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鑑】紅腰鸚鵡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紅腰鸚鵡雄鳥,攝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

紅腰鸚鵡雄鳥,攝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


紅腰鸚鵡(學名:Psephotus haematonotus,英語:Red-rumped parrot),是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紅腰鸚鵡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這個物種僅分佈於澳洲的開闊地帶,因其擁有廣大的分佈範圍及數量可能正在增加,目前物種狀態被劃為無危。


該物種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古爾德於1838年以Platycercus haematonotus的名稱描述,歸於玫瑰鸚鵡屬下。1845年,古爾德將其歸類至一個新屬下,並將其作為該屬的模式種。其屬名Psephotus原意在形容這個物種在肩、臀上的斑點與鑲嵌藝術的石頭或寶石類似。而種小名haematonotus則由古希臘語的αἷμᾰ(羅馬化:haima,意指「血」)及-νότος(羅馬化:-nōtos ,意指「背後的」)組成。


紅腰鸚鵡屬下原有其他包含金肩鸚鵡等其他物種,但2011年起有研究指出該屬為多系群,因此本屬在被拆分後僅餘下紅腰鸚鵡,成為了單型屬。目前紅腰鸚鵡有兩個亞種,兩者差異在於羽毛的顏色有所不同,其中指名亞種分佈於東南澳洲內陸;而P. h. caeruleus則分佈於西南澳洲一側,其顏色較前者為黯淡。


