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了別人,無法彌補,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如果過去某些錯誤真的是自己錯了,造成某些後果,該怎麼辦? 得罪了別人、傷害了別人,無法彌補,怎麼辦?

  1. 你所認為的「錯誤」,其實是信念在作祟 當你覺得自己「錯」了,本質上是因為你定義自己的行為「帶給他人不可逆的傷害」,於是焦慮、恐懼湧現,擔心錯誤無法挽回。 但是要記得,這些「無法挽回」或「不可逆」的念頭,本身就是信念。如果你能調整這部分意識,你所謂的「錯」就可能被轉換或重新詮釋。
  2. 只有「愛」能轉變一切:學會接納自己的那部分「錯」 真正能轉換所謂「不好的」事物的方式,只有「愛」。
  • 發自內心地感激、愛你以為的錯誤行為
  • 敞開自己的心,接納那個「你覺得犯錯」的自己
  • 不再對這段記憶或信念進行負面批判、排斥或加工

但教練一定要先說,就算你改變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強迫別人一定要原諒你,也不代表受害者一定要選擇釋懷。當你造成了對方的傷害,你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對方有權選擇不原諒你,這是他們的自由。你可以為自己的錯負責,改變自己,但不能因為你覺得自己已經「做了很多補償」,就抓著對方不放,逼問:「為什麼你還不原諒我?」這樣的行為,反而對對方造成第二次傷害。

對於受害者而言,請記住,你有權選擇如何處理這段經歷。沒有人能要求你一定要放下傷害或原諒對方,這完全取決於你的感受與選擇。而對於加害者,真正的「愛」不是強求原諒,而是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坦然面對,並且讓自己真正成長。

  1. 耶穌所說的「愛你的敵人」,其實是愛你內在的投射 許多時候,我們誤以為要去「愛外在真正的敵人」。但事實是,你要去愛的,是你內在創造出來的「敵對」信念或情感。

這些看似負面的信念,其實曾經服務於你的某段人生,也幫助你走到今天 當你感謝、愛並允許它存在之後,你才可以真正「刪除」或「放下」它,不再讓它繼續影響你。

  1. 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錯誤是體驗黑暗,才能更看清自己的光 你本身就是光,但若沒有透過黑暗作對比,你就無法明白自己是光的存在。

所謂的「錯誤」,只是你還沒從更高、更大的角度去看見它的完整與完美 它總有一個更宏偉的藍圖在成就你,只是你現在還不知道 這些「錯誤」最後都會成為你成長的關鍵台階

  1. 真正可怕的,不是「錯」,而是自我攻擊 往往讓我們焦慮、恐懼的,是內心的那個聲音,不停地攻擊和打擊自己:

「我錯了就會失去一切」 「沒人再愛我」 「我不值得被原諒」 「無法挽回了」

多數時候,這些假設根本沒發生,只是你用想像在「嚇」自己。恐懼無法帶來改變,只有接納和愛才能創造真正的轉變。

  1. 加害者:作為加害者,你可以盡己所能地補償,並修正自己的能量。還是要提醒你,絕對不能強迫被你傷害的人接受你的改變。一切仍然回到顯化法則:你給出什麼,就會收回什麼。你要專注於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執著於對方是否選擇接受你的歉意。
  2. 受害者:對於受傷害的人,你確實可以不用原諒對方。就算你這輩子永遠都不想原諒加害者,也沒有關係。但是你要好好地愛自己,放過自己,還有更多愛你的人。傷害你的人,可能只攻擊你一次,但如果你無法釋放這段經歷,它可能成為每天攻擊自己的武器。我知道有些傷害是無法彌補的,但你可以慢慢讓這個傷害,逐漸淡化,而不是讓它變成自己內在的枷鎖。

用愛看待「錯誤」,讓它成為你蛻變的台階 你以為的錯誤,只是尚未被你看到更高層次意義的過程 當你願意愛、感激並接納「犯錯」的自己,它才有機會被轉化 沒有人不會犯錯,但每一次「以為的錯誤」都在成就更好的你

