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買賣初學指引》**的作者 蘇百舜,是知名部落格 「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 的版主,多年來致力於推廣美股投資。他在這本書中不僅分享了美股相較於其他市場的諸多結構性優勢及遊戲規則,還一步步地引導讀者建立中長線投資的思維,特別強調 複利效應 與 馬太效應 的重要性,並教授如何挑選具備強大競爭力的公司,為投資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書中不僅介紹了一些作者認為屬於「不容易被改變」的產業與公司,提供了實用的口袋名單供讀者參考與觀察,還分享了選股的 SOP 流程 以及所需的選股工具和網站,無私地將方法與資源鉅細靡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本書不僅適合初學者,更是一本實用的美股投資指南,幫助讀者抓緊投資先機,穩健地邁向成功的投資之路。
書中具體提到了以下幾點,投資美股相對其他市場的優勢 :
*此圖為截自書中台股加權與美股S&P500走勢圖比較
書中提到,美國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的外銷收入占比在總營收中的比例,展現出一個有趣的趨勢:自 2006 年起,來自美國以外的收入占比便已降至 50% 以下,並在近幾年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而且,即使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收入,單一國家的占比也相對分散,並未過於集中。另一方面,美國國內的內需民生消費,占全國 GDP 的比重達到 七成左右,顯示出其經濟的強大內生動力。
這些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仍然擁有很高的自主性與穩定性。只要美國能維持其內部經濟的健康與不可撼動的競爭力,其股市的長期增長潛力依然強勁。相較之下,台股可能會受到單一國家或產業波動的影響較大,而美股的長線趨勢則更為穩定且明顯。
對於偏好長期做多的投資者來說,美股市場的結構性優勢顯得尤為突出,無論是經濟穩定性還是資本市場的成長性,都為投資者提供了相對更有利的環境。
此書分享了一個可實作的均線動能交易系統,並提到為何自己雖然很愛研究公司基本面但卻選擇使用了動能投資法而不是價值投資法,書中提到了這兩種投資哲學的不同,也都有個別的優點與代價,價值投資法必須要深入了解一個產業和公司,相對的也必須要學會忍受面對帳戶暫時大額虧損的痛苦,而動能投資法則是可能會錯過該產業從若是轉為強勢的這一大段獲利,但相對的只要追好強勢股,就能有不錯的獲利,如果你對任何產業都不熟悉,那動能投資法會更加適合你。
書中作者獨創了 H.A.S.E 選股法,其核心包含四個關鍵要素:H 代表股價創新高,A 代表成交金額,S 代表產業,E 代表每股盈餘。這套方法透過這四個步驟,幫助讀者精準挑選出市場中的強勢股。書中不僅詳細解釋了每個步驟的意義與應用,還一步步指導你如何運用不同網站的資料,輕鬆完成選股過程。透過實際操作,讓讀者能快速上手並有效運用這套選股法。
這邊特別要提到選股步驟 H-創新高的股票。對於許多人來說,購買創新高的股票並不容易,特別是從事台股投資的朋友,往往對此有著不好的回憶。這種經驗通常來自於追高殺低的操作,甚至可能因為股價被短期操控而遭受損失。然而,作者認為,在美股市場中,選擇創新高的大型股,反而是一個相對安全且具有潛力的進場訊號。
這是因為市值較大的股票不易受到人為操控,其價格的上漲通常由強大的市場動能所驅動。一旦這種動能獲得大型機構投資者的認可,股價往往會進一步攀升,並引發所謂的「馬太效應」。換句話說,強者恆強,這些股票可能會進入長期的正向循環,持續實現穩定的成長與收益。
書中介紹了一套以三條均線為核心的動能投資系統,將其作為進出場的主要依據。作者特別強調,先透過觀察大盤K線與均線的現狀,判斷整體市場的多空方向,進而決定持倉部位是否做多或出場。這套方法對於尚未建立完整交易系統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實用且易於參考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以1990年以來的歷史線圖為基礎,鉅細靡遺地分析每次進出場的成功與失敗案例,幫助讀者更深入理解系統的運作邏輯與應用效果。然而,作者建議在使用這套系統前,投資者應先進行大量回測,檢驗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資心性,再根據個人特質進行適當調整,以提高實戰中的適配性與成功率。
如果對於透過動能選股法選出的股票感到不熟悉或不放心,作者在書中也介紹了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個股,例如 FAANG(尖牙股),以及一些擁有難以撼動壟斷地位的企業。其中,指數界的龍頭 MSCI 給人留下深刻印象。MSCI 的指數業務貢獻了公司總利潤的 70%,對於熟悉指數 ETF 的人來說,若提到從美國購買各國指數編列的 ETF,MSCI 幾乎是首選。這類型股票因其強大且難以撼動的競爭力,尤其適合長期持有。
透過本書的介紹,讀者不僅能增進對這些公司的了解,還可以從作者對個股的深入分析中學習到挑選長期投資標的的方法。書中特別提到,我們應該從企業的競爭優勢、行業地位以及業務模式的穩定性等多個面向,來判斷哪些個股具有值得長期持有的潛力,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增添信心和穩定性。
★★★★☆ 4.5 (滿分五分)
這本書絕對是美股投資初學者的理想讀物,即便是完全沒有美股投資經驗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良多。全書雖僅有 176 頁,但內容緊湊實用,幾乎沒有任何贅述。書中從為何選擇大型股作為主要投資項目開始,系統性地講解了選股邏輯、操作所需的選股網站教學,以及作者精選的個股分析。更令人驚喜的是,書中還分享了一套完整的均線交易系統,將選股到買股的流程清晰呈現,堪稱一條龍式的實戰指南。
對於已有一定美股投資經驗的讀者,書中後段對產業類股及壟斷市場個股的介紹,則提供了全新的選股邏輯與產業視角,值得深入研究。作為中文原創的美股投資書籍,這本書在內容扎實性和實戰性上實屬少數佳作,不僅能滿足初學者的需求,對進階讀者也具有相當啟發性。
令人遺憾的是,每次走進誠品書店想找這本書時,總發現它被放在最下面或最不起眼的地方,似乎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相比其他中文原創的美股或 ETF 投資書籍,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既紮實又實用,尤其適合希望找到第一本美股個股實戰指南的讀者。更重要的是,書中所介紹的投資系統,若能正確運用,確實有助於幫助投資者穩定地超越大盤表現。這樣一本被低估的寶藏書籍,實在值得大力推薦給所有對美股投資感興趣的朋友!
這本書的優點已經介紹了不少,以下是策略操作上幾個可以注意的地方:
本書的動能交易系統使用了 20天、60天與260天三條均線 作為順勢交易的依據,特別是將 260 天的年線視為判斷市場慣性的核心指標。然而,這樣的設計雖然看似保守穩健,但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書中提到的 2015 年市場回測案例,從低點回升到系統開始做多,市場已經上漲了約 60%。這說明系統在大幅反彈時無法即時參與,像在類似急漲急跌的盤勢也是如此。
在長期市場週期中的表現,本書提到的動能投資系統有其亮點與局限。例如,2000 年至 2008 年的市場波動期間,動能投資法成功避免了超大型回檔,顯示出其在風險規避上的優勢。但在 2007 年至 2020 年的完整週期中,其績效卻不如直接持有 SPY 指數的投資者表現亮眼。
此外,對於想了解如何進行定期定額回測的朋友,推薦使用「MoneyDJ 定期定額試算」工具。這本書中所介紹的系統和方法,無論是否完全採用,都能幫助投資者建立一個清晰的框架,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