紅腰鸚鵡雌鳥,攝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

紅腰鸚鵡雌鳥,攝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


紅腰鸚鵡體長約27公分,體重約54—70公克。成年雄鳥的上半身為亮綠色、腹黃、臀部紅色,尾下覆羽為白色;雌鳥上半身則以橄欖色系為主,臀部綠色,尾下覆羽為淡藍色;幼鳥與成鳥相似,但色彩較黯淡。其鳥喙寬平均約8.2公釐、深平均約14.0公釐、嘴峰長平均約15.5公釐;翼長平均約128.6公釐;跗蹠約15.8公釐;尾長約151.0公釐。 這個物種生存於開闊林地、熱帶草原等環境中,是一種留鳥。牠們為植食性,以植物、種子、果實和花朵為食。其繁殖期在8月—隔年1月,會在樹木的空洞或洞穴中築巢,也可以在人工環境中築巢,並可能有集體繁殖的現象。每次產4—8枚卵、19天後孵化,雛鳥約4週可離巢。 目前該物種雖然數量並未被量化,但據信數量豐富,2021年的模型預測中粗估約有約613萬隻個體。且紅腰鸚鵡正可能因其合適棲地為較為退化的環境,可從棲息地退化的情況下從中得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因其龐大的分佈範圍及疑似正在增加的趨勢,將紅腰鸚鵡列為無危物種。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1.8K會員
1.3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4/12/13
澳洲環頸鸚鵡(學名:Barnardius zonarius,英語:Australian Ringneck、Port Lincoln Parrot,中國大陸作黑頭環頸鸚鵡),又稱林肯港鸚鵡、林肯港環頸鸚鵡、伯納德氏鸚鵡,是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環頸鸚鵡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
Thumbnail
2024/12/13
澳洲環頸鸚鵡(學名:Barnardius zonarius,英語:Australian Ringneck、Port Lincoln Parrot,中國大陸作黑頭環頸鸚鵡),又稱林肯港鸚鵡、林肯港環頸鸚鵡、伯納德氏鸚鵡,是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環頸鸚鵡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
Thumbnail
2024/12/12
紅帽鸚鵡(學名:Purpureicephalus spurius,英語:Red-capped parrot,中國大陸作紅頂鸚鵡),是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紅帽鸚鵡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這種鳥類僅分佈於澳洲西南部。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因為環境的持續退化製造了更多對其有利的生存環境。
Thumbnail
2024/12/12
紅帽鸚鵡(學名:Purpureicephalus spurius,英語:Red-capped parrot,中國大陸作紅頂鸚鵡),是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紅帽鸚鵡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這種鳥類僅分佈於澳洲西南部。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因為環境的持續退化製造了更多對其有利的生存環境。
Thumbnail
2024/12/11
藍腰鸚鵡(學名:Psittinus cyanurus),也稱藍腰短尾鸚鵡,一種小型鸚鵡,是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藍腰鸚鵡屬下的一種鳥類。這種鳥類曾為該屬下唯一的物種,但2021年起當中的其中一個亞種被認為有足夠的不同而被獨立為錫米盧鸚鵡。
Thumbnail
2024/12/11
藍腰鸚鵡(學名:Psittinus cyanurus),也稱藍腰短尾鸚鵡,一種小型鸚鵡,是鸚形目舊世界鸚鵡科藍腰鸚鵡屬下的一種鳥類。這種鳥類曾為該屬下唯一的物種,但2021年起當中的其中一個亞種被認為有足夠的不同而被獨立為錫米盧鸚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暗褐色的海鳥,嘴巴短,尾巴短,但雙翼卻異常地長,讓牠們很適應在海上長期飛行。
Thumbnail
暗褐色的海鳥,嘴巴短,尾巴短,但雙翼卻異常地長,讓牠們很適應在海上長期飛行。
Thumbnail
proropsephuus liui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亞綱    Chondrostei 軟骨硬鳞魚次亞綱      Acipenseriformes 鱘形目        Polyodontidae 匙吻鱘科         Protopsephurus 原白鱘屬
Thumbnail
proropsephuus liui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亞綱    Chondrostei 軟骨硬鳞魚次亞綱      Acipenseriformes 鱘形目        Polyodontidae 匙吻鱘科         Protopsephurus 原白鱘屬
Thumbnail
豐寧北票鱘 (Peiapiaosteus fengningensis)  Osteichthyes 硬骨魚綱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亞綱     Acipenseriformes 鱘形目       Peipiaosteidae 北票鱘科         Peipia
Thumbnail
豐寧北票鱘 (Peiapiaosteus fengningensis)  Osteichthyes 硬骨魚綱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亞綱     Acipenseriformes 鱘形目       Peipiaosteidae 北票鱘科         Peipia
Thumbnail
Pecopteris sp. Filicopsida 真蕨綱    pteridospermae 種子蕨目        Pecopterides 櫛羊齒科           Pecopteris  櫛羊齒屬 年代:石炭紀晚期(Carboniferous,賓夕凡尼亞階 Pennsyl
Thumbnail
Pecopteris sp. Filicopsida 真蕨綱    pteridospermae 種子蕨目        Pecopterides 櫛羊齒科           Pecopteris  櫛羊齒屬 年代:石炭紀晚期(Carboniferous,賓夕凡尼亞階 Pennsyl
Thumbnail
Pecopteris subcrenulata  Filicopsida 真蕨綱     pteridospermae 種子蕨目       Pecopterides 櫛羊齒科           Pecopteris  櫛羊齒屬 年代:石炭紀晚期(Carboniferous,賓夕
Thumbnail
Pecopteris subcrenulata  Filicopsida 真蕨綱     pteridospermae 種子蕨目       Pecopterides 櫛羊齒科           Pecopteris  櫛羊齒屬 年代:石炭紀晚期(Carboniferous,賓夕
Thumbnail
Endemic 斯里蘭卡獨有種 名稱:黃耳鵯 Yellow-eared Bulbul 別名:/ 常見度:普通 發現地點:Horton Plains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2 26 叫聲:玩具槍發出的biu biu biu聲音 體型:中小 特徵:名字叫黃耳鵯,實際上全身多處也是黃色
Thumbnail
Endemic 斯里蘭卡獨有種 名稱:黃耳鵯 Yellow-eared Bulbul 別名:/ 常見度:普通 發現地點:Horton Plains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2 26 叫聲:玩具槍發出的biu biu biu聲音 體型:中小 特徵:名字叫黃耳鵯,實際上全身多處也是黃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