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跟各位介紹完明度跟彩度,但各位有沒有體驗過一個情境:兩個看起來不一樣的色塊,但一拿出來看發現他們其實一樣!
但我看到的真的不一樣啊!
沒錯!在不同環境下,對同一個色塊的明度、彩度會產生不同的感受,這就是視覺帶來的差異,在色彩領域,為了把它和明度、彩度做區隔,我們會稱它為視明度、視彩度。
正如前幾篇提到的概念:能被感知到的才會成為顏色。因此,明度有另外一種變化形叫「視明度(Brightness)」,這是指在該色彩刺激下,視覺感受到的明度。
和明度/視明度的關係一樣,彩度也會因為環境影響,造成大腦感知有所差異,這稱為視彩度(Colorfulness)。
從感知的角度,視明度、視彩度都是絕對值。因此在研究、設計等不同領域,會依據需求選擇使用明度、彩度,或視明度、視彩度,以達到最佳成效。
之前介紹過,色彩的三個屬性是「色相、明度、彩度」,那麼視明度和視彩度是不是也有專屬的位置呢?或者他們也屬於色彩三屬性嗎?
沒錯!依據印刷、設計、研究等不同的用需求,色彩三屬性可以從「色相、明度、彩度」變化成「色相、視明度、視彩度」。但不可以說色彩三屬性是「色相、明度、視彩度」或「色相、視明度、彩度」喔!
上一篇有提到,飽和度(Saturation)不等於彩度,那到底飽和度是什麼呢?飽和度指的是與相同明度的灰階相比,其中包含的色彩濃度,是明度與彩度交互作用的結果。飽和度計算的方式是:
彩度÷明度 or 視彩度÷視明度
也就是說,若兩個顏色:
明度相同,高彩度顏色的飽和度>低彩度顏色的飽和度。
彩度相同,低明度顏色的飽和度>高明度顏色的飽和度。
色彩的世界充滿奇妙之處,從光學的角度,我們可以客觀測量數據;從感知的角度,也可以主觀判定它的明暗色彩。這正是色彩困難、但又十分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