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石壁潭山-飛鳳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地點:新竹縣.芎林鄉

類型:郊山步道

路線:牌樓旁停車棚→石壁潭山→觀日亭涼亭→飛鳳山→代勸堂→牌樓旁停車棚

時間:至觀日亭約一小時,下山約一小時,全程約二小時多一些些

先講結論:秋天真是健行的好季節!

睽違好幾周的颱風、假期,終於可以再次前往健行,心情愉悅,除了運動健身以外,好像更期待親近自然的身心釋放感,一種閒適與開闊,是以前幾乎沒有感受過的。昨日跟年長一輪的朋友聊天,常常有種年紀到了會喜歡/或討厭那些事物的,驚人的一致性,有朋友比我早開始,而換我抵達這個年歲時,也漸漸能體會某些心境的變化,開始喜歡爬山也是其一。

發願要爬一百次飛鳳山,今次是第八次。這次選擇石壁潭上,飛鳳山下,順便直下到停車棚那,測看看時間如何,於是這次也把機車停在岔路處,走稍微遠一些。

raw-image

很幸運,今天晴朗而且秋高氣爽,雲淡而露出明朗太陽,穿著剛剛好的薄外套搭配,揹著剛剛好的熱咖啡與水果,走在山友人數剛剛好的山林小徑,渾身都非常舒服,輕快的走上山,想著秋天實在是太適合健行的季節了,儘管走上山也與先前差不多時間近一小時,但這次輕快許多,實在太開心。

特別天空朗朗,這次山景可以看得更清楚,也更有悠哉賞景的氛圍。常常在此休憩泡茶的大哥們不在,居然有一點點懷念打招呼的那時日。

每次上山到觀日亭涼亭,總會在棚內看到許多山友吃喝笑談,近中午時也聞得到午餐的香味,心想著下次要不要帶個小飯糰當午餐,在觀日亭吃飽喝足再悠哉下山呢?一直沒做到這樣的停留,今次也是,簡單的熱咖啡跟甜食還有水果吃過,約莫休息二十分鐘就覺得差不多該下山了,留待下次再體驗看看吧。

