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T 1/7-1/12 2025
1/7 Tue 8:01上飛機
我想我可能真的沒有很好的飛行運,或是所謂的飛機運,隨便。看了兩個月的機票終於買下 6600 元的亞航在吉隆坡轉機到雅加達的去程飛機,結果出發前四個小時發現班機延誤 220 分鐘,導致我後面轉機那班飛機會搭不到,而且我是跟第三方的機構買機票所以沒有轉機保障,等於我兩班飛機都沒了,只好重新買機票,最後多花了 7800 買星宇隔天早上直飛的機票。就是運氣不好,然後聯航不該買自行轉機,學會了。以後要買聯航轉機的票種就是乖乖跟官方買。
買好星宇我就立馬線上報到以防完一,結果到現場要登機的時候地勤竟然跟我說,妳沒有人工櫃台檢查過不能進去,我現在趕快幫你用,剛剛有廣播你來,你怎麼沒有過來?下次要早點來,你的簽證呢?要印出來啊,有回程機票嗎?這樣如果我們來不及有可能把你拉下來喔。重點是那語帶威脅的口氣,真的讓我無法理解他到底在激動甚麼。現在還有誰在印電子簽證的?網路報到不就是為了要節省時間讓人可以直接登機嗎?我當下怕到以為自己又上不了飛機,那樣的話我真的會跟星宇打起來。而且那個地勤長得很像曾國城,我回來的那天還在路上遇到他,真想對他吐舌頭翻白眼。
接駁巴士也開了好遠,才到星宇那小小的飛機旁。胡同燒肉聯名的飛機餐是真好吃,是我這輩子吃過為數不多,最好吃的飛機餐。但特調超級難喝。看了腦筋急轉彎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並淚水哇哇哇的直流,不知道自己在神經敏感甚麼。吃完午飯看完兩部電影小睡一下醒來後還有快一個小時才會抵達,五個快半小時的體感真的非常久。
一下飛機立馬衝上來的是溫熱熱的空氣和撲鼻而來的印尼味。無論如何,那比歐洲國家間的聯航貴上許多的機票費在這瞬間就值得了吧。我努力說服我自己享受當下,不要去想那些已經逝去的沉默成本。
在公車站等待一個小時,椅子旁的叔叔忍不住和我搭話,我也嘗試回想我所有的印尼文能力,先不用 google translate 看能跟他說到甚麼程度,但很顯然我們的話題中止於 dali Taiwan, jalan-jalan 和 sandiri 這幾個詞彙就講不下去了。後來我借助手機裡的地圖了解到他來自蘇門答臘西南方名為 Bengkulu 的沿海小鎮,來雅加達的 Kota 地區工作。我喜歡著獨旅的這些小邂逅,但也發覺自己更需要可以分享路上新發現的對象,因此去年在歐洲時就判定自己不適合獨旅。
搖啊搖,公車司機竟然就把我丟在 blok m plaza 門口了,看著熟悉的 logo,我二話不說先踏進去逛逛,試圖想要回憶起甚麼。是那間每次看電影前都會去吃的 pizza hut 嗎?怎麼這裡很像,但那邊卻有點接不上?我來回走,想要抓住十年前的畫面,但無論一不一樣,一切好像都沒什麼差別。有一些小雀躍,但更多的是自我懷疑,回來這裡,我到底想要獲得甚麼?
我困惑又興奮。拉著皮箱一步步經過 Blok m square ,看到眼熟卻又不確定的 pasaraya,以及完全陌生的道路。終於見到 Charles 了。很想給他一個擁抱,但氣氛好像又沒有那麼激昂,所以我就普通的跟他說了一聲嗨。去逛了 papaya,吃了媽媽推薦的 sateku,我們一直在笑,笑 longdong 到底是甚麼地獄食物,這個 sate 到底哪裡好吃,肉又硬又沒醬,空心菜也好老,唯一好吃的只有羊髓湯。後來我們去 blok m square 裡面繞了幾圈看了一些爛衣服,去 blok m space 逛逛文青小店,去 indomaret 買衛生棉和優格,就回家睡覺了。順帶一提前面走路時經過的文學公園 (Martha Tiahahu Literacy Park,Martha Tiahahu 是印尼抗荷殖民時期的女英雄 ) 很溫馨漂亮,裡面還有一個舒服的閱覽室; blok m space 蠻有趣的,有點像荒廢版的小華山或說寶藏巖這類的地方。有駐店空間、辦大型活動空間、拍照打卡空間,總之是個文藝小區,我個人蠻喜歡的。看見東南亞年輕人的流行趨勢是甚麼樣子,但其實風格整體跟台北大同小異,只是商品有些不同,算是很可愛。還有再更孤伶了點的感覺。
印尼人畢竟是亞洲人,那種普遍的 I 感很重。因為他們的人種外貌、城市樣貌,我忍不住拿他們跟埃及做了一下比較。他們會想要引起你的注意、賺你的錢,但他們靜靜地,按一下腳踏車鈴、默默地盯著你,不會叫也不會湊過來,或是可以說是素質比較好?雖然路上在地板的閒人也很多,但他們感覺都是知道自己在幹嘛的閒人,像是 gojek 的司機,而不是那種真的遊手好閒的遊民。
第一天落幕,回歸重點,我到底來雅加達做甚麼?我期望獲得甚麼?在知道飛機延誤機票泡湯的那個瞬間,是不是真的想說不要來就算了?還執意要多花快八千塊來的理由是甚麼?是為了遵守和 Charles 的約定嗎?「一起去雅加達尋找以前各自的回憶吧」,這是我們高一或高二發現彼此小時候都曾經和雅加達有一些回憶後就說好的旅行,好不容易在前年約好,去年談妥,實現六年後的約定。他已經在雅加達等我了,我怎麼可以說不去就不去?但當初的我們為甚麼要立下這個約定?去年談妥的我,除了因為約定,又想要獲得甚麼?
