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年爬山的頻率少了

趁著今天天氣好

到山上走走


冬天爬山的感覺很不一樣

走著走著會很熱流汗

但不時的冷風吹來還是會冷

就這樣冷熱交替


原本想著許久沒走

體力是不是下降很多?

還好似乎沒有差太多


山上很安靜

或者說沒有喧鬧的城市聲音

也可以說山上很熱鬧

風聲 鳥聲 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

穿插交織在一起


途中不知緣由

就這麼停下來看著眼前的風景

黃色的陽光

綠色的樹

藍色的天空

白色的雲


一陣一陣的風

枝葉搖晃擺動著

我感覺自己環繞在一股靜謐奇妙的氛圍裡

不自覺的想停下來

靜靜的感受

raw-image


avatar-img
40會員
17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ir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外甥就讀的幼兒園 每月會有一次校外活動 今天和他一起參加第三次
「我們旅行,以逃避「習慣」帶給我們如暴政般的影響。不過,我們人類少了體系結構就會無所適從;經過兩天的美鐵旅程,我渴望的正是體系結構」—摘自《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
前陣子不斷地嘗試沒做過或不擅長的事 放下擔心和排斥的預設心態 或者害怕失敗 就去做吧 大部分都得到很多預期外的收穫 甚至扭轉了原有的既定印象
最近發現 若我想要感受有趣或愉悅 很多時候 需要先經歷不喜歡或痛苦
昨天和朋友聊聊 得到一個新想法
小外甥就讀的幼兒園 每月會有一次校外活動 今天和他一起參加第三次
「我們旅行,以逃避「習慣」帶給我們如暴政般的影響。不過,我們人類少了體系結構就會無所適從;經過兩天的美鐵旅程,我渴望的正是體系結構」—摘自《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
前陣子不斷地嘗試沒做過或不擅長的事 放下擔心和排斥的預設心態 或者害怕失敗 就去做吧 大部分都得到很多預期外的收穫 甚至扭轉了原有的既定印象
最近發現 若我想要感受有趣或愉悅 很多時候 需要先經歷不喜歡或痛苦
昨天和朋友聊聊 得到一個新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週末好天氣,趁著機會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去爬九五峰。
Thumbnail
憶如山 其勢嶙峋,仰不見峰,山道彎延,蟲鳥和鳴。 其間多變,忽如迷霧。 忽如清風,忽如朝輝,忽有晨露。 忽如滂沱,忽如狂嵐,忽灑夕霞。 忽如黑幕,點綴諸星,夜鳥啼囂。 凡景如盛,多難細數。 一步一步,恍惚間,寒意起顫慄。 山外,只見一片翠碧耀日輝, 經行才覺草木異。 其初枝繁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嘉義市區繁華而不擁擠,少有高樓大廈,公園內綠樹成蔭,遮擋了夏日的酷熱。阿里山公路沿途風景優美,沐浴在雲霧風林之中,山中似無炎夏。
Thumbnail
山上的木 漂流到 山下 變成山 流浪的狗 住在山上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走過數量多到只想大喊碎石坡不要再來了!總算摸到火石山。爬呀爬的看著參天玉山圓柏純林,經過下翠池蕩漾漣漪,爬呀爬的數著隨便都年歲過百的圓柏,趕到翠池山屋,卻因天候因素無緣賞到金色北稜角。最後一天的風雨交加中,不知不覺走完據說很陡的翠池陡坡,在殘雪寒冷的霧雨及白牆中上到"雪"山,呼~雪西之行要完結啦!
Thumbnail
週末好天氣,趁著機會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去爬九五峰。
Thumbnail
憶如山 其勢嶙峋,仰不見峰,山道彎延,蟲鳥和鳴。 其間多變,忽如迷霧。 忽如清風,忽如朝輝,忽有晨露。 忽如滂沱,忽如狂嵐,忽灑夕霞。 忽如黑幕,點綴諸星,夜鳥啼囂。 凡景如盛,多難細數。 一步一步,恍惚間,寒意起顫慄。 山外,只見一片翠碧耀日輝, 經行才覺草木異。 其初枝繁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嘉義市區繁華而不擁擠,少有高樓大廈,公園內綠樹成蔭,遮擋了夏日的酷熱。阿里山公路沿途風景優美,沐浴在雲霧風林之中,山中似無炎夏。
Thumbnail
山上的木 漂流到 山下 變成山 流浪的狗 住在山上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走過數量多到只想大喊碎石坡不要再來了!總算摸到火石山。爬呀爬的看著參天玉山圓柏純林,經過下翠池蕩漾漣漪,爬呀爬的數著隨便都年歲過百的圓柏,趕到翠池山屋,卻因天候因素無緣賞到金色北稜角。最後一天的風雨交加中,不知不覺走完據說很陡的翠池陡坡,在殘雪寒冷的霧雨及白牆中上到"雪"山,呼~雪西之行要完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