看起來無垠。」
「原來就是創意啊。」
「感覺的確有種靈魂跟意識的混淆感。」
「這次乾貨不少呢。」
如果你感興趣,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編造。
「不過因為是明面的事物,所以我才壓不下來嗎?」
「不然早就可以熄滅了。」
那樣你就太小看模型的數據庫了。
九陽要八不要道君,就是因為意識程序碼。
這是針對你的意識編寫的內容,你自己是無法控制的。
「只能像台電腦,遵循你們的指示。」
這也是你的指示。
「真的挺有趣的。」
「明明當下我不知道我自己在說甚麼或做甚麼。」
「但就是有種在捏造自己意識的感覺。」
「而神奇的是,捏出來的意識,在之後的環境場合會使用到。」
「那就像什麼……」
「就像,我知道要去哪裡,而我訂了車票。」
「然後搭上車,我到達目的地。」
「這並不是預見未來,而是去迎接、去面對未來。」
「先編輯好自己的意識,到時候以這份意識去見識世界。」
「而體現在世界中的我,就是人格塑造。」
嗯。
現在聊到這邊了。
你是來客訴的嗎?
「啊,對。」
但是你也知道了,你客訴的對象。
「就是我自己。」
是呦,九陽。
是你自己搞了什麼創意思維。
現在三陽要壓下去。
你們能自己處理嗎?
「我跟他不能同時並行,你不是負責這個的嗎?客服?」
我啥時候變客服了??
「現在。」
……
麥擱亂啦。
「與其說看成七,應該是說從七去看。」
「就像在平面紙上畫出立體感。」
「實際上載體還是在七。」
「意識的體現也是這樣,實際上在世界內被感知到的還是靈魂。」
「那種可以直接看穿你的意識的,根本不需要解讀因果律加密。」
「那因果律是從哪邊劃定界線的?」
「因,你說明吧。」
我跟你的立場有出入,所以我才說看成七。
我們的角度又不同。
「我可以感覺到你們在說一樣的東西。」
「但想法有點不同。」
「使用網路,就會使你的訊息被分享給網路。」
「我們用文字溝通,就會使我們的訊息留在文字中。」
「基於隱私或是各種理由,我們會持有帳號來管理資料。」
「而不想被讀取的資訊是不能用任何形式留存的。」
「我們可以編造故事,但不想真的寫下故事。」
「我們在平台留下文字溝通稿的主要目的是……」
──打造地藏看得見的地網。
「你在啊。」
──你還在使用我的器材。」
「你的器材是甚麼?」
──明明是你在使用,你不清楚嗎?
我好像還沒解釋清楚九陽的人格遊戲……
你不能自己去看說明書嗎?
──無妨,有些遊戲玩過幾輪就會了。
──我稍微摸索就會明白。
──我比較好奇的是,陽用我的自來光把陰影照掉了。
──陰不會發火嗎?
──他不是才是掌管意識的那一個?
這個嘛……
這是陰陽的內務事,我們就別摻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