raw-image

下山到代勸堂後,這次也第一次走步道往下,那可怕的階梯上山我可不想挑戰,到停車場處繼續走小徑下山,走到山腳路口交岔處旁邊的停車棚,一看錶竟然才十多分鐘,而停車棚走到石壁潭入山口也才五分鐘,以後大概會多走幾次這樣的路線安排,多走一些也完全可負擔,又是一次開心的自我小小成長。一切都是天氣好賜的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力的沙龍
38會員
154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馬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1
時常走之後,開始有些令我無法視而不見的糾結,小垃圾、菸蒂,就這麼像是落地生根的待在原地許多日子,我內心煩雜。
Thumbnail
2024/12/11
時常走之後,開始有些令我無法視而不見的糾結,小垃圾、菸蒂,就這麼像是落地生根的待在原地許多日子,我內心煩雜。
Thumbnail
2024/12/08
先說結論,秋天上橫山可能會很常遇到雲霧天氣,可惜看不到涼亭頂端的壯闊美景。
Thumbnail
2024/12/08
先說結論,秋天上橫山可能會很常遇到雲霧天氣,可惜看不到涼亭頂端的壯闊美景。
Thumbnail
2024/10/18
在飛鳳山進行了一次充滿挑戰的登山健行,路線從代勸堂登山口開始,經過觀日亭涼亭、大板根及柴木屋,整體行程約五小時。雖然面對陡峭的階梯與身體的限制,卻在攀登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的鼓勵與心靈的反思。
Thumbnail
2024/10/18
在飛鳳山進行了一次充滿挑戰的登山健行,路線從代勸堂登山口開始,經過觀日亭涼亭、大板根及柴木屋,整體行程約五小時。雖然面對陡峭的階梯與身體的限制,卻在攀登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的鼓勵與心靈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大崎棟步道是一條集自然美景和美食於一身的理想登山徑。樹木、遮陰、眺望景致,以及路邊的採買點,都讓每位登山者在運動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賜,並在結束行程後品味當地的美食,享受一場充實而愉悅的登山之旅。
Thumbnail
大崎棟步道是一條集自然美景和美食於一身的理想登山徑。樹木、遮陰、眺望景致,以及路邊的採買點,都讓每位登山者在運動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賜,並在結束行程後品味當地的美食,享受一場充實而愉悅的登山之旅。
Thumbnail
新竹縣芎林鄉飛鳳山區,連著稜線或借道果園旁從飛鳳山走到沙坑山,取名飛沙縱走,近年來延伸出飛沙走石,飛沙肚等走法。此路線海拔不高起伏也不大,就是路程長了點天氣熱了點,山友多半在秋冬比較涼爽時進行。我本來就有預計要飛沙縱走,因此上次龍鳳連稜簡易版直接把飛鳳剪掉。現在不只飛沙還送我肚子,飛沙肚縱走上線啦!
Thumbnail
新竹縣芎林鄉飛鳳山區,連著稜線或借道果園旁從飛鳳山走到沙坑山,取名飛沙縱走,近年來延伸出飛沙走石,飛沙肚等走法。此路線海拔不高起伏也不大,就是路程長了點天氣熱了點,山友多半在秋冬比較涼爽時進行。我本來就有預計要飛沙縱走,因此上次龍鳳連稜簡易版直接把飛鳳剪掉。現在不只飛沙還送我肚子,飛沙肚縱走上線啦!
Thumbnail
翌日錦屏林道爬山頭,歡送隊友進入看起來路雜雜的陡下登山口,我則在風景優美的錦屏林道上閒逛,看海岸山脈和池上稻田,指著曾被螞蝗襲擊的美奈田主山,數數南橫的山頭稜線,這條林道路況好高度也夠(會涼冷),沿途散步風景棒棒的~有機會到池上來玩,除了伯朗大道看金城武之外,也可以上來錦屏林道散步看壯麗的山景喔!
Thumbnail
翌日錦屏林道爬山頭,歡送隊友進入看起來路雜雜的陡下登山口,我則在風景優美的錦屏林道上閒逛,看海岸山脈和池上稻田,指著曾被螞蝗襲擊的美奈田主山,數數南橫的山頭稜線,這條林道路況好高度也夠(會涼冷),沿途散步風景棒棒的~有機會到池上來玩,除了伯朗大道看金城武之外,也可以上來錦屏林道散步看壯麗的山景喔!
Thumbnail
前陣子遇見了這首詩,於是約上三兩好友,把詩句化成影像,在平淡裡尋找一些小美好,幸福感的分享,只有多,沒有少。 十年的登山歲月,足夠將一個興趣變成習慣。那天,我們又往山裡走去。今年合歡山區的杜鵑遲開了,時序已接近六月,花開僅三成,不過,又何妨? 就如同其他前仆後繼的遊客一樣,閒來無事,只為花忙。
Thumbnail
前陣子遇見了這首詩,於是約上三兩好友,把詩句化成影像,在平淡裡尋找一些小美好,幸福感的分享,只有多,沒有少。 十年的登山歲月,足夠將一個興趣變成習慣。那天,我們又往山裡走去。今年合歡山區的杜鵑遲開了,時序已接近六月,花開僅三成,不過,又何妨? 就如同其他前仆後繼的遊客一樣,閒來無事,只為花忙。
Thumbnail
過年年假十天有點累到,農曆年後的第一走,計劃來點輕鬆的,選擇到新竹的十八尖山走走。 今天路線:板橋 > 新竹火車站 > 新竹十八尖山
Thumbnail
過年年假十天有點累到,農曆年後的第一走,計劃來點輕鬆的,選擇到新竹的十八尖山走走。 今天路線:板橋 > 新竹火車站 > 新竹十八尖山
Thumbnail
今年過年的台北真的是又溼又冷啊,還是到外縣市走走吧。今天多了兩個小帥哥陪伴,整段旅程真的好有趣,一起看下去吧☺️ 今天路線:板橋 > 竹北火車站 > 竹北公車68號 > 鳳崎落日步道
Thumbnail
今年過年的台北真的是又溼又冷啊,還是到外縣市走走吧。今天多了兩個小帥哥陪伴,整段旅程真的好有趣,一起看下去吧☺️ 今天路線:板橋 > 竹北火車站 > 竹北公車68號 > 鳳崎落日步道
Thumbnail
沿著石階步道緩緩而上,沉浸山林之美,大口呼吸芬多精,享受涼爽自然風吹拂,抵達攻頂處,與一同上山的三五好友席地野餐或午睡,最後順道再拍幾張網美照片,享受大自然洗禮,又能保持社交距離的戶外行程,相當適合炎炎夏日避暑出遊。 由Funliday根據網路人氣行程特別整理2022年登山步道一日遊:
Thumbnail
沿著石階步道緩緩而上,沉浸山林之美,大口呼吸芬多精,享受涼爽自然風吹拂,抵達攻頂處,與一同上山的三五好友席地野餐或午睡,最後順道再拍幾張網美照片,享受大自然洗禮,又能保持社交距離的戶外行程,相當適合炎炎夏日避暑出遊。 由Funliday根據網路人氣行程特別整理2022年登山步道一日遊:
Thumbnail
一去再去的石梯坪,就喜歡海寧靜而療癒的氛圍!
Thumbnail
一去再去的石梯坪,就喜歡海寧靜而療癒的氛圍!
Thumbnail
  10月初的假期,趁著好天氣也趁著微解封的日子,想著來找條舒適人少的步道走走,想起之前在造橋走了口山步道時,看到附近有條熱門賞桐花的景點-劍潭古道,就決定往造橋前進。   劍潭古道跨越造橋大西村境內的山丘,全長大約兩公里,古道路徑上林蔭扶疏,抵達高處時還能遠眺山與海的景致,聽說正值桐花季時,滿山步
Thumbnail
  10月初的假期,趁著好天氣也趁著微解封的日子,想著來找條舒適人少的步道走走,想起之前在造橋走了口山步道時,看到附近有條熱門賞桐花的景點-劍潭古道,就決定往造橋前進。   劍潭古道跨越造橋大西村境內的山丘,全長大約兩公里,古道路徑上林蔭扶疏,抵達高處時還能遠眺山與海的景致,聽說正值桐花季時,滿山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