放下對自己的恐懼與指責,回到用愛看待一切,才是改變信念、改變人生的關鍵

只有愛能轉變一切。如果你能發自內心地接納「錯誤」的自己,給予它理解與感激,你的信念才有空間被重新編寫。讓所有「不好的」都成為你走向光的必經台階。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可以看社團置頂文章

或是FB搜尋:顯化法則學院或阿明顯化教練,你會看到你想看的。

avatar-img
211會員
133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章探討在顯化過程中,為何努力相信仍感焦慮恐懼,並指出問題源於錯誤的思考模式與限制性信念。解決方法在於轉換視角,停止焦慮的思維,轉移注意力到美好的事物,相信內在神性引導,最終回歸平靜與愛。
許多人學習顯化時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這阻礙了他們接收解決方案。本文說明緊張如何阻礙顯化,並強調「允許」而非「努力」的重要性,以及教練如何引導學員放下焦慮,專注於接收高我已準備好的一切。
許多人在顯化過程中常疑惑自己做得對或錯,本文提供五個面向釐清此問題:一、對錯的判斷基準在於是否符合最終目標身份;二、錯誤是看見需要調整之處的機會;三、轉變身份後,錯誤將被重新詮釋為成就;四、真正可怕的是對自己的苛刻,而非錯誤本身;五、接納與允許錯誤,才能持續成長。
如果你是看到別人奇蹟翻身,或是好運連連,第一反應是,那種好事輪不到我,當你看到別人從困境中翻身,創造奇蹟般的改變,你的心裡不僅沒有因為看到別人成功案例感到鼓舞,反而生起一種無奈:「那是他們的命好,我怎麼可能也做到?」這種「輪不到我」的想法,就會把你的顯化大門鎖死,把我們和顯化願景隔絕開來。什麼好事都
教練的顯化班在做什麼呢?為什麼我要開顯化班,以及「一對一諮詢」的價值在哪裡。 特別是給還沒加入顯化班的同學,高我指引,共時性剛認識我的同學,可以更清楚知道顯化班內容包含哪些部分。 一、顯化班的課程架構與音頻實作 當你加入顯化班後,我會先提供可以重複觀看的課程影片,以及實作練習用的音頻,目詳細課
每一刻的當下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它背後都蘊含禮物。在你有能力面對之前,宇宙往往會透過各種事件來「訓練」你,讓你能接收更大的恩典。 不要提前為未來擔憂,也不必不停重溫過去的陰影。在此刻專注體驗眼前的人事物,把握五感練習,就能讓自己逐步學會活在當下。
文章探討在顯化過程中,為何努力相信仍感焦慮恐懼,並指出問題源於錯誤的思考模式與限制性信念。解決方法在於轉換視角,停止焦慮的思維,轉移注意力到美好的事物,相信內在神性引導,最終回歸平靜與愛。
許多人學習顯化時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這阻礙了他們接收解決方案。本文說明緊張如何阻礙顯化,並強調「允許」而非「努力」的重要性,以及教練如何引導學員放下焦慮,專注於接收高我已準備好的一切。
許多人在顯化過程中常疑惑自己做得對或錯,本文提供五個面向釐清此問題:一、對錯的判斷基準在於是否符合最終目標身份;二、錯誤是看見需要調整之處的機會;三、轉變身份後,錯誤將被重新詮釋為成就;四、真正可怕的是對自己的苛刻,而非錯誤本身;五、接納與允許錯誤,才能持續成長。
如果你是看到別人奇蹟翻身,或是好運連連,第一反應是,那種好事輪不到我,當你看到別人從困境中翻身,創造奇蹟般的改變,你的心裡不僅沒有因為看到別人成功案例感到鼓舞,反而生起一種無奈:「那是他們的命好,我怎麼可能也做到?」這種「輪不到我」的想法,就會把你的顯化大門鎖死,把我們和顯化願景隔絕開來。什麼好事都
教練的顯化班在做什麼呢?為什麼我要開顯化班,以及「一對一諮詢」的價值在哪裡。 特別是給還沒加入顯化班的同學,高我指引,共時性剛認識我的同學,可以更清楚知道顯化班內容包含哪些部分。 一、顯化班的課程架構與音頻實作 當你加入顯化班後,我會先提供可以重複觀看的課程影片,以及實作練習用的音頻,目詳細課
