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高盛的最新分析,從歷史數據來看,房地產和標普500指數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抗通膨資產。這一觀點挑戰了傳統上對黃金和大宗商品的看法,這些資產在當前的通膨環境中被認為效果不佳。 抗通膨資產的歷史表現 房地產:房地產被視為一種能夠隨著通膨上漲而增值的資產。隨著物價上升,房地產的內在價值也會隨之提高,並且房東可以提高租金以抵消通膨的影響,這使得房地產成為一個穩定的投資選擇。 標普500指數:投資於標普500指數的美國股票也被認為是抗通膨的有效策略。這是因為美國市場擁有許多規模大、品質高且獲利增長強勁的公司,這些公司能夠在通膨環境中保持盈利能力。 黃金和大宗商品的局限性 高盛指出,黃金和大宗商品(如石油)在抵禦通膨方面的效果相對較差。儘管黃金長期以來被視為保值工具,但其在通膨期間的表現並不如預期。根據高盛的數據,2024年黃金的表現僅比標普500指數高出2%,而且其價格增長率在長期內也未能顯著超過其他資產。 此外,比特幣被高盛形容為「賭博資產」,並不適合作為抗通膨的工具,因為其價格波動極大且缺乏穩定的現金流來源。 結論 總結來說,根據高盛的分析,房地產和標普500指數是歷史上最有效的抗通膨資產,而黃金和大宗商品的抗通膨能力則被認為是有限的。這一觀點為投資者在當前通膨環境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強調了選擇合適的資產配置以保護財富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