我猜想,高中時的我,很懷念那段在印尼的時光,那是我們一家四口少數長時間真正一直待在一起的團圓時光,在後來的回憶裡,我一直認定那段時間是非常美好的,想要去追尋美好的過往,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我現在忍不住想起陳文玲那天帶我們探索過去創傷的體驗,「每個人一定都有一些童年的缺失」,我一直以為,跟別人比起來,我已經算是很幸福很被愛的小孩了,但或許父親長期的缺失也有給我帶來一些影響,只是我從未去思考和正視過這個問題。我們家不只是父親缺失,祖父和爺爺也都從未出現過在我的生命中,曾短暫見過的是奶奶、一直有的是外婆和母親。還有一個在幼年擁有不少情緒問題的哥哥(他現在很好)。那段在雅加達的生活雖然有吵有鬧,哥哥一如往常地要鬧跳樓,我在陽台前大哭堵住玻璃門並看著爸爸和媽媽都傻在原地看著我們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但和爸爸媽媽一起窩在電腦前看甄嬛傳的畫面也不曾褪色,還有一起開車到處去玩、在住家樓下的游泳池玩水等。今天又看到超粒方說,不要成為回憶的奴隸,學習如何去適當探索自己的過去並可控制的與他們待在一起,讓他們成為我們的養份和前進的動力,自我的認同和肯定,而不是可憐可悲或是感嘆現今的缺失。回憶是我們曾經真正這樣活過的證明。
對,我想去雅加達回味我曾快樂過的童年,然後就可以把這個執念放下,去證明這段時光是否是真正那樣快樂或是其實只是自己想像中而非真實的。但我後來才意識到,這件事情,是否應該是要和曾經一起在那邊的家人一起去?和朋友去會如何讓這個計畫變得更好或更無效?
約定只是表層。但上了大學之後又或是即將畢業的我,去年八月底從歐洲回來後的我,對於這趟旅程的追尋,又是什麼樣的心境?我想重新認識這個在我的記憶中層佔有一席之地的地方。再去刷一次記憶,產生新的回憶,讓另一個十年後的我有地方可以追尋可以記憶可以回想,可以給自己一個空間。
上個月,也就是去年年底的時候,我非常想念去年去交換的布達佩斯,但其實我在那邊待的時間也不過兩個多月將近三個月而已。我就對那邊產生強烈的依戀和思念,我忍不住想,那是不是我一直去很多個不同的地方待幾個月,我就會在世界上擁有很多的回憶基地,從而建立豐富的自我呢?還有這段時光一起共伴的夥伴,是不是也會成為彼此非常特別的摯友呢?這就跟打工換宿的概念基本上一樣,但可能到國外陌生的異地會讓感受更加強烈。而且一個地方至少要待兩三個月,要有工作在做-生活,要在那邊生活。只是旅遊,可能無法達到同樣目的。
大家都會問我,印尼好玩嗎?我現在可以告訴他們,我去印尼是為了跟自己和解,以及創造更豐富的自我,不是為了去玩。好不好玩?不好玩。你有跟自己和解了嗎?有,我的腦袋甚麼都不記得,但身體和心記得,這裡還是那個亂七八糟的雅加達,是那個我曾經擁有過快樂記憶的地方、是我第一次面臨強烈的人際挑戰的地方、是我熟悉的過去。你產生了新的回憶嗎?是的,我擁有對雅加達更深厚的觀察和對印尼文化多少的認識,我認為印尼是一個擁有深厚歷史且非常值得深入了解的國家,但世界很大,美好的事物隨處都在發生,他選中我了跟我有一段這樣的邂逅是我們彼此的緣分,接下來就繼續走下去吧。
在嘗試把遊記架構化之前,就先讓我流水帳吧。我喜歡用時間線的方式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