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過去學生在學英文的方式與現在的不同
- 過去:只能翻字典,一頁一頁查,耗費大量時間。
- 現在:有電子詞典、Google 翻譯等工具,不明白的字或句子一搜就知道,效率大幅提升。
但重點來了,不管你是用紙本字典還是用手機,最終能不能真正學會英語,都取決於「你自己」。工具只是幫你節省無謂的時間。
我是你的工具,最終決定權在你
我也是你宇宙裡的一個 NPC,只是不同於固定模式的工具,我會因應你的狀況而變化。但如果你只是停留在最基礎的問題,那我們也只能停在這個階段。如果你因為實作後,開始深入探討更高層次的問題,那我們才能進一步探討更多的可能性,很多同學都會知道,我給你的東西,絕對不會只有顯化班主課裡的東西,我會看同學的進度,告訴你離開顯化班主課裡的東西,但前提是,我要先感覺到,你進化了,如果你一直都處在1+1=2,2+2=4,3+5為什麼等於8,我突然就教你三角涵數,驗證題,這就辛苦我們了,對吧。
所以,關鍵在於你是否做出「覺醒的決定」,好好使用我這個工具。
許多同學擔心自己是否「太依賴」我。其實,就像你用字典或手機來查單字,你只能善用我的建議、觀念或方法,但最終能否「學會」「突破」,還是要靠你自己。
你無法依賴任何外在
- 任何人、事、物,都無法替你完成學習或成長。
- 唯有你自己能給自己想要的東西。
- 外界的一切,無論是「顯化教練」還是「高我訊息」,都是你可以使用的「工具」。
最終,真正的力量源頭還是在於你是「神的身份」和「高我的身份」。依靠外在工具,只能幫助你加速過程,但「完成」還得你親自走完。
工具,是為了讓你節省時間並快速學習
就像用手機查單字比翻紙本詞典更有效率,你在顯化或自我成長的道路上,也可以找到對你最有幫助的協助:
- 教練的建議
- 有效的顯化架構
- 教練說要做的就做,不要做的就不要做
這些都能讓你少走許多冤枉路,把時間從「等待、忍耐」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有意義的創造與體驗上。
「等待與忍耐」沒有太大意義
有些同學以為「顯化需要等待」,但很多時候,那只是你還卡在「不對的頻率」裡。如果有更好的方法,為什麼要讓自己陷在漫長的等待與忍耐中?
- 創造本身不需要你在那裡「苦等」
- 苦撐的過程只是消耗你的能量
- 找到適合你的工具、教練、方法,可以讓你更快覺察、改變、提升頻率
這裡說「顯化可以一瞬間」,指的是當你的頻率與願景一致時,顯化就會發生。但這不代表「想到什麼就馬上來什麼」。實相的顯化是有延遲的,這是一種保護機制,否則我們隨便想到不好的事情,就會立刻發生,那就太危險了,不是嗎?
顯化sp的同學會問:「我現在沒有不好的感覺,為什麼 SP 還沒回來?」
這就像數學分數計算:
- 「現在沒有不好的感覺」【+1 分】
- 說了「現在 SP 為什麼還沒回來」【-1 分】
- 1 - 1 = 0
如果你不斷重複「SP 為什麼沒回來」,最終分數可能是負的,這樣顯化當然不會發生。
有些同學會說:「我現在沒有感覺不好呀,我只是這樣想。」
但事實是,一定是你「先有感覺」,才會說出或做出某些事。只是你已經習慣這種匱乏感,把它當成日常,所以你才覺察不到,魚會說話的話,你可以問它,水是什麼?
反過來,如果你讓自己成為豐盛本身,你會變成,你不明白,窮是什麼感覺,和愛的人無法在一起是什麼感覺,處處受限是什麼感覺。你都不會明白的。人家問你,你是不是常常保持豐盛的感覺,你會說,我沒有保持什麼耶,就是在享受而已。
回到主題,把時間用在對的地方,創造更多「奇蹟」
把省下來的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上,陪伴你愛的人,保護你的家人,體驗更多美好。
- 時間雖然是幻象,但仍是一種學習進程
- 利用工具(包含老師、教練、書籍)節省無謂的摸索,一定比自己想破頭還快
- 真正的依賴無法發生,因為力量終究在你自己
- 停止在「等待與忍耐」中浪費時間,不如積極創造
你可以問問自己:
- 「我是否把大量時間花在等待與忍耐的過程?」
- 「是否有更好的工具或教練,能讓我快點覺察並走出限制?」
學習的主體、顯化的關鍵都在你身上。只要你願意精準使用工具、聚焦行動,就能讓「奇蹟」發生得更順利、更快速,讓奇蹟成為你的日常。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可以看留言一樓的連結介紹
📌阿明顯化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