每一刻的當下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它背後都蘊含禮物。在你有能力面對之前,宇宙往往會透過各種事件來「訓練」你,讓你能接收更大的恩典。 不要提前為未來擔憂,也不必不停重溫過去的陰影。在此刻專注體驗眼前的人事物,把握五感練習,就能讓自己逐步學會活在當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容我蹭個熱度直接使用錫蘭的影片標題一下,因為覺得這標題實在是下太好了。 相信這幾天大多數的人有看到錫蘭新出的影片,是關於探討好幾個月前一位Youtuber(眾量級的家寧:秘月期POPO)影片中奇妙行為,進而延伸到不明心靈團體課程的相關揭露。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容我蹭個熱度直接使用錫蘭的影片標題一下,因為覺得這標題實在是下太好了。 相信這幾天大多數的人有看到錫蘭新出的影片,是關於探討好幾個月前一位Youtuber(眾量級的家寧:秘月期POPO)影片中奇妙行為,進而延伸到不明心靈團體課程的相關揭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人說提分手的人總是最無情的人,也有人說提分手的人是屬於受傷不深或是傷害另外一方的兇手,但是人們卻忘了:傷口會痊癒,但是罪惡感卻會一直折磨著那個提出分手者的內心。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曾经有没有停下来想过为什么即使多年过去,接受到他人的严厉批评或拒绝仍然会受伤,或者为什么你在晚上仍然睡不着,想知道为什么有人在学校欺负你?这些都是尚未愈合的情感伤口。与身体伤口不同,它们不可见,我们也没有简单的创可贴来处理。好消息是,治愈这些伤口需要一些我们以前可能没有考虑过的策略。所以让我们来看看
Thumbnail
曾經傷害自己的人就算已經離開了,心裏還是時常對他們感到憤怒、怨恨、憎惡等等,如何幫助自己脫離這些負面情緒?本文提出用「原諒」來終止這些糾結的情緒,並指出重點不是對方,而是我們對自己的祈願,我們是在為自己帶來平安和情緒上的治癒。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你有說不出口的難過和痛苦、壓抑的憤怒,或是被埋藏的委屈悲傷、愧疚感?這些情緒是一道道隱形傷口,需要有人輕柔觸及才能真正癒合。
Thumbnail
#罪惡感:告訴你你傷害了他人什麼 #羞愧感:告訴你該做到的沒有做、沒盡責任,害到別人 #挫敗感:告訴你又沒做好,一直出錯,很笨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人說提分手的人總是最無情的人,也有人說提分手的人是屬於受傷不深或是傷害另外一方的兇手,但是人們卻忘了:傷口會痊癒,但是罪惡感卻會一直折磨著那個提出分手者的內心。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曾经有没有停下来想过为什么即使多年过去,接受到他人的严厉批评或拒绝仍然会受伤,或者为什么你在晚上仍然睡不着,想知道为什么有人在学校欺负你?这些都是尚未愈合的情感伤口。与身体伤口不同,它们不可见,我们也没有简单的创可贴来处理。好消息是,治愈这些伤口需要一些我们以前可能没有考虑过的策略。所以让我们来看看
Thumbnail
曾經傷害自己的人就算已經離開了,心裏還是時常對他們感到憤怒、怨恨、憎惡等等,如何幫助自己脫離這些負面情緒?本文提出用「原諒」來終止這些糾結的情緒,並指出重點不是對方,而是我們對自己的祈願,我們是在為自己帶來平安和情緒上的治癒。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你有說不出口的難過和痛苦、壓抑的憤怒,或是被埋藏的委屈悲傷、愧疚感?這些情緒是一道道隱形傷口,需要有人輕柔觸及才能真正癒合。
Thumbnail
#罪惡感:告訴你你傷害了他人什麼 #羞愧感:告訴你該做到的沒有做、沒盡責任,害到別人 #挫敗感:告訴你又沒做好,一直出錯,很笨