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前陣子跟我談她家要的設計風格時,給我看了許多像塊體拼組而成的櫃體、家具充滿其中的房子圖片。然後對我說了一句-我不喜歡太有設計感的房子。
當時我笑著說,可是你找的這些圖片也很有設計感啊。

客戶提供她找到想要的概念圖片
於是之後我便花了許多時間在理解她的圖片和想法所包含的真實感受。結果後來我突然理解可能就像我喜歡的風格吧?只是我喜歡的更加偏自然的紋理,而她喜歡的是平滑的質感。但總而言之就是不需要過多的線條裝飾和過於刻意的表現手法。
一如她的性格-一個大剌剌的大氣女人。

客戶提供她找到想要的概念圖片
這幾年我一直覺得台灣的設計風格並不是我所喜歡的,在各種比較,甚至請chatGPT提供我一些更自然系的設計師的建議,終於找到我所喜歡的風格偏好及設計師-Axel Vervoordt。並能以此去和現今的常見設計裝潢做對比,以更釐清自己為什麼喜歡或討厭的細節,並也想著更能夠去學習達到自己想要的方向。
侘寂美學大師Axel Vervoordt 與chatGPT 推薦的自然系設計師(上)
侘寂美學大師Axel Vervoordt 與chatGPT 推薦的自然系設計師(下)
雖然沒有人問過我,但我自己默默想過,如果是我自己的房子,我反而不想要過度的裝潢。喜歡把基礎工程做好,天地壁也簡單的做,讓家像個畫布一樣~其他大部分可以使用活動家具、設計單椅、有特色的櫃體,和各種軟裝來做裝飾。而不是訂做一堆固定的系統櫃,或是特殊造型的天花、繁複裝飾的電視牆、還有四處都裝上讓我覺得像是各種光害的燈條。
我想要的設計是很自然流動在環境裡,看似不起眼但很實用且感覺舒適,好像它本來就理所當然地存在在那裏。
喜歡整面的書牆,一伸手就方便拿取物品的茶水櫃、可以擺滿零食的零食區....用上溫和的色調,喜歡的木紋、和覺得有特色的小物、植栽等來讓生活變得豐富。
我想客戶所謂「沒有設計的設計」或許也是類似的意思吧。不做過多的無謂的裝飾,像是為賦新辭強說愁般地投射在自己家中。而是一如她性格的希望俐落大氣地呈現即可。
我在那個瞬間理解了原來她和我喜歡的最終目標有些雷同~
因此,沒什麼設計感的設計並不代表真的沒有用心設計,而是所有的算計都自然地融入你的需求,且不刻意去展現。就像不自誇自滿的人一樣,有能力但虛懷若谷地讓人感覺溫暖又舒服。
光是在那裏生活,就能自然而然變幸福
_《居家布置的心理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